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之旅
作者:杜环巧
作为一个体制内的人,我们的时间是不能由自己所支配的。对于诗和远方这件事,与我而言,更不敢奢望,一是自己出生贫穷,即使手头有一点点积蓄完全可以支配到旅行上去花销,也舍不得吃喝玩乐,二是我是一个严重路痴的人,找不到一个可以一起搭伴远行的人,我怕把自己弄丢了,加上三年疫情,除了万不得已带着父亲去过一次兰州看病之外,三年没有出过岷县城。好在今年上级部门有文件,给每个干部年休的机会。按照相关政策,上十年以上班的干部职工可以年休十天假期。根据工作需要,单位安排我们每个人分批次分阶段轮休,每个人一次休假五天,加上两头两个周末,总共可以不去上班的天数是九天,这样长的假期,确实难得啊,想着再舍不得花钱,也要豁出去远游一趟。于是和同学商量好去一趟举世闻名的“天府之国”成都。当初也没有想着带上母亲,因为我知道无论怎么动员,都说不动她老人家去外地转转的决心,老父亲由于身体原因,更是不敢也不能外出。
周四晚上回家告诉父母我要准备去外地旅游,父亲说:“你妈也想去”。这让我很惊喜也很高兴,可母亲在一边说她不去,听着语气很坚定。我知道听见父亲说我妈给他说想去,就说明她想去,我更懂母亲,她又怕花钱。无论我和父亲怎么动员,她都说:不去!从家里出来去单位的路上,我自作主张坚定的给母亲打去电话说:“你准备一下,票我已经买好了,不去也得去”。母亲说:“那好吧”。
为了让母亲坐车舒服一点,买了卧铺票,晚上九点多出发,早上六点多到达成都。一路上母亲说她想看外面的风景,但火车在黑夜中疾驰,除了进洞和没有村庄的时候,看见的也只有星星点点的灯火,一路上听见的总是下雨的声音。我和母亲没在一个车厢,半夜母亲打电话说她胆囊疼,幸亏我知道我和母亲都有随时胆囊疼的毛病,走的时候就带了消炎利胆片,拿给母亲吃完药不知道她的疼痛到什么时候,我是睡到了天亮,问母亲说再没有疼。下了火车,随便吃了一点,找了个宾馆安顿好行李,休息了一会我们就到处去逛。
当天去了春熙路,这是一个拥有百年历史的繁华商业街,这里美女如云,车水马龙,正如老子《道德经》中所描述的一样,“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有着一副盛世生平的景象。再去了熊猫基地,太阳炎热,坐上观光车再下车,沿着两旁长满竹子的道路一直寻找可爱的大熊猫,很是疲惫,却怎么也看不见心心念念的熊猫出来,听游客说太热了,它们有可能在睡觉,但管理员告诉我们,不要放弃,一定会看见熊猫的。终于一只白白胖胖的大熊猫扭着屁股出来了,又有一只出来了,一会又看见了两只可爱的熊猫宝宝在四平八稳的躺在那一动不动的睡觉,有的人说它们好像不是活的,我们为了证实是否是假熊猫宝宝,目不转睛的看着它们是否会动,终于其中有一只翻了个跟头,那一刻所有游客激动的尖叫起来。在这些可爱至极的熊猫眼里,所有人皆是过客,它们无关黑与白,不分胖与瘦,可爱而又温暖,给人一种想去抱抱它们的感觉。熊猫基地有好几个馆,我们为了节省下更多的时间去其他景点看看,乘车去了宽窄巷子,这是一个充满人间烟火、集历史、文化、美食为一体的地方,走进宽窄巷子,仿佛进入了时光隧道,在这里所有人放慢脚步,悠哉悠哉的感受着这个古老而有充满魅力的一条条小巷。
峨眉山是一个久闻想去的地方,但听说要坐索道,担心母亲年纪大了太高晕吐,于是和同学她们“分道扬镳”,她和阿姨报团去了峨眉山,我和母亲单独去了都江堰及青城山,我们也是报团去的,一路上跟着导游的步伐,真真切切感受颇深所谓的“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的宏伟壮举。一个人60元的扶梯,到了才知道是有两个相接的差不多90度高的不知道有多少层的电梯,到了都江堰的最高顶,放眼观望了大半个成都的全景。从山顶上下来 ,品尝了团队提供的美食,通过皮影戏的神话方式观看了战国时期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的宏伟壮举,讲解完全用的是四川方言,结尾的川剧变脸术让人们惊叹不已,笑声不断。表演者不断地转换面谱,通过不同的颜色和图案来表现角色的不同情绪和性格,这让观众们仿佛进入了一个梦幻的世界,情绪随之起伏,既捧腹大笑,又感慨万千。
吃过晚饭,怀着既累又愉悦的心情躺在宾馆的床上,瞬间进入了梦乡。可是不知道什么原因,母亲半晚上呕吐不止,一直折腾到天亮。心疼我可怜的母亲只能吃家里的粗茶淡饭,对于外面的饭菜她的胃可能接受不了。由于母亲一晚上没睡,第二天我们只能在宾馆休息。等下午母亲好一点了简单的在人民公园转了一圈。晚上同学和阿姨回来了,我们两个多少年的同学又同事能有机会和时间睡在一起张床上,分享着各自游玩的快乐,嘻嘻哈哈,久违的自在和快乐让我们忘记了所有的不快乐。由于她家里有事,我们晚上买好了成都到兰州的飞机票,想让两个老人感受一下坐飞机的感觉。飞机我是坐过几次,我知道起飞时的感觉对我来说可以说是痛苦的,怕母亲年纪大了不适应她会晕机,结果整个飞行途中她是快乐的,一直拍照、拍视频 ,快乐的像个孩子一样不亦乐乎。很幸福也很幸运此生她老人家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让我破碎不堪的生活多了一份安慰。
到兰州同学和阿姨直接坐兰州直达岷县的火车回家了,我和母亲留在兰州,第二天去省一院给她检查了身体,没有什么大碍,使我悬着的心放在了肚子里。提前规划好带她去看兰州海洋世界,去了之后因为不是周末,游客稀少,演出要等两个小时以后,为了不浪费时间,放弃观看,坐上朋友的车一路到达兰州五泉山后山顶上 ,观望了大半个兰州全景,给母亲拍了好多照片。女人毕竟是女人,再老都有一个少女心,母亲可喜欢照相了,她看着镜头里的自己,脸上乐开了花。而我看着镜头里的那张经过一辈子日月沧桑的皮包骨的满脸是皱纹的脸,泪水多少次模糊了我的双眼,我偷偷摸去眼泪,不能让母亲看见了我的心碎。
买了晚上九点多的兰州到岷县的火车票,急急忙忙赶到火车站,火车却晚点了整整两个小时。终于坐上了火车,那是一个绿皮火车,车速比较慢,车上人很多。坐在一起的是来自四川大凉山的一对年轻夫妇,看上去约过二十出头,女人怀里抱着一个大约四岁多的男孩正在给孩子喂奶,孩子香甜的吃着奶水。那个画面是美妙的,谁都看见,但谁都能习以为常,没有一个人变态到去注意那丰满的奶。这让我感受到母亲的伟大,人类的伟大。如若不是给孩子喂奶这样一个“壮举”,哪个女人不正常到能把自己“暴露”在大庭广众之下!丈夫站在妻子身边,四处观看着坐火车的人群。我问那位年轻的妈妈:“你们从什么地方坐的车”,她没有说话,也没笑容,只是看着我。她丈夫说:“她是哑巴”,我以为他开玩笑“骂”妻子,邻座的也是他们一起来的老乡,他们说这个女人真的是哑巴,瞬间我对这个年轻的母亲有一种怜悯之心,我拿出自己带的饼干和瓜子让她吃,她摇了摇头。一会孩子吃饱了奶坐起来,他不哭也不闹,很是顽皮。我赶紧把剥了皮的瓜子喂给他吃,孩子聪明乖巧的看了看母亲,母亲还是摇了摇头,孩子很是听话的怎么也不吃我给他的瓜子和饼干。我似乎看到了她的警惕心,我说没事,你放心让孩子吃,她包括她丈夫始终没有相信我,也没有让孩子吃我给予的东西。我和那位年轻爸爸聊了很多,知道他们是在江苏厂子里打工,准备回大凉山老家的。看着他们,我莫名的心酸,人生啊,总是不公平的,我看着他们可怜,其实我自己除了能过着简单的丰衣足食以外,我何尝不是一个可怜的人!真正所谓的:世上纷纷说不齐,他骑马来,我骑驴,回头看看推车汉,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不夸张的说,足有200斤的女乘务员用特别好听又洪亮的声音,把一个个醒着的和熟睡的乘客叫醒,不停的说:“渭源火车站到了,有下车的乘客醒醒,准备下车”,“有没有一个叫李娜的,有没有一个叫李娜的”,“没有”,她自言自语的摇摇头,嘟了一下嘴唇,两手一摊,那样子可爱极了……
半夜里的岷县城,少了白天的车水马龙,安静而有温暖……
作者简介
杜环巧,甘肃省定西市岷县人,行政单位上班,热爱文学,喜欢写一些乡村趣事和回忆录,部分作品发表于《河西文学》《头条新闻》等网络平台。曾获过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甘肃省军区政治部、甘肃人民广播电台、甘肃省国防教育委员会办公室征文大赛优秀奖,用文字书写自己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