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童年是一颗有着漂亮糖纸的水果糖;也有人说,童年是一段如金子般弥足珍贵的回忆……《童年》这本书的名字,吸引我去阅读。主人公阿廖沙的童年极其残酷和悲惨,让我对苦难和人生有了新的思考。
《童年》开篇就与死亡有关。阿廖沙三岁丧父,跟随母亲和外祖母来到外祖父家中生活。他的外祖父性情粗暴,两位舅舅自私贪婪。阿廖沙每天生活在残忍、恐惧,以及亲人之间的争吵和打骂中。在这个家中,唯一给阿廖沙带来慰藉的便是他的外祖母。外祖母讲故事的时候,声音低沉,语调轻柔,用她自己的方式,为阿廖沙的心灵注入强大的生机和活力。在阿廖沙黑暗的童年中,善良慈祥的外祖母就如同阿廖沙心中的一盏明灯,照亮他的成长之路。在困难重重的生活中,外祖母依然教育阿廖沙要帮助弱小、正直善良,做坚强、勇敢、自信的人。
在亲情之外,阿廖沙的童年里还有一段珍贵的友谊。伊凡,是阿廖沙来到外祖父家后结识的好朋友。每当阿廖沙挨打时,伊凡都会用自己的手替他挡鞭子,渐渐地,他们之间建立起深厚的友谊。后来,伊凡不幸死亡。这给阿廖沙带来沉重的打击。这份友谊尽管短暂,却让阿廖沙在荒芜的生活中寻觅到一丝希望。

阿廖沙的童年生动再现了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沙俄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和阿廖沙相比,我的童年灿烂多姿、无忧无虑。我忍不住想,如果我的童年经历像阿廖沙一般充满苦难,我要怎么办?如此比较,我为自己“身在福中不知福”感到惭愧。其实,我已经拥有了很多东西,生长在和平的国度,过上了富足的生活,有长辈的疼爱、同学的陪伴。我要更加懂得感恩和珍惜。
《童年》这本书虽然讲述了苦难的经历,字里行间却涌动着一股生生不息的热望与坚强。我想,这就是童年里的那道光,照亮我们今后的人生,让我们有勇气去面对不可知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