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神庙的由来
周荣会
山神庙村始建于公元1736年。此前一直荒无人烟,山上树木成林、野果累累,山下杂草丛生,野兽成群出没。此处三面环山,向西敞开一面缺口,就像一个巨大的簸箕,又像一把巨大的太师椅坐东朝西,背靠高大雄伟的泰山,面朝美丽如镜的东平湖,稳稳的立在泰山西脉,成为山神的宝座。南山上的大瓮泉、牛逼泉、山里的照山泉,泉水哗哗不断,冲出了去山里路南的东沟筒子、南山沟、东南山沟及西南沟。东坑、南坑、西坑、北坑四个大池塘常年有水,如同四面硕大的镜子,把天上的红日、白云、彩霞和夜空中的星辰尽收其中。
287年前,时值康乾盛世,朝廷重视农业发展,鼓励开荒,扩大种植面积,通过人口迁移开垦边疆和无人区,并给予宽松政策。政府采取了一些恤商政策,建立了金融机构,经营汇兑和存款、信贷的票号。所以乾隆年间开始出现高产经济的大量流入,人口数量激增,康乾盛世的局面步入了顶峰。当时,周氏家族七十代祖周璇氏老人从苍邱村刚迁入徐坦村,主要以牧羊为生。因附近都是庄稼地,只能早起晚归,带上中午吃的干粮,赶着羊群到东山圈里去放羊。因那里草源茂盛、丰厚肥嫩,羊群爱吃,上膘快,羊肉鲜美,很受羊贩子欢迎,家境很快有所好转。有一次,因家中有事,去的晚了一些,直到太阳快要落山时,群羊依然恋恋不舍。然而,就在此时,突然从树林里窜出一条如同小牛犊子似的大野狼,围着老人和羊群转了几圈,羊群有些骚动,领头的哨虎长啸一声,面朝恶狼昂起了两只坚硬的羊角,其余的羊只则顺从地躲在其身后。老人尽管身材高大且身强力壮,此时也不由得大吃一惊、浑身汗毛倒立,他右手紧握鞭子,左手抄起一根木棍准备与恶狼搏斗。那狼好像是前来打探情况的,两眼恶狠狠地看着周老汉和羊群,稳稳地坐在地上,并不急于动口,但它的意图很明显:看住猎物,等待大部队的到来…… 然而,就在这紧急关头,忽听得半空中山崩地裂般一声巨响,如同晴天霹雳,恶狼顿时惊慌失措,又看到那高大有力的老人高举着木棍,好像天神一样朝它冲来,只吓得那恶狼夹着尾巴,一步三回头地钻进了树林,这时老人才松了一口气……
事后,老人反复回想,认为那声巨响肯定是山神为救自己而对恶狼发出的喝斥之声。为了感谢山神的救命之恩,他立即搬来几块大石头搭成一个简陋的神庙,掏出身上带的干粮和山上摘来的野果一起放在小庙里祭奠山神,并磕了三个响头,嘴里不停的念叨着:“感谢山神爷的救命之恩,保住了我的性命和羊群,等我有钱以后,一定给您老人家修一座更大的神庙,让您歇息,安享人间烟火。”随后他便赶着羊群回了家。晚上吃完晚饭,老人百思不得其解,对白天发生的事情感到很奇怪:都说神龙见首不见尾。但山神爷既不见首也不见尾,只是大喝一声就把自己给救了,肯定是祖上积下的阴德感动了山神。后来,老人便放心地到此山放羊,每次来放羊还顺便砍一大捆木柴带回家;更为惊喜的是那恶狼从此不见了踪影。时间长了,他也就对这个地方产生了感情,他看到这个地方三面环山、树林茂密、沟溪纵横,柴草遍地,认定这是一片世上少有的风水宝地,又加之当时朝庭政策的支持和号召,他决定前来开垦这片“处女地”。刚开始,他带着儿子周敬氏,带上干粮、锅碗瓢盆,用石头支起锅灶,在沟边搭起草棚,那时沟里流水长年不断,到了夏天还可以上山摘些野果充饥。他们先是把杂草烧掉,开垦山下的沟、梁、坡地,边开垦边种植,开一片种一片,收获的粮食源源不断地运往徐坦和苍邱等集市上进行销售,引起了徐坦和苍邱周氏家族不少人的关注。周璇氏老汉干脆带着老婆、儿子周敬氏、儿媳和两个孙子周亮氏、周明氏,举家搬迁入这个山青水秀的山旮旯,又搭起更多草屋,在比较高的土坝子下端挖出地洞,好像陕北的窑洞,这样住起来冬暖夏凉。20多年后,周亮氏又生了周三忠、周三杰,周明氏又生了周三孝、周三贤。又过20年,周三忠又生周养素、周养性,周三杰又生了周养志、周养全、周养理,周三孝又生下周养松,周三贤又生下周养义、周养桩、周养登。从此,周璇氏五世同堂,有了九个玄孙,可谓是人丁兴旺。土地越开地越多,粮食越种越丰,吃不完的粮食就拿去换钱。钱多了,周璇氏老人就按原来许下的愿望,找了一个靠山朝阳的好地方,为山神爷修建了一座正式的庙宇,塑造了神像,安置了供桌,摆放了供品,香炉,时常祭奠,并命名为“山神庙”。俗话说:“信则有之,心诚则灵。”几十年间,全家数十人身康体健、安然无恙,上无天灾瘟疫,下无兵匪骚扰。附近的村民听说后,也纷纷前来烧香许愿,久而久之,山神庙村也就因此而得名。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由于荒坡面积比较大,开垦全靠鐝刨锨挖,速度比较缓慢,他们又发动自家的亲戚朋友赵氏、王氏、李氏、张氏、徐氏、颜氏、吕氏、陈氏、董氏一起前来开垦,人多力量大,也就加快了开垦进度。数年后他们不满足住草屋和地洞,大家就商议互相帮忙,开山采石建石头房子,采伐树木做门窗家具,形成了家靠家、屋靠屋的石头房屋村庄。大部分家庭还建有地洞,便于储存粮食,杂物。形成了初具规模的村庄。
由于土地越开垦越多,粮食产量不断增多,房屋也越盖越多,所有姓氏都集中在中间一条街上,并延伸出了周家胡同、王家胡同、南胡同,赵、颜家处拐弯处等小巷。由于外村和本村各姓氏的婚配,后代的不断繁衍,劳动力数量迅猛增加,开垦速度更进一步加快,为了防止各教派、会门、强盗、军阀的盗抢和袭扰,先后在周荣安大门东侧,赵学资大门北侧,王士彬大门西侧,李思明大门西侧修建了四处寨门,分别叫东寨门、北寨门、西寨门和南寨门。每晚派两名更夫,从晚6点到半夜12点一班负关闭寨门,半夜12点到天亮一班,负责打开寨门。他们巡逻时都要敲锣呐喊:“太平无事哟,防火防盗了!”沿着街道和四个寨门巡逻。
到了1796年,全村人口增加到700余人,寨门内就显得狭窄,居住非常困难,兄弟多的家庭需要分家,住房就逐渐向寨门外四处扩展。到1810年山下沟沟坎坎基本开垦完毕,周璇氏老人又带着儿孙及亲戚朋友向山上开发。他们把一些山峪洼部和一些山梁土地多的地方的树木砍掉,顺着地形,垒起一道道弯曲的石墙。遇到低洼的地方,就从山上撬来石板棚在上面,石板上面再放上两犁深的土,就形成了特有的“山园子”,石墙上留一个洞口,里面就形成了一个个大小不一的山洞,下雨天可以遮风避雨,平时可以存放农具,还可以把收割的粮食临时存放在这里,真是方便极了。他把全村劳动力都叫来观看他修建的地下有空洞的梯田山园子,向他们传授经验。又过了几十年,南山、北山、猫山、东南山就形成了层层梯田和山园子,形成了密密麻麻的山洞。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在几十年后,这些山洞为战争年代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掩护了无数八路军伤病员和共产党的领导干部,直到今天,又成为省级红色教育基地、红色旅游基地,启迪一代又一代的年轻党员干部,教育无数的青少年为建设伟大祖国,实现中华民族早日复兴而焕发青春。


都市头条因您而精彩!感恩相遇【都市头条.爱心传递】【都市头条向幸福出发头条号】【都市头条向幸福出发文学社】【共赏好诗词头条号】【河头店文学社】老师们!【都市头条向幸福出发编辑部】下设46个编辑窗口!如下:【主编.李红】【儒子叟国娇】【向幸福出发编辑部】【影子】【真心对你】【荷塘月色文学社】【香文学社】【乡愁】【姜海修】【品墨竹】【你安好我安心】【西门吹雪】【雪冰心】【吴金祥】【雨后初晴】【清风入心菲】【黎明】【布衣诵者】【警剑、】【五之堂主】【徐凝】【清风明月】【王川海】【春意盎然】【笑语如初】【马老头子】【忘忧草】【西湖】【江南】【阳春三月下扬州】【千里与君同】【一轮明月】【同醉唐风宋雨中】【诗意】【诗意朦胧】【田园风情】【诗情】【书香】【墨兰】【小雅】【鸿雁】【一城故事】【一帘幽梦】【蓝天白云】【孙世伟】本团队下设64个专题!如下:【都市头条.爱心传递】【都市头条向幸福出发编辑部】【都市头条向幸福出发文学社】【河头店文学社】【沽河一叶舟】【歌缘友聚好声音】【文学范耕净土】【中医中药益寿延年】【共赏好诗词】【向幸福出发编辑部】【都市主播乐园】【歌缘友聚好声音】【原创摄影.对联.字画】【唐风宋雨寄君情】【千里与君同】【同醉唐风宋雨中】【有缘千里来相会】【唐诗宋词知多少】【东风送情笛声悠】【春风十里不如你】【春有百花秋有月】【蓝天白云书屋】【都市茅棚】【温馨书苑】【月湖草堂*】【闲庭竹韵】【真心诗苑】【荷塘月色文学社】【香文学社】【南湖書香斋文学社】【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清风入心菲】【安好】【布衣诵者】【警剑、】【五之堂主】【五之堂主/新诗集】【五之堂主/系列词律分享】【五之堂主格律诗词专题】【徐凝】【诗心不老】【高山流水遇知音】【情与感】【诗意朦胧】【心有灵犀】【诗意】【灵犀】【田园风情】【宁静致远】【书香】【墨香】【红梅】【墨兰】【诗情】【画意】【大雅】【小雅】【空谷幽兰】【幽芳逸致】【鸿雁】【轻舟】。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感恩相遇【都市头条向幸福出发编辑部】老师们!自2021.2.22日起本编辑部将免费为身边有团队精神的、有困难的、有利于大众的人和事做宣传!《用行动传递爱,用爱将心相连》。

非文友拒加!拒闲聊!拒加群!非诚勿扰!本作品配图图片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