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也谈“东方圣人”
文/孙述考
图/来自网络
2023.10.8日14时2分一56分作
历史上历朝著名的预言家,包括世界各国预言家都在预测在世界的亚洲,在亚洲的中国,在中国的东方要出一位“东方出圣人”。且看明朝刘伯温在《烧饼歌》中所言:“未来教主临下凡,不落宰府共官员。不在皇宫为太子,不在僧门与道院。降在寒门草堂内,燕南赵北把金散。”又说:“不相僧来不相道,头戴四两羊绒帽。真佛不在寺院内,他掌弥勒元头教。”唐朝著名预言家李淳风、袁天罡在《推背图》中写道:“无主无帝定乾坤,来自田间第一人。好把旧书多读过,义言一出见英明。”
刘伯温和李淳风、袁天罡怎么那么大的本事能预测出当今时代能出“圣人”,而且就在世界的东方?从高维度讲,是高维度借着他们的智慧作出的暗示。
“未来教主临下凡”意思是将来有一天,教主将要下凡的时候。“教主”是谁,通过与“他掌弥勒元头教”这段文字结合起来看,很明显,是佛教的教主。因为弥勒佛就是佛教的“未来佛”,那么他的“元头教”,就是佛教。元头,即源头的教主。佛教的一位大佛到人间来,会化成“凡人”的身份出生。即人们平常说的“化身”。“不落宰府共官员”什么意思?这位降生的“圣人”选择的降生地,不选宰相官府,也不降生在官员身上,即来到人间不做官。“不在皇宫为太子”,意思是不生在皇宫,以“太子”的身份降世。“不在僧门与道院”,意思是不降生在庙里和道院,即不会以僧人和道士的身份来到人间。这说明这位“圣人”佛道同修,因为预言家反复提到“僧人”和“道士”这两种不同信仰的职业。“降在寒门草堂内”,意思是降生在一个看起来极其普通的人家。“寒门”指贫穷。“草堂”指屋顶用“稻草”等遮盖,说明房屋的特点。而是这个“寒门”有两重意思,即这位“圣人”出生在寒冷的腊月。从《推背图》上看,预言家预测的是一位长着胡须的男人。这也肯定是男人。美国预言家说是一位女的圣人是错误的。“燕南赵北把金散”,这一句后人或当代人诠释得问题最多。主要是“燕南赵北”把后人的思维给困住了。就以为是“燕南”和“赵北”这个界限。实际上“燕南赵北”是“天南海北”的意思,即在天下传播他的思想。“把金散”,这位圣人既然出自寒门,就肯定撒的不是“金钱”,而是“思想”或培养的“金种子”,可以理解为处处培养弟子。
“不相僧来不相道”,意思是,这位“圣人”转也到人间以后,不是僧人的打扮,也不是道士的装扮,就是以一个民间平凡人的衣着打扮。“头戴四两羊绒帽”意思是,他的名字的第一个字中的含义。“真佛不在寺院内”,意思是,这位“圣人”是真佛的肉身,但却不在寺院里,在平常的家庭里。“他掌弥勒元头教”,意思是这位“圣人”却掌管着弥勒佛这门宗教的元头,即源头。
“无主无帝定乾坤”,意思是这位圣人在人间也不是教主,也不是最高统治者,但他却能主宰地球人类的命运。“来自田间第一人”,意思是,这位圣人来自田间,这里指民间。“第一人”,指虽然来自民间,但他在人间的身份却是最高的。“好把旧书多读到到,意思是这位圣人喜欢读古代的书,把大多数古书都了解到了。比喻古文功底很深。“义言一出见英明”,意思是这位圣人说的话,都非常有道理,有远见。
很多人认为,这位“圣人”是来统一世界的,这么理解就错了!这位圣人是用医术来拯救全球人类的健康的,这门医术,不但要拯救全球,而且这是千秋万代的一件大事!
至于“东方圣人”出世了没有?根据《推背图》中的图示,这位圣人出世时,已经是为中老年人,因为有胡须了。到底这位圣人在哪里?只有这位圣人自己最明白。至于,人们那就好好去观察,说不定这位“圣人”就在你的身边。

作者简介:孙述考老师:字硕勋,又字鸿儒,子文,一乔。号东海崂主人,山东青岛人。研究生毕业,中文专业,文学学士。教师、画家、书法家、国学专家、作家兼诗人、诗词理论家、中医神经导能疗法创始人。喜欢艺术和文学和收藏奇石。创作诗词歌赋一万余首,受到人们喜爱。在几十余家诗歌网络平台和报刊发表过诗作与文章,作品传播海内外和海峡两岸。经过五年多的努力,在历史上继贾存仁将李毓秀的《训蒙文》改编为《弟子规》以后,进行第一次大规模增编,《孙述考增编<弟子规>》四千余字,比原文增加了三千多字。将孔子的《论语》参差不齐的文言文改编为三字一句的《诗论语》,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完成了体式上的改编。将洪应明《菜根谭》改编成《诗译<菜根谭>》等等,对中国国学是一个重要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