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湖北省美术家协会主办,武昌区图书馆、湖北省外文书店承办,中国新闻出版书法家协会湖北分会协办的“有一种画家的行旅叫留洋作品展”近日在湖北省外文书店开幕,来自武汉的六名具有留学背景的青年艺术家丁希、简凯伦、欧阳青蓝、杨帆、八百喜,周禺,共展出服装设计与手稿、布面丙烯、日本岩彩画、插画、水彩画等美术作品六十余幅。展期于9月13日-10月26日。

中国地质大学教授、中国教育部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委员会委员、油画大家,欧阳德彪学术主持;湖北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生导师、理论家、评论家王微曦;湖北省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工会主席,中国新闻出版书法家协会湖北分会会长杨红卫宣布展览开幕,知名策展人吴万林主持开幕式。


出席开幕式的领导嘉宾有湖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湖北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全国美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常务理事许开强;中国地质大学教授、中国教育部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委员会委员、油画大家欧阳德彪;中国新闻出版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湖北分会会长杨红卫;湖北省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设计策划总监,策展人吴万林;湖北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尹朝阳;湖北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教授杨帆;湖北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教授谭崇正;湖北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副系主任副教授邓鸿涛;湖北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王微曦;湖北美术学院副教授段岩;湖北大学艺术学院教师张国刚、张扬、殷俊 、陈文厦;武昌理工学院教师汪燎以及来自社会各界的艺术家和艺术爱好者80余人参观了展览并出席研讨会。

展览开幕仪式上,著名油画家学术主持欧阳德彪作了精彩发言。

欧阳德彪教授说,每个青年艺术家都有各自的风格,展现了不同的风采,与以往的主体性展览截然不同,是一种大胆的尝试,并且在内容表达上,能够深入生活,回归到日常的点滴中去,充满了人间烟火的同时又富含思考。给观看者的体验就好像我们都曾经习惯性的去歌剧院欣赏歌剧,而街头艺术的表演又是另外一种风格,其两者的结合却鲜少出现,虽然我们无法判断何种艺术形式的表现的对错与否,但是大胆的试错是年轻人的必经之路。

青年理论评论家王微曦在发言中指出两点。第一点,今天这个展览给我们最大的启发是教育的意义影响深远,尤其是“留洋”这个措辞就十分有意思,当我们去说留洋这个词汇的时候,就需要放到历史语境中去考量,我们便会发现“留洋”便是精英教育的产物,我们常常听到的都是第一代的留洋学士为了祖国,救亡图存的牺牲自己,在归国之后在自己的专业学科中培育和建立新的体制和人才,似乎“留洋”即代表了一个又一个奋斗与奉献的故事。

第二点,在今天的画作中都有关于“窗户”这个元素的出现,我想窗户也正是预示着一种开放和方向,意味着青年艺术家们往往更加包容地接受对外交流,从自己的视角去感受他乡与故乡的不同,到底是疏离还是留存,这样矛盾的细小情绪在青年艺术家们的作品中似乎都有共同的表现。特邀嘉宾许开强教授与青年艺术家们作艺术分享:感谢企业家能够关注青年艺术家群体并为他们提供一个如此好的环境作为展览的空间,并且希望以后能够更多地提供艺术沙龙的交流形式,架起我们与年轻人沟通的桥梁,这是一件让大家觉得十分有正能量的事情。曾经的留洋老一代先辈,他们历经磨难,救亡图存,肩负着一种救国使命,走出去是为了寻求真理,那么到了年轻一代的留洋的人,例如像今天参展的青年艺术家们,更多的则是探寻观念性的东西,这些是很有价值的研究,我个人虽然一直从事设计工作,但实际上设计倡导的观念就是艺术,今天青年的一代能够接受现代的审美和审美体系,代表着他们并不仅仅止步于模仿,停留在现有的东西上,而是努力突破一种制约和限制,也许做得还远远不够,但是我相信青年们的大胆尝试也是一种能够感受幸福的过程。

参与展览的青年艺术家代表周禺进行感谢致辞。
参展画家部分代表作:


丁希作品


简凯伦作品


欧阳青蓝作品


杨帆作品


八百喜作品


周禺作品
策展人吴万林介绍,此次在省外文书店展出的服装设计手稿、布面丙烯、日本岩彩画、插画、纸本水彩约60余幅作品,有的抽象灵动、有的具象古拙,更多的是对当下生活的思考。作品呈现了青年艺术家群体敢于试错,勇于尝试边界之外的体验的同时又积极包容和融合新时代的审美精神。
展览现场:










“有一种画家的行旅叫留洋”作品展览呈现了在新时代背景下,新一代的留洋之人更加大胆地做出观念性的尝试,创新很难,但每一步的迈进都值得我们为之喝彩,这样的艺术活动,多多益善。(周禺 简凯伦 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