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零二三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评选结果出人意料。
●喻前凯
约恩·福瑟这个比残雪更加陌生的人夺得了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他是挪威人。他的作品富有创新性和戏剧性,致力于表达那些无法用言语描述的事物。他不仅是一位戏剧家,还是一名小说家和诗人。诺奖评委最看重的就是他的戏剧,简直就把他视为戏剧家这个唯一,而非其他,授奖表彰的也是他的戏剧。我们中国已经在他获得诺奖前出版过他的小说,推出过他的戏剧作品。
相比之下,我们中国的作家残雪在文坛上更有声望,在评选过程中她得到的呼声和排名都遥遥领先。然而,约恩·福瑟最终获奖,让人感到意外。瑞典学院诺奖的评委们经常会选出一些出人意料的人,这也是他们的风格之一。
残雪文学追求属于高端,致力于深度小说创作,在文坛上享有盛誉,然曲高和寡,对大众的影响力不是那么大,也就相比显得陌生。而就文学界来讲,无论国内文坛还是国际文坛,残雪的声名都胜过约恩·福瑟。于是,在我们中国人眼里,约恩·福瑟于大众陌生,于文学创作者工作者也是陌生的。诺奖竞选残雪输给约恩·福瑟,是没有戏剧作品吗?原因究何,只有诺奖评委那几个神秘到无以复加、认真得怕人的老头子才知道了。
虽然约恩·福瑟在我们中国人眼里的熟悉程度还不如残雪,知名度也不如残雪,但他的作品质量很高。瑞典学院诺奖评选出的作品不一定是世界第一的,但绝对是值得阅读的。我们熟悉的哥伦比亚作家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法国作家加缪的《局外人》《鼠疫》、前苏联作家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以及漂亮国作家海明威的《老人与海》都是非常优秀的小说,深受中国读者的喜爱,并从中受益。
这些诺奖作品具有深度和内涵,对当前的碎片化写作产生了冲击。它们不仅让我们享受阅读的愉悦,还能启迪我们的思想。无论获奖者是谁,只要作品有质量、有内涵、有温度,都值得我们一读,为中华文明的繁荣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