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部队(一)
文/皋古勇
我们舟山部队一一舟嵊要塞区原是陈毅、栗裕领导的部队,属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老牌的二十二军,是国民党反动派和国内外阶级敌人闻风丧胆的英雄部队。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这支部队千锤百炼,英雄辈出,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涌现了许多智勇双全的优秀指挥员和战斗英雄,他们勇于献身、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勇往直前、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机智灵活,顽强不屈的战斗作风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它似闪耀的灯塔,照耀着我人生的航程,又似永恒的丰碑激励着我永远向前。
1969年2月我当兵入伍,光荣地加入了这支部队。现在作为这支部队的老兵和这支英雄部队中的一员,在我入伍五十周年之际,我写下这篇纪念文章,又写下这支部队的英雄谱,目的是牢记老二十二军军史,永铸军魂、鼓舞战友。激励后人,舒释自己的军人情怀,在新时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勇前进。
当翻开标有“我军战斗道路”的中国地图,我们就会肃然起敬:一个巨大的红色箭头从中国的南方,沿着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道路指向陕北。随着抗日战争的开始,它又从黄土高原渡黄河、穿中原、越平汉、跨津浦,直指山东敌后,为了彻底埋葬蒋家王朝,它又千里转战苏、鲁、豫、皖,紧接着又渡长江,扫残敌逼抵东海。
一九二八年七月,在彭德怀,滕代远、黄公略等间方领导下,发动了湖南平江起义,我舟嵊部队“洛阳营”一连就诞生在这个光荣时刻。起义之后,一连被编入红军第五军,参加了开辟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艰苦斗争。是年十二月,在彭德怀、滕代远同志率领下,红五军主力到达井冈山与红四军会合,从此,红一连汇入建立并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伟大斗争和土地革命的滚滚洪流。一九三二年,在第四次反“围剿”中,一连向盘踞水弯之敌发起进攻,一举冲垮敌师部活捉白崇禧部一名师参谋长,歼敌四百余名,战后被誉为“战斗模范连”
一九三五年十一月,在毛主席和周副主席亲自指挥下,我中央红军发起了直罗镇战役,一连参加了主攻,协同兄弟部队,经过一天的战斗,歼敌一个师和一个团,活捉了敌师长,粉碎了敌人对陕北苏区的第三次“围剿”,为党中央在大西北举行了典基礼。
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以后,日寇铁蹄踏进山东,企图侵占整个中国,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当地人民坚决响应党的号召,于沛县、滕县、蜂县、邵县等地区迅速组织了抗日义勇军一、二、三、四个大队;临沂、郯城一带组织了青年义勇队和抗日义勇独立大队;滕县、峰县边界组织了抗日人民自卫军;鲁南人民的抗日武装如同熊熊大火燃烧在沂蒙山区、沂水两岸、津浦线上、微山湖畔,这些地方武装正是我二十二军前身的组成部份。
一九三九年初,为了加强抗日武装力量,遵照党中央的指示,实行“主力地方化”,八路军五师东进支队挺进山东,三月份到达我鲁南地区,抽调主力一部编入地方武装充当骨干。“洛阳营”一连就在这时,随五师主力一起挺进山东,支持和加强原鲁南地方武装部队,这些部队在不断整训与敌战斗中锻炼成长,逐步走上了正轨,在反敌顽斗争中,先后打垮了敌九十二军,打死了土匪头子刘贵堂,活捉了顽军团长李玉华,毙伪师长刘国植。炸确堡,攻踞点,给敌伪顽军以沉重打击,打开了山东抗日武装斗争新局面。
为了适应鲁南艰苦、复杂、紧张的局面,上级决定组建主力团。一九四一年三月,将边联支队、苏鲁支队主力编为五团(即现在的十八团),一九四一年七月,为了适应敌后形势的需要,由战斗在鲁中的原山东纵队特务一团二团合编成立三团(即现在的十七团),并调往鲁南和五团并肩作战;一九四五年八月,由鲁南桑村县大队、鲁南大队、微湖大队(铁道游击队已并入微湖大队)组成了二十四团(即现在的十五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