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主席、《大地文学》主编陈国栋撰写的《大运河,一条有生命力的河》,分为“穿越古今的大运河”“北京,一座漂来的城”“北运河与京津冀协同发展”3个篇章,挖掘了大运河承载的历史文化和精神内涵,讲好运河故事,赓续运河文脉,彰显新时代运河的影响力、感召力与生命力。
“穿越古今的大运河”篇,从春秋时期大运河开凿,再到隋、唐、元、明、清各代拓宽、修建、改道,又到新中国成立以来对大运河的改造、保护、传承、利用,寥寥数言,将历史上历朝历代对大运河的建设、管理,站在历史高度,公正、客观地进行了总结,阐明大运河对经济发展、文化交融、政治安定的重大意义。
“北京,一座漂来的城”篇,通过对“大运河北源头”北京通州大运河的采访、学习,列举了北京的海、湖、潭、河、公园等,从历史景点、人文古迹、民间传说以及现状和未来保护发展规划,写出了大运河兴漕运,成就了北京生态之美、建筑之美、文化之美,成就了“北京是从水上漂来的城”。
“北运河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篇,提出了三省市共同建设的生态目标,建设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平台,整合大运河沿线的文物和文化资源,阐释大运河文化价值,弘扬大运河时代精神,加强主题展示,促进文旅融合,展示中华文明,彰显时代形象。北运河与林草文化、水文化、历史文化相融,描绘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卷。
“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建设大运河文化作出重要指示。大运河成为文化之河、生态之河、发展之河、民生之河、融合之河,是规划建设的目标。生生不息、富有顽强生命力和文化底蕴是千年大运河铸就的华夏文明的辉煌,是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的硕果。
《大运河,一条有生命力的河》,是一部生态文学,旨在作者对天地万物的热爱,对自然环境的关心,对未来生态变好的期望;发声是拯救自然、拯救人类,是有用心、有作为之作。深耕在自然资源系统、倾力编纂大地文学每一期的主编,他的吟唱、感叹、沉思,为神州大地深入贯彻实施生态文明摇旗呐喊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