沭堤岸边
翠柳溪绵
群鸭曲项悠自闲
身蓑翁公笠垂肩
心怡不知霞日晚
回首凭览
芳草绿遍
伴有牧歌上九天
遊客双足无尘染
景区一目换新颜
――
《柳长春》.
沭河今昔
停笔沏茗
休息饮茶
感慨赋此
填之于屏
古莒书画院许云晖拙句字上一应同道哂读斧正一二
《柳长春》词牌
又名
《踏雪行》
《踏云行》
《踏莎行》
双调五十八字
前后段各五句
三仄韵一平韵
另
双调六十四字
前后段各六句
四仄韵
又
双调六十六字
四仄韵一叠韵
等变体
始于北宋
兴于北宋
流于今
——
晚霞暮
旭日照
震砚倾池波涌涛
丹青翰墨淋漓尽
诗词书画任逍遥
《杵声齐》.
艺坛
染迹……
一步语至
休息吃茶
溯迹一二
答友于屏
《杵声齐》词牌
《剪征袍》
《深院归》
《搗练子》
《夜搗衣》
《望书归》
《夜如年》
《深院月》
……等
亦诗亦词亦曲
原唐教坊曲名
后填为词牌名
单调二十七字
五句三平韵
双调三十八字
一平韵一叠韵
多用于曲牌……
始于五代
演变于唐
规范于宋
兴于宋
多用于元、清
附:
《杵声齐》
上段十九字
三平韵一叶韵
下段十九字
三平韵
……不等
故填用时随意性宽
且发挥据时代性足
撩壶沏芳容
荡杯饮香茗
对拙作略感窃兴
借捷径技法术盈
闲握笔
读画风
屏间阅仙翁
画中赏寿星
想执着耕耘庆丰
今则应借力振作
舒心事
和苍穹
《箜篌曲》.
惬意赏拙
偶赋自嘲
偶赋于屏
填此记之
《箜篌曲》词牌
《南楼令》
《唐多令》
《糖多令》
双调六十字
上段三十字
一叠韵一仄韵
下段三十字
一叠韵一平韵
双调四十六字
上段二十三字
一平韵一叶韵
下段二十三
双调四十八字
上段二十四字
下段二十四字
一叶韵一平韵
填时随意性广
始于唐
元时应用多广
兴于宋、元、明、清
注
受约
写一‘南极仙翁’
赏时兴填……
霓虹点点雾苍茫
休灯下
息案上
沏茗饮茶读拙作
残毫意妆
碎笔染秀
丹青悠呈祥
星夜闪闪宵沧桑
雾霭缭绕月云藏
纵使端倪案留客
奋搏耕耘
震砚临池
翰墨幽迹芳
《青莲池上客》.
子夜随笔
一步信至
填此答友
《青莲池上客》词牌
《横塘路》
《青玉案》
《一年春》
《西湖路》
双调六十七字
上下段各六句
五仄韵
再
双调六十八字
等十二种变体……
始于宋
吾窃黄昏一壶酒
夕阳还我几杯愁
奈何空喜随他去
仅剩残笑伴自忧
时光远
人渐老
岁月无情不停留
世事浮华了冬夏
孤舟独行渡春秋
————
《鹧鸪天》.
自嘲
铃声语至
友信言告
拙句记之
《鹧鸪天》词牌
《思佳客》
《思越人》
《醉梅花》
《半死梧》
《剪朝霞》
双调五十五字
平声韵
前段四句三平韵
后段五句三平韵一叶韵
兴于宋、明、清
流于今翰墨魂
震砚倾池耀精神
骚客陋室独自乐
民族文化传古今
其他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