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何时才能占领这个文化高地
作者: 李云平
策划:李腾双
制作:春到百草园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关乎国本、国运。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一个城市、一个区域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作为一名文化传播工作者,多年来我就聚焦一个问题:泸州最核心的文化元素是什么?泸州的城市之魂是什么?泸州到底应该亮出哪张最闪亮的城市文化名片?经过长期思索和严肃研究,本人慎重提出,泸州应集中精力打造“中华诗祖故里”城市文化品牌,占领“中华诗祖故里”这个文化高地,推动泸州城市文化品牌质的提升并在全国文化强市中占据更重要地位。下面,就泸州“中华诗祖故里”的历史溯源、文化考证和品牌打造提出刍议。
(泸州夜景)
一.泸州的人文历史简要回顾
泸州古称江阳,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明城市、中国酒城。其文明历史源远流长,人文资源丰富厚重,历代众多名人为之题咏唱和。从文化构成看,泸州有长江文化、茶马古道文化、移民文化、酒文化、红色文化、忠孝文化、美食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等等;从历史文化元素看,泸州人文遗迹有忠山、报恩塔、春秋祠;从文化人物看,泸州与司马相如、李白、杜甫、陆游、范成大、魏了翁、杨慎、赵熙、章太炎等历代文化巨匠均有交集。现代中国美学奠基人王朝闻、《流民图》作者蒋兆和都出自泸州,《川江号子》民歌、《三国演义》主题曲、《泸州河》戏曲、现代麻辣火锅均诞生于泸州,泸州的文化资源可谓脍炙人口、品类繁多、成色十足。
但纵观泸州人文历史,能代表泸州这座城市文化高地的人物,非这位泸州伟人——尹吉甫莫属。
有人质疑尹吉甫出生地是否泸州,这也是泸州未能大力宣传“诗祖故里”的原因所在。那么,尹吉甫是否生于泸州,泸州能否称为“诗祖故里”?本文将对此重点予以阐述。
二.“中华诗祖”尹吉甫简介
(尹吉甫像)
尹吉甫(公元前852--前775年),本姓姞,后简称吉,兮甲氏(金文作兮甲、兮伯吉父、兮伯吉甫),字吉父,一作吉甫。“尹”本义是执权治理之意,后指官名。因为被周宣王任命为内史尹(内史总管),其以官职“尹”为姓,故又称尹吉甫。其被尹氏后人尊称为“名望始祖”。据《钦定四库全书》等史料记载,尹吉甫生于古江阳。其在现今纳溪区丰乐镇、龙马潭区石洞一带居住、求学。其子伯奇在泸州学士山学习,住学士山。后仕于周室,成于周室。因其文武双全、屡建奇功,被周宣王封为卿士。奉旨平定北方猃狁扰乱,征战于山西太原一带,驻军于山西平遥,赐封于山西汾州;又平乱治理南淮夷,执政于河北南皮等地。先后担任周王朝的内史、太史、宰辅、太师等官职,其中太师是周代最高的官职,位居三公(太师、太傅、太保)之首(相当于今国务院总理兼政协主席职务),老年被小人陷害流放于湖北房县。尹吉甫为西周著名贤相,辅佐过周宣王和周幽王两代天子,是两代天子的顾命重臣。北征猃狁,南征淮夷,深受周王室倚重,是“宣王中兴”的奠基人。周宣王以“文武吉甫,万邦为宪”来命名他的功绩,赞扬他文能安邦,武能定国,功勋卓著,垂范百官。西周之后,尹吉甫成为“忠义至尊”的化身,为后世历朝历代的人们所崇拜。历代有众多名人诗文史料赞述其功。
也许是出于爱好,也许是出于教化需要,尹吉甫认真收集流传于各地的歌诗,他本人也创作了不少歌诗,汇编成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从历史记载可知,尹吉甫是一位卓越的思想家、军事家、政治家、音乐家、哲人和诗人,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采风者、编纂者。汇集“武才”“文才”“治才”于一身。他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最早的伟大诗人,被尊为“中华诗祖”。
据泸州纳溪清代《尹氏族谱》载:“尹公讳吉甫原籍四川省直隶泸州合江县崖崖山大旗滩尹家坝住居生长。”(合江与纳溪毗邻,在清代,崖崖山大旗滩尹家坝一带隶属合江县。《纳溪志》记载,1954年因行政区划,合江崖崖山大旗滩划归纳溪县所辖,并更名今泸州市纳溪区丰乐镇罗东村罗东漕尹咀)。
据《华阳国志》载,商末,巴人军队积极响应周武王伐纣战争,因巴军勇锐,立下战功。据陈鑫明《周太师故里.石洞》记载统帅者正是尹吉甫的先祖,周朝建立后,被封为卿士,世代享有爵位,成为周朝贵族。所以,尹吉甫从小享有学习六艺(礼、乐、御、射、书、数)的条件,学习古蜀文化、中原文化、兵法等,奠定了他成为伟人的基础条件。
(房县诗经广场)
三.关于“诗祖故里”四地说
(一)湖北郧阳房陵县人(今十堰市房县)说
湖北十堰市房县古称房陵,隶属郧阳府,房县被称为“中华诗祖故里”、“中国诗歌之乡”。据文史学者陈鑫明先生《文武吉甫·彪炳故里》引清同治《房县志》大事记云:“周宣王封尹吉甫为太师,食邑于房,葬于房县青峰山”。《郧阳志》载:“吉甫父子并祀乡贤,亦谓泸之归子山为吉甫故里”。“吉甫始为泸人,仕于周,居于郧,死于郧,葬于房县青峰山”。
诚然,房县的尹吉甫与《诗经》文化确实搞得很好。但大家注意,不管是《郧阳府志》还是《房县志》,均没有诗祖尹吉甫“生于房”“长于房”的相关记载。并且《郧阳志》中明确记载泸州的归子山是尹吉甫故里,而归子山就在学士山旁,尚有归子寺,归子墓等历史遗迹。
客观来看,房县称为“诗祖故里”“中国诗歌之乡”,主要原因有五:一是此地为尹吉甫《诗经》的重要采风地之一,有《南山》《小弁》等诗;二是尹吉甫晚年被小人陷害,流放于此地;三是房县青峰山有尹吉甫墓传说;四是这里诗祖文化搞得好,有诗经广场、西关印象等,诗歌相关活动等。
经专家学者考证,房县是尹吉甫《诗经》的主要采集地之一,是尹吉甫老年的流放地与迁葬地。
(山西平遥点将台)
(二)西周中都邑人(今山西平遥)说
山西平遥古城始建于周(公元前827-782年间),最早是尹吉甫奉旨平乱征战北方猃狁的驻军地。目前是全国“保存最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中国仅有的两座世界遗产古城市之一”,5A景区。有尹吉甫庙、尹吉甫墓、点将台、尹吉甫纪念馆等遗迹。尹吉甫被誉为平遥古城的“奠基人”,时有举行祭祀尹吉甫相关活动。
陈鑫明《周太师故里.石洞》文中云,“据《山西平遥县志记》载,宋宣和年间(1119-1125年),平遥古城上东门外有尹吉甫祀庙、尹吉甫墓、尹吉甫帅兵北伐猃狁的点将台,是因为尹吉甫驻兵于此,并筑城为纪之。”《平遥县志》载,“尹吉甫,江阳人”。明嘉庆十三年(1534年)《重修周卿士尹吉甫庙记》:“吉甫,江阳人。周宣王时为卿士,受命北伐猃狁,次师于此。”
专家学者们根据考查史料得出结论:山西平遥是公元前823年,尹吉甫曾经奉旨征战乱军猃狁,反攻至太原,收复失地后,筑城驻兵之地。以及平乱战争完成后,尹吉甫在此主政治理该地区的屯兵之地。也是尹吉甫的封地(食邑地)尹国,所在山西汾州范围。
(兮甲盘)
(三)西周封钜人(今河北沧州南皮)说
据《纳溪尹吉甫史料专辑》载,河北沧州南皮县有尹吉甫墓,俗称“将军坟”,1982年列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曾有周宣王纪赞尹吉甫征战平乱功绩的西周晚期青铜器《兮甲盘》出土于此。盘上有铭文133个,记述了尹吉甫征北伐严犹(猃狁)和征收南淮夷贡赋情况。南皮民间有一些关于尹吉甫与尹伯奇的传说,有“诗经发祥地”之说。在南皮,也有不少官员和文人赋诗赞颂尹吉甫。此地后来被称为“诗祖故里”。
几年前,经泸州专家学者到河北南皮等实地考证,以及有关史料证实,因尹吉甫曾经在南皮征战,平定南淮夷,“该墓是南皮尹氏家族协商决定筑坟,集资复立墓碑只是纪念尹吉甫而修建的纪念性墓”。
专家学者们根据《兮甲盘》铭文和《诗经》内容及其它史料考证得出:河北沧州南皮是尹吉甫曾经奉旨平乱南淮夷,并完成南淮夷及诸侯国的税赋征收和治理的驻守之地,也是《诗经》的采风地之一。
(学士山上看泸州)
(四)古蜀江阳人(今四川泸州)说
据史料记载,江阳是泸州的古称,尹吉甫是巴国江阳人。其文献史料证明最早追溯到西汉扬雄《琴清英》附记,以及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三十三卷。它们记载了“尹吉甫信谗言逐放伯奇”的典故发生地就在“据江洛会”之江阳。北宋《太平寰宇记》、明代《四川总志》等志书中都可得到印证。纳溪政协主编《纳溪·尹吉甫文史资料专辑》和泸州文史学者陈鑫明先生著《文武吉甫.彪炳故里》中均有详细史料论证。据了解,泸州关于尹吉甫和其儿子尹伯奇的史料、遗迹和传说典故都很多,例如:清代《直隶泸州志》、民国《泸县志》等都有相关记载,泸州龙马潭区有学士山,有抚琴台遗址,“琴台霜操”为著名的“泸州老八景”之一,是泸州重要的人文历史遗产;洞宾亭长江边有尹伯奇第一次投江获救处的救牙沱(豆芽沱);还有归子山、归子寺、归子墓、梦仙亭;南城有丧牙脑(三岩脑)、瑞鹿亭;城南酒城宾馆曾有御立穆清祠;纳溪区丰乐镇罗东山有太师坟与马氏夫人墓、有尹吉甫出生地尹咀等遗迹,尹吉甫及马夫人家世传说等。泸州尹吉甫文化研究会有清代《尹氏族谱》和太师坟墓志记载。泸州范围有许多关于尹吉甫的民间传说。
据民国《泸县志》载:“罗东山在州东六十里,一名尖峰,又名飞凤山。其山仅容一席,下为罗东漕,峰峦层耸。周太师尹吉甫故第及苎兆俱在焉。”还有泸县、龙马潭区有尹家山、尹家村、尹吉甫故里坊、尹公祠等相关文化遗迹,均有史籍可考。另外,在泸州有许多历代官员、名人关于赞颂尹吉甫的诗文。林基深《经常诗文集》论述尹吉甫故里、尹氏墓茔的文章中,以西汉西汉扬雄、文帝博士韩婴、重臣王允、三国曹植、北魏郦道元、清《钦定四库全书》等考证的尹吉甫尹伯奇故里文献为据,把尹吉甫故里在古江阳(今泸州)说得有根有据,明明白白。从清乾隆年以来,史学界对“尹吉甫故里--泸州”再无微词。
在《纳溪·尹吉甫文史资料专辑》中载有:《清.直隶泸州志》“尹吉甫,州人,为周内史……全蜀乡贤及州乡贤俱崇祀其专祠,曰穆清尹公祠(即穆清祠),在城南门外”。由此推理,尹吉甫曾经因学习和工作需要,有家室住在学士山或石洞附近也是在情理之中。另外,还例举有大量历朝历代的官员、名人雅士,对赞颂尹吉甫功绩的诗词歌赋、对联、叙文等等,均有史籍可查,都可以佐证尹吉甫是古江阳(今泸州)人。
有人曾质疑尹吉甫所处的时代交通不便,江阳地处西南“蛮夷”之地,经济文化落后,尹吉甫何以能够远涉千里到朝廷任职?除前面提到的尹吉甫祖上为官,眼界开阔,颇有家资和书籍供其学习外,我们也不要低估了古人励志远游、开阔眼界、造福众生的志向和能力。试想,上古《山海经》记载众多奇闻轶事,现在很多记载被证实确有所指,证明古人足迹远超我们想象。更有专家推测,古非洲人经欧洲穿越北令海峡,到亚洲再涉重洋到东南亚各群岛,其年代和难度远早于周朝,则尹吉甫何以不能从四川到河南山西等地?以尹吉甫之雄才远略、宏大眼光,从巴国江阳,跋涉有年,到中原周王朝廷做出一番功业,客观上是完全可行的。
2023年6月30日,泸州市委主要负责同志杨林兴在中共中央党校主办的《学习时报》发文称:“《诗经》的主要采集者和编纂者尹吉甫生于泸州,系西周著名一代贤相,被后世誉为‘中华诗祖’。《诗经》中的《崧高》《烝民》《六月》《韩奕》等名篇即尹吉甫所作”。
四.泸州的应对策略措施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各打各的,其余的交给时间。
当前,泸州对于“中华诗祖故里”这一张“王牌”,要放开手足,要秉持文化自信和开阔胸襟,挖掘好宣传好发挥好。俗话说得好,众人拾柴火焰高。万物负阴抱阳,有价值的人文,自然大家才去热度关心和竞争,社会知晓度才会更高。纵观历史,优秀人物的功绩、精神文化和影响,不仅属于一个地域,更是植根于全社会、全人类,这样的精神和文化才能得到永生。我们只要确立好泸州的城市文化高地的品牌定位,即“泸州是中华诗祖的出生地、成长地、最早为官地,是真正意义上的诗祖故里”这一核心概念,传承、保护和弘扬好泸州众多关于诗祖尹吉甫的史料、人文遗产,让这些人文历史典故、文物和文化遗址“活”起来,传承并建设好大众能感知的“诗祖故里”相关文化项目即可。
再看“故里”书面解释,“故里”本义指:本人或其父辈出生并长期生活的地方,如故土、故乡、老家、桑梓等。而通常住过的地方,如暂住地、驻守地、食邑地、封地、客居地等,严格意义上称为“故居”或“旧居”“第二故乡”更为准确。但在现实运用中,为了增加美化色彩,后者往往都泛称“故里”。
(叙永丹山山门)
据民国《泸县》等史料记载,尹吉甫之妻马夫人、之子尹伯奇、尹伯封(尹球,妾所生),以及尹吉甫的先祖都是古代巴国江阳人。据《纳溪·尹吉甫文史资料专辑》载,在商代时期,根据泸州长江边出土的周代古墓等文物证明,江阳一带自古属于商贸口岸和军事要塞,属于古蜀文明人过渡到西南蛮夷部落交界杂居地。
据考查,尹吉甫出生地(纳溪丰乐罗东村)属于丘陵多山地区,距长江约8公里,距江阳城区半岛15.5公里。四面群山环抱,葱林叠翠。地理地貌易守难攻。“进则出兵,退则山林”。据史料记载,那时出兵或远行运送物资多走长江水道。从地理位置和堪舆风水方面来讲,都是福人所居的繁衍生息之地。
既然其他非尹吉甫出生地都可以堂而皇之地称为“诗祖故里”,泸州作为尹吉甫确切的唯一出生地、成长地,为什么不能正大光明地称为“诗祖故里”呢?
当前,举国上下都在讲文化为产业赋能。但是,我们往往只关注“短、平、快”的产业经济,而很容易忽略文化和精神对于一个地方润物无声的巨大作用。要知道,一处稀缺闪光的文化高地,我们不去占领,别人就会去占领。斗转星移,这样的文化就会逐渐与你远离,会被认为是别人的文化,更有甚者认为我们是在编造攀附,岂不令人痛惜!例如:韩国将泡菜、端午祭、元宵灯会、风水、编钟等30多种原属于中国的文化,抢先申请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日本抢先中国申请秦腔、少林功夫、年画、中药、清酒、唐朝佛教文献、登基礼等数十种中国文化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再比如,原本属于泸州的火锅文化发源地,由于没有重视传承和保护,现在社会民众都只记得是重庆和成都的了……这些都是历历在目的教训。如不吸取教训,及早重视,我们的城市品牌,只能在全国众多的城市林中淹没,失去了独有的人文符号、文化特色,这座城市就没了根、没了魂,丧失了应有的魅力。换言之,文化高地的丢失,实质是一种发展先机的丧失。
所以,“文化”这个词我们不能简单理解为文以化人,还要延伸到文以化城,文以化产业,文以化万物,文以化天下。
[西周疆域图(网络配图)]
五.泸州酿酒历史溯源考查
泸州因泸水而得名,又因长江以北为阳,故又称江阳。别称江城、酒城。
据《华阳国志》等史料考证,蜀旧有泸,蜀地即梁州,是《禹贡》九州之一,后并入虞夏,改为江阳。从夏始至商、周、春秋时期,江阳是巴国所辖之地。到战国时,巴国被秦灭,设为巴郡,巴郡置江阳县。西汉景帝(公元前151年)时期,将军苏嘉受封于江阳,称江阳侯国。到蜀汉的汉武帝元年(公元前135年)时期,江阳归蜀汉益州犍为郡所辖,至此江阳又归蜀汉所辖。宋代复置泸川郡,为“西南要会”,与成都、重庆形成“三足鼎立”的繁华城市,是当时全国26个商业大都会之一。
据西汉《淮南子.说林训》载“清醠之美,始于耒耜”。汉初毛公著《毛诗故训传》训释诗经有记载,巴国又称巴子国,其出产清酒“巴乡清”曾是巴国向周朝缴纳的贡品。另据《华阳国志》等文献记载,在商末,巴人都城在今湖北境内,巴军曾参加商末“武王伐纣”战争,巴军勇锐,并建立奇功。周朝建立后,巴军首领得到周武王封赏,子孙世代享有官爵,世袭贵族特权。巴国作为周朝分封的子国,被周朝列为“勋戚”。巴军的统领人正是尹吉甫的先祖。西周是奴隶社会鼎盛时期,教育是奴隶主享有的特权。读书学艺是王室和贵族垄断的“王官之学”,是“惟官有学,而民无学”,处于“贱者终贱,贵者终贵”的宗法社会。尹吉甫出生在军事贵族世家,因而从小享有读书习武等学六艺的条件。尹吉甫是辅佐周宣王的重臣,文武双全,被封为周太师。尹吉甫生于公元前852年,出生地为古代巴国江阳(今泸州)。尹吉甫是《诗经》的编纂者和重要的作者,《诗经》为中国诗歌与文学的源头。尹吉甫被后人尊称为“中华诗祖”。
(秦朝时期巴蜀疆域图)
在《诗经·大雅》中有云:“韩侯出祖,出宿于屠。显父饯之,清酒百壶”。屠即杜陵邑(西安市东)。诗句意思为:韩侯受周宣王册封离开祖地祭祀路神,去韩侯国任国君,夜宿在杜陵邑,尹吉甫记载与邵穆公以百壶清酒(巴乡清)为韩侯饯行。《周礼.天官酒正》载:“辩三酒之物,一曰事酒,二曰昔酒,三曰清酒”。事酒为因事之酿,时间很短,无需贮藏;昔酒经短时间储藏之酒,更醇厚些;清酒为冬酿夏熟,为当时酒中之冠,在贵族交流、进贡、祭祀等重要场合才饮用。出手清酒百壶,一显豪爽大方,二显对韩侯的器重。这也是目前泸州酿酒史追溯到最久远的文献史料佐证之一。
(泸州明代麒麟温酒器)
六.打造 “ 中华诗祖故里”文化高地的价值论证
(一)时代价值
新时代的领导核心指出,“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代”“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最终要落足在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上”。泸州打造“中华诗祖故里”文化高地工程,传播《诗经》文化,深度契合传统文化的传承普及,属于典型的“中国故事”,央视也不止一次播《诗经》节目。身为太师的尹吉甫“文能治国,武能安邦”,辅佐周宣王建立“宣王中兴”兴盛时代,功绩名垂青史。提倡国家大一统、民族大团结的治世思想,在当代仍具有借鉴和教化民众的独特意义。尹吉甫作为“文武吉甫,万邦为宪”的为官典范,作为贵族阶层,从小在崇文尚武、志存高远的良好家风中熏陶成长,成为家族荣光的传承人发扬者。他被誉为“忠义之师”,其儿子尹伯奇是周代大学士,更是周宣王称赞的“孝子榜样”。父子共同构建了“忠臣孝子”的家国情怀和价值典范。尹吉甫这种大爱精神,2800多年来一直被尊崇和延续,且在当今和未来的社会都是不可或缺的。所以,打造泸州“中华诗祖故里”,正本清源,还原“中华诗祖尹吉甫”的历史定位,是紧扣时代发展趋势,并具有深远意义的一件大事,是具有巨大社会价值潜力和向心力的民心工程。
(舞台剧《尹吉甫》意境)
(二)文化价值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诗经》是中华民族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中国文化与思想的源泉,更是中国文学发展的开山鼻祖。也是古代诗歌艺术的范本和标准。千百年来影响着历代诗人和文人。《诗经》既是中国诗歌的源起,也是中国诗歌的一块丰碑。孔子曰:“不学诗,无以言”,此“诗”就是指《诗经》,这是圣人对《诗经》的最高推崇。《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尹吉甫是公认的《诗经》的采风者、编纂者、主要作者,被誉为“中华诗祖”“文学鼻祖”。据《东周列国志》载,尹吉甫与老子(伯阳父,周太史)同为周宣王身边重臣,关系密切,时常交流治世、哲学等思想,故其也是中国道家与儒家思想形成的重要人物。因此,确立泸州城市文化发展战略,还原“中华诗祖尹吉甫故里”的本来面目,并作为泸州城市文化品牌标志,其具有很高的附加价值和综合效应。
(三)审美与社会价值
(诗经》构建了中国艺术审美的系统工程:崇高、雅致、庄严、纯洁、道德感等,这些要素成为后代文学和艺术的思想源泉和价值标尺。中国式审美发端于《诗经》,《诗经》为四书五经之要,孔子赞其曰“可知道也”,孟子赞其曰“性善至也”。尹吉甫除了是“文武吉甫,万邦为宪”的为官典范外,同时也是有史记载“第一位出川的历史伟人”。弘扬尹吉甫精神和《诗经》文化,利于增强泸州人民乃至四川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城市归属感和民众的家国情怀,促进教育文化事业发展,提升市民文化综合素养。
(房县尹吉甫塑像)
(四)经济价值
泸州自然资源亮点相对平实,旅游产业发展主要靠人文资源的挖掘和打造。尹吉甫是泸州贤士之首,是“中华诗祖”“文学鼻祖”“出川第一伟人”“为官典范”“忠义至尊”,父子共同构建“忠臣孝子”典范,是泸州旅游人文资源最为闪亮的标志符号,是泸州厚重的酿酒历史的证明人和代言人。无论是旅游业、酒业、文化产业,都可以把这个闪亮的“文化高地”品牌进一步衍生转化,开发更多文创项目,发挥其附加值,为自身产业赋能。
诗酒文明是泸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打造的支撑点,是未来泸州打造“国际诗酒名城”的引擎。诗酒一体,都是时间的产物。酒以诗而雅,诗以酒而名。酒与诗相互借力,相辅相成。“中华诗祖尹吉甫”无疑是泸州“诗酒”融合文化打造最难得、最典型、最稀缺、最宝贵的题材。树立尹吉甫诗祖酒神形象,将对提升泸州城市的知名度、美誉度,对拓展泸州酒业、文旅产业品牌力,对增进城市人文气息、归属感、荣誉感、幸福感,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泸州国际诗酒文化大会)
试想,泸州打造为诗祖故里之后,结合每年一度的国际酒业博览会、国际地理标志产品博览会等盛会,每年举办全国性、世界性的诗酒文化节、诗经文化活动、诗词创作大赛等,衍生创作一大批文艺作品、文化项目。举国上下、海内外人士都来泸州“朝圣”伟大的、唯一的“中华诗祖”“文学开山鼻祖”,感受《诗经》文化,感受伟人治世思想,感受尘封2800年的人文酿酒历史、城市魅力,感受大泸州的新文化、新风尚、新文明,将带来多少人气、流量和商机,拉动各行各业多少消费和发展呢?
(泸州滨江路景观雕塑)
七.泸州城市品牌战略定位及品牌分析
泸州历史源远流长,历代名人为之题咏唱和,人文资源丰富而厚重。城市发展战略资源可谓不少,如中国酒城、西部化工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文明城市、宜居城市、生态旅游城市、红色文化之城,以及正在打造的西部工匠城、长江湿地公园示范城、长征文化公园示范城等等,不胜枚举。但是都没有聚焦到特有的人文精神文化高度上。可以说到目前为止,泸州还没有一个同时具备的“唯一性”和“第一性”城市文化标标志品牌。“中国酒城”城市名片聚焦的是产业,虽然品牌具备“唯一性”,但不具备“第一性”,酒产业也不具备独有性。总体来说,目前泸州城市名片多而散,不聚焦,不具备独有专属性,缺乏差异化和持久性,城市品牌战略的研究、规划和计划实施尚有缺失。
(泸州麒麟温酒器雕塑)
笔者认为,“城市名片”品牌要精选筛选,要有战略定力和战略规划,要有主次之分,实行“一干多枝,一枝多叶”文化品牌战略布局。打造城市文化高地品牌既不能“瞻前顾后”,也不能“朝三暮四”,一个城市的“多特色”就会成为大众记不住的“没特色”。当前,泸州文化品牌正处于“枝繁叶茂”发展壮大时期,但是缺少特有的“干”(包括文旅拳头产品)的打造,缺少城市文化之“根”的培壅灌溉。因此,首先是要树立一个主要的、独有的文化高地中心,再配套多个、不同的文化品牌副中心战略,才能显示泸州的城市文化主要特色和丰富多彩的人文底蕴。
(湖南汨罗屈子文化园)
在此,建议将泸州的城市品牌战略定位为:重拳竭力打造全国“中华诗祖故里”文化品牌,并与酒业、酿造业和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城市品牌总体目标定位为:树立未来将泸州打造为“国际诗酒名城”,实现文化为泸州产业赋能和文化强市的总目标。
泸州城市品牌推广语提炼为:诗祖故里,酒城名都。
推广语创作诠释:第一,泸州是中华诗祖——尹吉甫真正意义上的故里;第二,泸州连续举办了三十余届“全国屈原魂诗词”大赛;第三,泸州老窖连续举办了七届国际诗酒大会;第四,泸州是“中国酒城”,酿造历史悠久,技艺精湛;第五,诗酒文明历史悠久,确立诗酒一体融合发展战略。
(泸州城区报恩塔)
泸州城市精神提炼语:崇文尚勇,忠孝节义。
城市精神释义:崇尚文化、文脉和文明,推崇勇敢、勇毅和勇干的精神。忠诚于祖国和理想,孝敬亲人和人民,持守高尚节操和民族大义。包括内容:一是诗祖尹吉甫“文武吉甫,万邦为宪”“忠义至尊,为官典范”;二是大学士尹伯奇矢志不渝持守节操,是“孝子榜样”;三是泸州具有深厚崇文传统,周代尹吉甫,三国董允、蒋兆和、王朝闻生于泸州,唐宋至今李白、杜甫、唐庚、黄庭坚、杨升庵、张船山、等在此驻留;四是“铁打泸州”涌现众多忠义之士:如商代巴人参与武王伐纣;宋代参与抗元战争,明代苏琼壮烈殉国,清代武进士李跃龙荡平山贼;近代护国讨袁、泸顺起义血染泸州,四渡赤水革命播火,“红岩九君子”佘英、穆青、陈善谋、李青林等壮烈牺牲;新时代涌现众多见义勇为英雄儿女;五是泸州城市文化遗产多、高校多、文化基础好、教育水平高,文化创作成果颇丰。“崇文尚勇,忠孝节义”的精神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一直流淌在泸州人的血脉里。把它归纳起来,这就是泸州精神。
“中华诗祖故里”文化品牌具有突出的“第一性”和“唯一性”。首先,打造“中华诗祖故里”文化高地品牌,泸州具备“第一性”。
尹吉甫作为中国第一部诗歌作品《诗经》的采风者、编纂者和重要作者,《诗经》对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巨大和深远,《诗经》为“四书五经”之首。文武双全的尹吉甫被誉为“中华诗祖”当之无愧(比屈原还要早400余年)。张福庆《中国古代文学家字号室名别称词典》中称“尹吉甫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有姓名记载的诗人”,因而又称为“文学鼻祖”。据民国《泸县志》记载,尹吉甫也是第一位走出四川参与治国理政的伟人。也是泸州有史记载的本土乡贤第一巨人。
其次,打造“中华诗祖故里”文化高地品牌,泸州具备“唯一性”。
根据现在宽泛的理解,“故里”可以有多个,如:生活地、工作地、食邑地、葬身地等,但是人的出生地只有唯一一个。就像在一个家族中,称始祖的可以有多个,有如文化始祖、得姓始祖、迁徙始祖等等,但是含“Y”染色体基因的血源始祖只有唯一的一个一样。泸州是“中华诗祖”尹吉甫的唯一的出生地,无疑是唯一真正意义上的“诗祖故里”。
“第一性”代表着品牌的宽度,拓展着横向的品牌张力;“唯一性”代表着品牌的深度,矗立起纵向的品牌张力。
对于泸州而言,尹吉甫的品牌意义无可估量。尹吉甫作为“中华诗祖”和奠定西周“宣王中兴”的核心人物,历史地位非同一般;尹吉甫倡导的国家大一统、民族大团结整体意识至今仍然适用;尹吉甫能文能武,“文武吉甫,万邦为宪”堪称“百官垂范”;尹吉甫之子尹伯奇堪称孝道楷模,百代垂范。还原尹吉甫的历史定位,更广泛深入地宣传尹吉甫的事迹和精神,对于“历史文化名城”泸州不仅是简单的锦上添花,更是挖掘又一块雪藏已久的金字招牌。“中华诗祖故里”将原有的城市定位提升到一个崭新的高度,围绕这一标签发展挖掘泸州文化资源、发展繁荣传统产业,将泸州打造为“国际诗酒名城”,凸显泸州历史悠久的诗酒文明,在全国乃至全球重塑泸州城市品牌和文化属性的新高度。
(典籍里的中国《诗经》剧照)
八.“中华诗祖故里”文化品牌落地初步思路
初步构想,打造泸州“诗祖故里”文化品牌高地的步骤如下:
第一,品牌形象。形成城市文化发展战略认同,制定“中华诗祖故里”城市文化品牌阵地建设规划。策划设计城市IP形象,在出入门户、口岸建树标志,统一网络、媒体形象包装。
第二,品牌延伸。发动社会贤达、融合文化力量,开展尹吉甫乡土教材、开展诗经吟唱普教活动。参照《鬼吹灯》微电影,制作网络系列电影《探秘尹吉甫墓》,在宣传发动中收集完善尹吉甫文史资料,增进尹吉甫与泸州城市联结度。
第三,文艺造势。政府立项,打造大型诗画剧《尹吉甫》。打造泸州地方特色古琴千古名曲《履霜操》《子安之操》,融合制作《尹吉甫》大型舞台剧、《尹吉甫》电影电视剧。
(尹吉甫故地——纳溪飞凤山尖峰寺)
第四,广泛推广。成立泸州诗经文化研究中心,出版发行研究成果。结合国际酒业博览会、国际诗酒大会、地理标志产品博览会等,发起尹吉甫和《诗经》研究论坛、诗歌创作大赛、《诗经》吟诵大赛,诗酒文化论坛等等,树立“中华诗祖故里”的品牌效应。
第五,相关产业链开发。选址学士山或石洞,建设中华诗祖文化园、尹吉甫纪念馆、诗祖广场、诗经馆,打造忠孝文化园。结合重建管驿嘴临江仙楼,设计尹吉甫、尹伯奇人物塑像。恢复抚琴台、归子寺、丧牙脑、救牙沱、学士山书院,复建石洞诗祖故里坊;修复纳溪罗东山太师墓,复建尖峰庙尹公祠,打造文旅参观点。打造泸州中国古琴圣地IP之千古名曲《履霜操》《子安之操》。举行“中华诗祖”朝圣大典仪式,推进祭祀文化交流。
(抚琴台原貌照
)
新时代的领导核心强调,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的大问题。我们要通过打造泸州“中华诗祖故里”文化品牌,建设泸州文化标杆品牌,增强文化软实力,为泸州的酒业、文旅、经济产业赋能,实现泸州城市品牌提升,推动泸州经济向文化转型、实现新形势下的高质量发展。
(大学士尹伯奇)
( 《尹吉甫》剧本封面)
作者简介
李云平,男,1973年生,笔名田夫,民建会员,泸州市作协理事,泸州市文化遗产保护协会理事,泸州市民俗文化研究会理事,四川省酒文化研究会理事,泸州市诗书画院创研员。文化传媒公司资深职员,专于文化项目策划、挖掘和执行,是品牌差异化营销践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