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池山采风纪实
关书轩报道


时值中秋,又临国庆。金风送爽,丹桂飘香。应嵩县诗词学会周明海老师、郭新旗会长以及众诗友诚邀,9月30号上午6时,洛阳诗词学会偃师分会暨华夏思归客诗词学会、在会长关书轩老师的带领下,并有幸邀请到了伊滨区佃庄镇党政办公室主任关跃卿先生,及偃师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孙友群老师等,一行众诗友驱车前往,9时许一路顺风到达嵩县,周老师、郭会长及众诗友就早早的等候在哪里,迎接我们的到来。握手言欢后,周明海老师介绍了这次采风活动意义及采风活动的路线。他说嵩县文旅局领导听说偃师的诗友要来采风,特意安排我们到4A景区天池山进行观赏游览,同时调派导游一路陪同解说。

十时许,车到景区门口,导游张贵方女士带领我们一路绿灯开车直接进入景区,到达了采风的第一站:伟人仰卧。
观看伟人仰卧,沿石阶徐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飞来石。飞来石长宽高皆为二十多米,接地不过十平米,单向倾斜,摇摇欲坠,大有临风欲飞之势。这里有诗为证:
疑是补天石,偶然落世间 。
风来吹欲动,犹恐再升天。
步随景移,此石在不同的方位观看如金蟾望月,似海螺问天,更像一朵蘑菇云飘落山巅。当我们穿过烂漫的山谷来到观景台后,更是大开眼界,只见一山峦之上 几块裸露的巨石一字排开延续百米,形似一代伟人毛泽东 ,仰面向天而卧,头颅硕大,身姿伟岸, 眉宇凝重,幽思重重。原来那块飞来石压在老人家的身上 ,挥之不去,似乎宝岛台湾在他生前未有回归而成了一块心病一样,不禁让人感叹他老人家生前呕心沥血、忧国忧民、救苦救难、转战南北、 力挽狂澜,建立了新中国,遗憾的是因外部势力的干预而没有完成心愿。我们众诗友在此都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向老人家鞠躬叩拜并合影留念,离开了敬仰之地。
时过中午,导游带领我们来到了景区内一家知名的宾馆,共进午餐。席间,郭会长拿出了偃师籍、中国禅学书法家—妙松的十副墨宝赠送,接着双方又互赠书籍,相互介绍,其乐融融,稍息片刻,就驱车穿越山路前往高山天池。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给人类留下了无数的美丽景观,天池山就是这景观之一。主峰王莽寨海拔1859米 ,天池就像一块闪耀的明珠 澄清碧透镶嵌在这里。通往山顶有几百磴花岗岩台阶,陡峭而上,让人望而却步,几个年老的诗友因体力不支中途而返,我们拾级而上。一路清风送爽 ,林木蔽日,野花迎面,山菊飘香。霜松比肩高耸 ,涧水叮咚长鸣,鼓气攀登,作息拍照,不知不觉已到山顶。美女诗友香汗淋淋,解衣而歌,帅哥们谈笑风生,豪迈无比。远看白云悠闲,山峦起伏;近观俊鸟飞跃,毛栗挂枝。那真实:立足山巅我为峰,无限风光尽人赏。沿山路迂回而下,行至500米左右,绿荫掩映之中,豁然一池镜水出现眼前,只见山峰倒映,垂柳吻波,幽潭漂日,湖光泛银。漫游天池,壁石依岸,湖心停舟,红亭昂耸,湿地溢泉。举步而下,行及山腰,抬头观望,云崖上,云蒸雾罩,虚无缥缈;波光岚影,幻象叠出。一帘巨瀑如银河决堤,狂奔飞下,因崖壁错落突兀,形成了瀑下成潭,潭满落瀑,瀑瀑相连,瀑激散珠,瀑溅生烟,瀑啸惊鸟,瀑汇成溪,溪走鸣琴,蔚为壮观,让人目不暇接,心旷神怡。

天池山如纯净的玉女,四季变换着多姿多彩风韵,交相生辉,迎接天下来客。
天池山如一幅美丽的图画,在古都洛阳的后花园里散发着浓郁的墨香。
天池山在中国众多的高山天池中,以她独特的魅力脱颖而出,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多得的休闲旅游胜地。
饱览了天池山美景,下午四时,到了停车场,聚齐了诗友,和嵩县的老师们挥手告别,结束了一天的行程。
最后要特别感谢天池山景区对偃师文化人的支持与关爱感谢嵩县诗词学会的诚意邀请
2023.10.02日


简介:
关书轩
洛阳偃师区顾县镇人,洛阳诗词学会偃师分会会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洛阳诗词学会常务
理事,偃师杜甫诗社会员,《古亳诗苑》总编。书海觅趣,山川陶情,晨风晓露润笔墨,明月晚霞任诗吟
一次投稿将同时发布六大平台
凡发表于思归客文学的作品,将自动同步发布于腾讯新闻、腾讯快报、凤凰新闻、网易新闻、360图书馆、一点资讯等六大媒体平台,被多渠道传播。阅读量较高的文章还将发布于人气火爆的今日头条、百家号、搜狐新闻、简书。需转载原创文章的可申请授权(编辑微信:czj6904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