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它的儿子还给我
马绍华(整理)
口述:(整理者的母亲
故事:流传于甘肃临夏地区,新疆四师可克达拉等地
钟表店的店家正在擦柜台,听见有一个人粗声粗气地喊他。“喂!掌柜的,我要买一个你店里最大大的那个。”
“你要一个什么大的?”
来买货的客人是个乡下人,他不知道这些钟表怎么叫。他一心想要的大的,他的方言太浓,又说不太清。于是,他机灵一动,自己坐在了椅子上,竖起右手的大拇指,比划成时针不停地点着。然后,抬起右脚两边来回不停地摆着。真像钟摆,他的嘴里不停地发出“嚓,嚓,嚓”的声音。
店家看着这个乡下人滑稽的样子,心里明白了,原来,这个人想买一个大坐钟。店家心想这是一个十足的没有见过世面的乡里棒,得狠狠敲诈一下。
乡下人接过大坐钟仔细看了看,问价钱。店家一本正经地说“二百达。”
乡下人高兴地付了钱,他抱起大坐钟,又指着刚才放在坐钟旁边的手表说说“店家,我掏了钱,买的是母子俩。可是,你只给了妈妈,把儿子留下了。你的心肠咋这么狠毒呀,你这不是明明白白欺负老实的乡下人。快把它的儿子还给我,不然,我把你的黑店砸烂哩。"
听见争吵声,围来了很多路人,大家纷纷指责店家,太黑心,欺负老实人。即然乡下人出了钱,就应该给手表。店家活该“聪明反被聪明误,偷鸡不成倒失一把米,自作自受。"
棍棒底下出孝子
马绍华(整理)
口述;整理者的母亲
故事:流传于甘肃临夏地区,新疆四师可克达拉等地
有一个乡里长大的娃娃,书念多了,长大了,当官了。听说他今天回乡里,亲戚朋友们都去迎接。如今当了官的乡里娃和他的父亲并排走着,乡亲和亲戚朋友跟在面。这场面太壮观了,老父亲的脸上太有光了。乡里乡邻的人都觉得有面子,大家今天太高兴。
大家进过乡村的麦地,又走到一大片荞麦地。当官的乡里娃见荞麦长的红杆绿叶叶很好看,他随口问父亲,“阿达,这些红杆杆绿叶叶的是什么?”
父亲听儿子这么一问,先是一愣。他的父亲想,你这个土生土长的乡里娃,只出去多念了几年书,如今做了个县官。即然能当着众人面前,拿官腔,摆样子。父亲越想越生气,打了儿子两个大嘴巴。不解气,又举起拐扙对着儿子一顿乱打。父亲突然笑脸打儿子,儿子不明白父亲为什么发这么大的火。又是巴掌又是拐杖,立刻单腿跪在父亲面前求饶。可父亲一边打一边骂着"打死你这个六亲不认,忘本的败家子。我看你以后再敢在众人面前做样子,当个官官有什么了不起,让你傲慢。吃着米面,装着分不清韭菜和麦苗,吃着五谷杂粮,不认识粧稼。你人不大,架子不小。我让你装大尾巴狼,今天,我非打断你的一条腿。让你记住,你永远是乡里人的娃。”
当官的儿子见父亲真动肝火了,被父亲几拐杖打的在地上乱滚,一边滚着一边大声喊着:“快来人救命呀!快来人救命呀!老父亲在这荞麦地里打死人哩!”
装腔做势的儿子,被父亲的拐杖打醒了,他想起了这红杆杆绿叶叶的桩稼是荞麦。父亲停下了手里的拐杖,骂道:”吃着五谷长大的畜牲,六亲不认。喝着乡里泉水长大的娃娃,把书念到哪里了,当个宫官可以忘本,有了钱财就能忘了先人。吃着百姓种的粮食,不干人事,嘴里不说人话。丢人显眼的狗东西,再敢拿官腔摆样子。我打断你的两条腿,让你忘本。以后,只要不为百姓做事,我听到的话,我会见了你就用布鞋底,打烂你的脸。记住,你永远是农民的娃。”
儿子向父亲赔罪,向众人道谦。从此,乡里娃当官,一身正气,处处为百姓着想,常为百姓办实事。深得众人的爱戴,做了一方的父母官,没有一点官架子。他知道,他的血液里流的是乡里人的血。

作者简介:马绍华,女,回族,1959年10月出生。
1980年六十四团一中文科毕业。
兵团四师第二代建设者,属退休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