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秋 弹 词
毛兴武
飓风小犬,孕于沧渊;狂吠穹宇,应于素律。鞭驱漫天银竹水潦,欺老周公敲更落枕,出摊暑热蒸腾宵夜,吆喝寒露当值晨白。
落叶知秋,一雨成谶。惺忪睡眼,肥衣人拖。凭栏投望,天幕如铅。虬枝恣意,叶瓢群欢。农舍驾雾,雀鸟嘘声。一缕清风穿裆而过,一阵凉意心头紧缩。
关门闭牖,开灯举烛。窗明几净,茶宠凫茗。博古盈架,墙抱囊琴。乜斜窗外,侧耳户邻。似有凉风不依不饶,恰逢仲秋浓情蜜意。
思绪万千,驰于田畦。烟飘数十里,鸡鸣三五家。螽斯蛰蛰,瓜瓞绵绵。朝看细雨蒙蒙,暮听秋虫啾啾。一马到岸,水天氤氲。双手合卷,无心码田。秋荻摇曳,鸿爪杳远。归雁回字,早已落南。秋色不分沙屿玉嶂,秋声难辨空际山峦。别了春情夏恋,近了秋实冬棉。
东骧西翥,塞北江南。苍灵不知秋之韵,槐序难赏冬之态。红雨樱雪,绿茵素尘。岁月如歌,人生似梦。苹末吹皱一江春水,松吹拂老一众秋山。风纵情,意难平。吹到哪页读哪负,不懂哪页撕哪页。自然顺应,如此而已!
买鱼易 养活难
毛兴武
写下此题目,心里就开始翩跹了。其实人亦如此:相识易,相处难。诗人余秀华写过一篇文章:“要让人生有意思,而不是有意义”。至于具体内容,我就不赘述了。俗话说:人无癖,不可交。也就是说一个人没有侍花弄草,琴棋书画等方面的爱好,是不可以深交的。往往他们的精力都用在了琢磨人的身上去了。
我的一个记者朋友,一年多前因房屋拆迁,重新加点钱又买了一套200多平的新房。一时兴起,买了一个1.8米长,自带过滤系统的大鱼缸。种草置景,充氧打灯,随后买了10条半大“皮实”的锦鲤入缸,精打理,勤换水,慢喂食。但不出两个月,就全军覆没了。不信邪,又去花鸟市场重新买鱼,其结果依旧悲惨。如此反复,一年下来,买鱼的钱已超过千元。无奈之下,才忍不住打电话给我这个养了10年鱼的“老鬼”。我在电话里笑着说:这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我教你可以。至少你要单独请我吃一顿饭,并专车接送我去你家现场指导才行。他立即说:“哪有那么复杂,我自己想办法。好,就这样!”我心想:你能干,你聪明。其实就是吝啬,那就继续交学费吧!
我之所以这么做,也是缘于人们常挂在嘴边的那句话:一个人轻易得到的东西,往往是不会珍惜的!就像马未都说的那样:“只有内行之间才能交流。内行与外行之间是不可以交流的”。我养了10年的鱼,其间花了很多精力,走过很多弯路,也交了不少的学费。那我为什么要轻易教你?据此,我也想起了我原单位那位省音协的朋友。如果有人请教他声乐方面的问题,他就说:“你明天早上请我吃一碗“全家福”(加面加肉加筋的牛肉粉),我就给你讲”。之后我问他为什么?他说:“我学声乐10多年,下了功夫,吃了苦头,也交了一大笔学费。他如果一碗粉都舍不得请我吃,那我为什么要给他说?”呵呵,细想下来确实有点道理。现在,这招我也不是学会了吗?!
有道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于人于事的静水流深都是如此!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太好太上心,甚至哪怕是自己家的亲属。也都不是什么好事。其结果就是:斗养仇,升养恩老话的印证。且不说什么价值交不交换的问题,而是你在他们心里的分量有多重的问题。诸位说呢?
作者 毛兴武,男,现年58岁,大专,贵州省贵阳市人,曾在银行报社街道办等单位工作,现为贵州省诗人协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