从石桥到石屋
文/潘建春(福建)
故乡原本没有桥
却有桥的名份
连接着鸳鸯瓦的石屋
是天上的流云
更是分行的台阶
巷子口的风小心翼翼
穿梭在记忆的倒影
风辇楼是不倒的信仰
至今屹立在故乡的胸膛
箩筐装满落下的荔枝叶
映红奶奶的脸颊
温暖爷爷的酒杯
人间的烟火味
是那灶坑里的一把思念
爷爷常对人们说
这是他的长孙
长大的男孩啊
心里却有更多的惆怅
故乡的风辇楼
是在满霜里遥望的无奈
是迁徙途中落单时的饥渴
在这里是句号也是省略号
族谱在旧镇港拐了弯
父亲唱起风雨里的第一首歌
慌张时抱紧草树的绿意
失措时望着流淌的波涛
爷爷,奶奶,父亲
带着微笑去了要去的地方
我才发现,曾经的死亡和现在的幸存者
一直寻找隐秘在心田的那个
可以征服整个世界的那片辽阔
洗一洗身上的疤痕
远去吧,寸步难行的迷茫
经年的梦呓
常在一个个无眠之夜醒来
想着那个炳耀的金颜
我还在微不足道的昨天跋山涉水
原来掉进鞋里的沙是可以倒掉的
猛然抬头,是那个死亡的微笑
在天空闪烁
黑暗里谁为万物命名
颤抖的尘埃
在眼里的眸光遁现原形
在手指的烟火里逃之夭夭
沉寂下来是分行的台阶
上面有温润的朱唇和她的正直
有石砖墙内部的呐喊和他淡淡的一笑
更有那芬芳如袅娜的沉香和泥土的味道
坚硬的是在风雨中不改本色的依然追逐的那束光
是把大海斟满一饮而尽的男人
是一直寻找月亮胸毛的女人
石桥的对面有座石屋
石屋看见一座石桥
那就是死亡的微笑
原来死亡真的可以征服整个世界
潘建春,福建漳浦人,福建省作协、漳州市作协、漳州市诗歌协会会员,现在漳州市古雷港区杜寻镇政府供职。有诗歌发表于多种刊物,已出版有诗歌专集《碰撞的火苗》,《碰撞的颗粒》两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