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秋为纪念贾公而作小诗有感
(作者:李有刚)
“房山寻贾公,不在云深中;诗乡问路人,闻到推敲声。”我写的这首小诗被《广州头条》发表后,总感到文后的注还有欠缺,需要加以说明为好。
老实说,我到房山后才知道石楼有个唐代诗人一一贾岛。他性格内向,对写诗忘我痴迷,善于苦吟推敲的精神,一直被后人尊崇传颂。
房山有个“贾公祠”,我第一次去,人家关门;第二次去人家下班;第三次去赶了个大早,还好人家正好开门。
参观后,不由勾起我的灵感。
第一句“房山寻贾公”。这句诗有点直白。但房山位于北京西南,有云居寺、圣莲山;还有三千年前的北京、猿人遗址周口店等古迹,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寻贾公就不多说了。第二句“不在云深中”(一)贾岛是个一根筋写诗的穷秀才,当吃不上饭的时候就当了和尚。但他出家的寺庙不在深山。(二)贾岛有一首著名的诗《寻隐者不遇》第四句“云深不知处”,我写的“不在云深中”,就是借用了贾岛诗中的“云深”二字。第三句“诗乡问路人”,诗乡即房山石楼乡(二站村),我下公交车后问了一位大哥。第四句“闻到推敲声”这句诗,是我参观了“贾公祠”后,给我留下的初步印象(一)我在写有贾岛推敲精神的大幅宣传牌前留影;(二)我在“贾公祠”前又看到一块写有贾岛推敲精神的宣传牌:(三)我在百度上搜到:贾岛骑驴吟诗“…僧(推)敲月下门”,并用手比划推敲,因过于用心闯上韩愈的仪仗队后,赶紧赔礼道歉,叙述来由。大家都知道,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也是苦吟派诗人奠基人。当他听到贾岛的叙述后,马上转怒为喜,还告诉贾岛,月下就是夜里,这句诗用敲以示有礼。
我现居住房山,离贾岛的故乡不是太远。另外我和韩愈是孟州老乡。看到这个典故后,我感到很亲切。
说句心里话,我这辈子就一个爱好一一文学,爱的已经无法脱身。我觉得写点东西,不管长短,第一得让人看懂,第二得有点意思,第三得先让自己有点心动。而且,作文必须贴进生活,对捕捉的亮点,产生的灵感,即便一气呵成,也要放一放,就会发现文中的缺点。这些都离不开推敲,这种精神是对读者的尊重。
正值中秋,写了这首小诗,以表达对贾公的纪念。

作者简介
李有刚,笔名陇上东方客,原任职兰州棉纺织有限责任公司武保部部长(已退休)。热爱文学,善待生活,作品散见于报刊、广播、电视和文学网站及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