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好月圆话中秋
作者:范铁志
昨夜一场秋雨不期而至,清晨我在院里看到地上的几片黄叶,伴着阵阵秋风,在丹桂飘香、金风送爽之时,我们迎来了中秋佳节。
花好月圆之夜,正是合家团圆之时;尽享天伦、其乐融融,伴着清风与明月。此情此景,让人脑海中的幽思遐想纵横飘逸;在这溶溶月光下,用心去感受“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人间至情。此刻,无论在华夏大地、异域他乡或是海峡两岸;凡有华人之地,俱能呈现出人月对望、心思同源,共渡温情四溢的美好佳节,这一悠久的节日习俗千百年来传承不息。
每逢中秋团圆夜到来时,当人们举首仰望天际,一轮明月缓缓升起,犹如一只硕大的银盘挂在天上。此时,你可曾想起那些飘泊在异乡,为了梦想而努力打拼的游子们正期盼着与家人团圆。对月感怀,触发浓浓的思乡之情、离别之痛,古己有之,并将这份情怀化作精妙文字;不仅有一代诗仙李白笔下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妇孺皆知的妙笔佳句,更有大文豪苏东坡留下脍炙人口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千古绝唱。这些瑰丽之作流淌出的真情实感,让人共鸣。俨然是一幅人和宇宙生动具象的和美画卷,又仿佛演奏一曲人与自然情景交融的旷世乐章……
花好月圆之美景与诗词佳句相得益彰,交相辉映,携着历史沉淀的感悟,穿过岁月弥久的沧桑,让现代人们从紧张恾碌快节奏的工作生活中暂时停下来,给心灵找一处释放压力的港湾。
中秋佳节最早的起源和含义就是我们中华祖先在远古祭天时创立的一套礼仪。每逢中秋佳节到来时,人们都会在庭院设供桌、置香斗,将月饼,水果等供品摆放好,以示祭天斋月。
在中秋之夜,外面辛勤劳作大半年的人们从异地纷纷赶回家,与家人分食月饼,团聚赏月,共叙亲情。阖家老少感受大自然风物之美、人情之美。中秋赏月,不仅有一种温馨的仪式感,在我们与亲人好友相互馈赠月饼的过程中,其实就是我们相互表达爱、传递爱、感受爱的一个过程。
窗外,月色如霜,溶溶月光洒满大地,此刻,我心中思绪澎拜。我望着又圆又大的明月,在这美好浪漫的中秋之夜,人月两相对视,耳畔边传来久远而熟悉的旋律;“明月千里寄相思” 它的每一个音符聆听起来,依然是那么温情、那么优美动人,令人身心俱融,心灵为之震颤。
迷人的月光激发了人们想像力。还记得我小的时候过中秋节听妈妈讲嫦娥奔月、还有听过外婆给我讲的“吴刚砍桂花树”这些关于月亮的神话传说,让我浮想联翩……人与月的心灵对视在浓情和诗意氛围中,不免让人遐想,让人感怀。
对着一轮皓月,把浓浓思念之情寄情于明月,人世间总是聚少离多,离别的哀怨、人生的失意总难免。因此,追求团圆,期盼团圆,不仅是现实的需要,更是每个人的心理需要。中秋佳节就是中华民族亿万家庭的团圆节。家,在中华传统文明中一直占有着重要位置。因此,中秋赏月这一古老的民俗节日体现了对家庭的重视,同时,月圆也是家庭和睦、美满的象征。花好月圆之时,中秋佳节之夜,正是天上月圆、人间团圆、月圆人更圆,人月两团圆。构成"天人合一”的完美融合境界。
在古老中华大地,千百年来,月亮从来就不是一个普通的星体,它负载着千年神话和深邃的文化内涵;“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期盼,“万里无云镜九洲,最团圆夜是中秋”的感怀。远在异乡游子心中,月亮是父母、是兄弟、是儿女、是爱人……是千山万水也无法阻隔的浓浓亲情!
中秋佳节——这个起源于古人祭拜月神演变而来并传承至今的一个节日,让我们感悟到了生命的真谛,家庭的意义,从而让我们更加珍惜世间亲情,珍惜关爱自然,敬畏宇宙天地,善待苍生万物,实现真正的人与自然“天人合一”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