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督镇两个藏族家庭的“三交”故事
西藏民族大学中国共产党治藏方略研究中心
王跃
在西藏自治区昌都市洛隆县硕督镇硕督村,传唱着两个藏族家庭100多年来戍边卫国,交往、交流、交融的感人故事。
两个戍边藏家的诞生
进入硕督镇硕督村,广场上那一杨一柳紧紧相拥、象征民族团结世代传续的参天古树便映入眼帘。

来到布次仁老人家,宽敞的客厅,窗明几净,茶几上早已摆满了老人珍藏的传家宝。有他亲手制作的“非遗”糕点“民族团结饼”、有他祖上流传下来的月饼模具、陶瓷小罐、陶瓷碗、象牙小称、古钱币、清朝军官的朝服补子、当年18军154团留下的账簿等。老人如数家珍般地一一介绍文物的来历,讲述他家族的戍边“三交”故事。

我和我的夫人洛松卓玛都是清朝戍边军人的后代。我的曾祖父是来自陕西宝鸡的清军士兵,去年县民宗局为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活动,还协同西藏民族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心带我一同回到陕西宝鸡寻根。因为年代久远,这次寻根没有找到我留在陕西的亲人。我是硕督镇民族团结点心(མི་རིགས་མཐུན་སྒྲི民族团结帕里)的第四代传人,我制作点心的手艺,是我的岳母传授给我的。这要讲起我妻子的家世,我妻子洛松卓玛的外曾祖父叫毛元,是清朝光绪到宣统年间清军驻扎在硕班多(硕督镇)驿站的记账官,后来他的儿子在清末民初由茶马古道进入硕板多做生意,被人称为毛老板,他的名字已经无从考证。毛老板在镇上从事商业贸易多年,交往中结识了美丽的藏族姑娘,共同的志向使他们互生爱慕,组建了幸福的家庭,生下了我的岳母次旦。我出生在1959年,在我16岁时,我与妻子洛松卓玛恋爱结婚。如今,我有一个7口人三代同堂的大家庭,我们一家幸福地生活在硕督村。

来到邓巴阿尼老人的家,一进门便是老人教授徒弟学跳狮子舞的一块约两百平方的坝子,步入会客厅,老人热情地为我斟满纯香四溢的酥油茶,品茶之中,老人热情地谈起了他的家世。硕督镇是清朝中晚期屯兵戍边的军事要塞,今天,生活在硕督村的藏族群众大多是驻屯这里的陕西籍清兵或内地商人的后代。2022年,镇党委、政府进行的溯源工作,确认了老人的祖上来自陕西省鄠邑县(户县),是镇守硕督镇的清军士兵,叫什么名字已无人记得。老人说,大约四代之前,我的太祖母还是姑娘时,在镇上的一家小商店相做帮工,打茶、照看生意,并与常来此购物喝茶的太祖父相识相知。因对美好生活的憧憬,让他们喜结姻缘,将根深深扎在硕督镇这片沃土上。我只记得,我的祖父叫多吉次仁,我的父亲叫布琼次仁。我们生活在硕督镇已经是第六代人了,跳狮子舞是我们家延续三代的文化传承。

戍边藏家的“三交”故事——硕督镇狮子舞、月饼
自打我16岁入赘妻子家,我的岳母次旦就开始将家传的月饼制作技艺传授给我。制作月饼是从我妻子的外曾祖父毛元那里传续下来的,到我这里已是第四代。因为我勤奋好学,能吃苦,岳母就将毛元传下来的月饼制作技艺从备料、选料、皮料鞣制、馅儿料配制、包馅儿、压花成型、烘焙等每个步骤逐一传授给我,经过不断摸索,我逐步掌握了制作月饼的所有工艺。我们家的月饼已经融入不少当地美食文化的元素,月饼的皮料须选用上等青稞磨成的青稞粉加入糯米粉鞣制而成,口感柔糯,甜度适中,具有降血糖、血脂的保健作用,是藏汉美食文化“三交”的产物,也是两个家族几代人共同生活、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共同相守的真情写照。我还被授予昌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洛隆县硕督镇藏汉团结点心制作技艺”第四代传承人称号,我的夫人洛松卓玛和我的家庭先后获得“2018年度洛隆县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和“2020年度昌都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家庭”等荣誉称号。虽然我们生活在这里,但是祖上带来的吃年夜饭、挂灯笼、清明祭祖、做葱花馒头、吃臊子面、吃泡菜等习俗已经成为硕督村人生活的一部分。

“硕督狮子舞”是洛隆县硕督镇极具民族特色的文化标志。作为硕督狮子舞第三代传承人的邓巴阿尼,充满自豪地告诉我,我们硕督狮子舞当年是由驻屯清军官兵和随行商贾带进硕督镇,在逢年过节时,清军官兵与随行商贾舞起狮子,欢庆节日,愉悦身心,增强戍边固边的坚定信心。我的祖上多吉次仁从驻屯的清军那里学会了狮子舞,这一具有汉族文化特色的艺术形式,逐渐在硕督镇流传开来,我们祖孙三代在继承汉式狮子舞同时,不断将藏族文化元素融进狮子舞的表演当中,将狮子的形象改造成具有西藏风格的白身绿鬃狮子,将具有洛隆地方风格的锅庄融进狮子舞表演中,形成了融藏汉文化于一体的独具特色的“硕督狮子舞”,藏语称为森格热巴。2016年11月,硕督狮子舞被列入昌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2022年硕督狮子舞作为民族团结代表产物登上了西藏自治区藏历春晚的舞台。

硕督狮子舞(森格热巴)表演与邓巴阿尼的舞狮队 硕督镇提供
戍边藏家的文化传承与社会服务
文化传承的意义在于保护和发扬我们的文化遗产,将其传递个子孙后代,并提供一个了解自己文化的途径,为新时代社会发展提供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精神支撑。布次仁老人告诉我,我是一名共产党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我的初心使命。我要求我的家人在群众中以讲故事、拉家常的形式,进行民族团结历史的宣传和教育。不仅我自己的家人要说团结话、做团结事,我还引导邻里和本村群众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发挥自己促进民族团结的模范带头作用。

如今,我的民族团结点心有了不错的销量,来硕督镇进行文化旅游的客人,都会购买我们家的民族团结点心,了解我们硕督村人戍边卫国的“三交”故事。我每年销售民族团结点心的毛收入都在1到1.5万元左右,我已经将这门技艺传授给了我的女儿央金,我希望我的民族团结点心也能像我们一样,在硕督镇世代相传。
在谈到“硕督狮子舞”传承时,邓巴阿尼老人满怀信心地告诉我,我今年69岁了,把硕督狮子舞传承下去,发扬光大,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义不容辞的责任。现在,我已经有了两个传承人,我还招收了5个徒弟,我将把这门传统艺术形式全部传授给他们。同时,我还带着我狮子舞表演队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让更多的青少年接受非遗文化的熏陶,了解我们硕督镇各民族“三交”历史,让硕督狮子舞这个民族团结文化的特色品牌永远传承下去。


王跃,西藏民族大学国家民委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共产党治藏方略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西南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主要从事中国共产党治藏方略、历代中央政府治藏方略、当代西藏政府治理研究。主持和参与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国家民委课题、西藏自治区课题10余项,发表论文40余篇。
特别鸣谢:硕督镇党委、政府给予的巨大支持与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