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中国人厦门讯(夏劲松)
“有时间做志愿者、有困难找志愿者”“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近年来,“志愿服务”四个字日益深入人心、耳熟能详。无论是脱贫攻坚,还是乡村振兴,无论是生态环保,还是邻里守望,在群众需要的地方就一定有志愿者的身影。
为积极相厦门市文明城市的号召,进一步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倡导志愿服务,为社会服务,营造良好的氛围,于2023年10月8日下午1点-4点半 厦门软件职业技术学院软工学院23级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2班组织开展班级公益活动——爱心助农和同安三角梅基地游客中心志愿者,并且成功开展完成。
于下午1·点,2班的志愿者们整齐有序的上车,向着志愿服务地出发,第一站我们来到了厦门同安区美云路的农禅院湖里红十字会行善志愿服务队,厦门市行善志愿服务中心爱心菜园基地,由于路障原因大巴无法进入,但是丝毫不影响志愿者们前进的步伐。
为进一步体验农村生活,2023年10月8日下午,厦门软件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应用二班“绿色农旅,生态万胜”大学生前往同安莲花镇农禅院爱心菜园基地体验农耕文化,厦门软件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应用二班大学生“热情饱满,在专业人员的带领下来到种植园,体验农耕生活。
相关负责人首先表示对大学生的热烈欢迎,随后详细介绍了的农产品,规模,土地流转,大学生们之后跟随工人进入菜地,深刻体验了农民的日常生活。
志愿者在进入新的环境,初来咋到对一切的新鲜事物充满的好奇,特别是看到农禅院养的大泰迪,都充满的喜悦,但是很快就投入到支援服务工作之中。

农禅院管理员林姐,给志愿者们分配任务,志愿者们内部分配小组,做着各色各样的农事,有的拔草,有点在擦玻璃,小狗摇着尾巴,似乎对“可爱的人们”表示欢迎。

为体现志愿者精神,带动大家,不到一会,“田间拔杂草 志愿助农忙”志愿服务活动已经开始。志愿者身着白色马甲,手带手套,同农场里的人员一起,在田间地头,奋力除草,拖地,擦玻璃。,“志愿帮农暖人心,丰收地里浓浓情”志愿服务活动同时进行,志愿者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不仅温暖了群众的心,更拉近了彼此间的距离。同学们走进自然,体验劳动,感知集体,砥砺品质。

农禅院管理员林姐:非常感谢志愿者的帮助,希望他们可以经常来这里。
每一件白马甲的背后都是劳动过后的汗水,都是付出的表现,我们不奢求回报,我们只是希望,可以让志愿者的精神,可以传下去,我们虽然不是带头者,但是我们是传递者,传递的爱,志愿服务是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主要活动方式,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发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是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和载体。
下一站我们将要前往厦门同安区汀溪镇游客服务中心,因为是两个不一样的地方,我们是分两批人前往,金秋十月,秋风凉凉。

在汀溪镇游客服务中心,这是厦门软件职业技术学院软件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二班同学参与的一个志愿者服务。进入汀溪小院,是一副亲近自然,环境美好的景点,在这里有一片小湖,由小帐篷搭建起来的炊饮小桌台。

这里是一个美丽的充满话意的地方。
汀溪小院的老板,热情的招待的我们,给我们准备下午茶,我们喝了口热茶,马上在老板的安排下,开始忙碌了起来,工作姐姐,带领的一部分志愿者到厨房进行打扫,但是这里的卫生环境真的太棒啦,一部分的志愿者到外面,给帐篷的钉子加固一下,一部分人清理一下围栏旁边的杂草,微风吹来,天气十分的凉爽,一部分同学,给花坛浇浇花,松松土,擦拭柜台,以及桌面,摆弄植物,一切井井有条,部分志愿者在忙完的时候,又主动的去包揽其他志愿者的活,看起来其乐浓浓,我们虽然是学生,但是我们也是社会的志愿者,我们希望可以让志愿者越来越多,越来越好。

群众在哪里,志愿服务就延伸到哪里;哪里有需要,哪里就会有志愿者身影。
我们贫困的兄妹在呼唤,在希望,呼唤我们伸出援助的手,希望我们送去爱心。

志愿服务是一项充满爱心的事业,志愿者在为他人提供志愿服务的同时,也收获着知识,收获着爱心。有困难找志愿者,有时间当志愿者。只有当了志愿者,才能体会帮助别人的乐趣。世上的朋友,在漫漫的人生路上,自己走路是多么孤寂与危险,旦夕祸福,没有人知道你从何处来,又往何处去。假如能学学提灯笼的盲人,为别人照路,也照亮自己。时时帮助和关怀别人,别人也就帮得到你,所谓为善至乐就是这个意思。大学生还锄草、拔草、挑垃圾。虽然一些大学生从来没有下过田、摸过锄头,但干起农活还是有模有样,特别认真。

志愿者服务工作,贵在“自愿”自己能成为一名志愿者。首先感觉到的是一种荣幸,能为人民服务,为我校服务,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事。其次,我想用雷锋同志日记里的一句话来表达自己对志愿者服务工作的感怀和心情:“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的工作之中去。”本次体验活动旨在让学生了解农作物种植的过程,了解花椒和蔬菜的种植周期,采摘方式以及加工方法,体验劳动的艰辛,培养成员严谨、团结的工作作风,形成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优良习惯,引领新时代青年进一步发扬实干精神,为乡村振兴贡献青年力量。
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在这里我们要感谢
湖里红十字会行善志愿服务队,厦门市行善志愿服务中负责人夏劲松为我们提供志愿平台
南方宝东旅游客运公司的田永宝和司机冯师傅的支持
农禅院的林姐和汀溪小院杨哥
谢谢以上人员,为我们提供锻炼自己的机会,谢谢你们
谢谢班级的同学的配合,在这里感谢
厦门软件职业技术学院软件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二班参与人员
志愿者农禅院负责人:张耕源,杨煜欣
汀溪小院负责人:段宇豪,李漳镇,黄嘉鑫
谢谢你们的配合
文章制作人:黄嘉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