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谭成林老师江西省萍乡市赤山人,大学文化,高级职称,酷爱教育,喜好文学。曾历任江西省企业文联理事,江西省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萍矿企业文联执行理事,萍乡市音乐家协会理事,萍乡市楹联yíng lián学会理事。
在职合著zhù《毛泽东,刘少奇,李立三在安源的故事》,独著zhù巜煤海走笔》。赋闲后独著《深邃suì情怀》。在《人民日报》信息新报平台、《中国小学生》、文学艺术网、诗缘墨友文学网、文学艺术先锋传媒、《大渡河》、《创作评谭》、《阳光》、《心声》等发表作品三百余篇。
2020年获海内外诗人作家“经典文学”第二期大赛第三名,2021年获书香雅颂“华夏杯”国际诗歌艺术大赛三等奖,2021年获金榜头条文学平台文学创作特等奖和最佳人气奖。
@所有人
各位老师好!今天是2023年9月21周四是我们辽宁文学社、天地万物网,有声平台主播团值班的日子,我们特此举办作家诗人谭成林的专场诗会《第二场》希望各位老师积极参与!感谢各位老师的大力支持!
时间:2023年9月 21晚8点
地点:文学艺术网十大联盟主播团!
接龙如下:
1号如意《礼赞!十里花溪》(一)
2号太行石《礼赞!十里花溪》(二)
3号花花古琴《总平巷,荣光闪烁》
4号银兰《东圣村 掠影感怀》
12大合诵《安源组诗》
5号友友《铜鼓掠影》
6号静音《扯布》
7号圆梦《忆父亲》
8号双月《赶场》
9号江河《初心不变笑哈哈》
10号喜洋洋《童话》
11号丽丽《五丰桥头七贤雕塑随吟》
时间:2023年9月21日晚8点
地点:文学艺术网十大联盟主播群
《礼赞!十里花溪》(一)
久仰之,今游谓之:名符其实!
十里花溪,地处安源区五陂下镇,命名十里花溪且以木雕形式设为地标彰显之,当是取可观花径路十里之故。十里花溪是依托五陂河自东向西随自然地势打造而成,总面积约80公顷。
一年四季,绿草萋萋蔓河岸,园区花卉树木争奇斗艳随季辉映。春游廊,夏赏荷,秋观菊,冬品茗……信步于听风绿道,心情别有一番雅兴。谓之绿道,均是满眼綠,处处绿,夏风徐来,感觉风都是绿意绵绵。路边的晚樱树,枝条蓬勃向上,叶片碧绿欲滴,小草蔓路边,似乎欲向游人诉绿意。樱树夹路,河水吟唱,真个是步步带起绿意,步步放飞好心情。
踏入橡木走廊,听着脚步踩踏其上的有节奏的声音,你会有进入复古式园林之感。橡木栏杆经得风吹雨打,耐得严霜酷暑。凭栏眺望,三一九国道来往的车辆几乎没有停歇,两相对比,喧腾与幽静同在,大自然就是那么古怪,巧妙,若人为扼止,打破动与静的平衡,应是有违和谐。
伏羲一画开天地,八千年前就告诉后人一阴一阳谓之道。河水潺潺,橡木走廊声声,君不见情侣挽手走廊欢,河水映倩影;君不见翁妪优雅弥勒笑,黄昏自有夕阳颂。谁让这走廊欢声更飘逸,谁让这弥勒笑声更久远,你的为官一任才真正是人民至上!
《礼赞!十里花溪》(二)
缤纷花园和向阳花园是十里花溪的亮彩景点。以籽播花卉为主约五十亩的硫华菊,波斯菊,百日草和千日红长势喜人,红色的花红得发紫,不为虚言;黄色的花黄得晕光,冲击眼球;紫色的花惹得蜂飞蝶午,大约是色差悠和之故吧?!花式各异,摇曳生辉,真的是五彩缤纷,蔚为壮观!这是个花仙子的至美仙境,不可亵玩。微风拂来,花杆摆动,恰似美人在游人好评如织中翩翩起舞。约三十七亩的向阳花园里的穆天子,金黄贵,柠檬黄,橙黄,金黄等花卉亦是千姿百态,尽情绽放绚丽之姿。她们是天之娇女,飓风折不断,雨打更鲜妍。
目之所极,数十亩的玫瑰园区也是以其丰姿惹得游人流连忘返。
高杆紫玫瑰犹如丰韵之少女,列队成行,笑迎宾客。田间式栽种的株株幼玫,仿佛丽日光照下茁壮成长的小美女。如果说玫瑰之刺是美人的旗袍的话,那么是否昭示:珍重自我,美不胜收!
长达五百二十米的园桥,是十里花溪湿地公园的核心景点。置身在这接天莲叶无穷碧的园桥上,你会神游天外,思接古今;欣逢盛卋,游人的脸上都是洋溢开心的笑,真的是欢声笑语满园桥,穿戴亮彩耀荷池;此情此景,情不自禁湧出没有强大的祖国,那有幸福的今天。人人见贤思齐,则天下只会更和谐,人民更安乐吉祥。一池荷水涤心明。漫步花影茶庄,大门楹联/一池花影三更月,千里茶香百道泉/让游人再次注目凝思,荷花怒放,花影映墙;品茗邀月,三更月更明。茶庄迎客,往来千里皆贵宾;百道茶,用心即是百道泉….…礼赞你,十里花溪!
《总平巷,荣光闪烁》
成林 桂江
晚班
劳作了一整夜的
煤汉子
把
告捷的快乐
融进头顶的
光束
划破了黎明
不服气的
早班
伙伴
再接再励
让接踵而来的
一阵阵
捷报
与井口锣鼓声
熔为一体
不愧是
特别能战斗的
汉子
中班的
乘胜
酣战
让报喜的
一束束
光耀
与明月相映辉
头顶的
灯
心中的
旗
三班
连轴转
晔光
不熄
永续的
动力...…
《东圣村掠影感怀》
一.爱亲
四代同堂半壁村
鸟欢花妍伴书声
孙牵爷奶园摘菜
子助父母搓麻绳
一心一念换银子
城里读书莫误功
从来家人无贵贱
本氏族谱烁列宗
二.孝老
一把屎来一把尿
甜酸苦辣知寸心
生养之恩大如天
相夫教子步后尘
家婆也是自已妈
邦得一成胜十成
百姓家庭百条路
孝字当头万事隆
三.乐善
周山遍岭满眼绿
田园冬菜一垄垄
鸡鸭识路不遭塌
盲人过村有热心
相聚闲逛留合照
村童憨笑按快门
古风馨香阵阵来
乐善无声胜有声
《安源组诗》
成林
一、煤油马灯诉说
衔在
吐气如牛的
嘴上
彻照不知多少个
亿万年储量
一块遮丑布
匍匐游曳
蠕动了
百万吨的
年产量
遮丑布
挤出的汗水
溢满了
搪瓷碗
罐茏
下下上上
煤油灯
熄了又亮
暗无天日的
掌子面
何日见尽头……
二、夜校读书声
一人两手
两手十指
平民汇集
睿智的先生
让暗窥的黑影
嗅不出
夜校的“名堂”
当雨露
亲吻种子
当阳光
光合幼苗
一片生机
正盎
平民夜校的
吟诵
渐渐韵味出
诗和远方
一轮明月
如洗
澎湃阔步
迎朝阳…
三、总平巷怒潮
压迫重
反抗烈
火种遍燃
时机正
总平巷把积淀的
怒潮风
倾泻劲吹
煤桶串连的
压轨声
演绎黄钟大吕
从前是牛马
现在要做人
哀言
哀情
哀阵
山上的
鸟
停滞不飞
动容
天上的
云
裹足不前
怜情
哀兵必胜的
阴阳鱼
跃上了
白色恐怖的
龙门…
四、谈判大楼风云
那把平凡的
雨伞
让谈判的
先生
领略了
雨晴的
交替
一腔肝胆的
身后
是一万七千个
弯弓待发
审时度势的
策略
是秋割的
镰刀
一鼓作气的
出征
这天
风云变
雨转晴……
五、俱乐部传奇
山还是
那座山
人还是
那些人
共产党的
领导
实现了
牛马到人的
重生
白色恐怖的球桌
擦边绝无仅有的灵动
岩尖斧头齿轮的
支点
撬起汉冶萍的
出行
四层楼高
拔地起
九州翘望
工运辉
政权萌芽
自此生长……
六、张家湾红灯
油灯爆花
兆吉福
一夜燦灿
伴天明
一代伟人
挑亮灯芯
秋收起义
蓝图
尽展
红灯映窗
一面战旗
哗啦响九州
安源名冠
犹神助
秋收暴动
震山河
红灯照
化险为夷
向井冈
红灯闪
工农武装
自此
英武雄壮
七、牛形岭腰的纪念馆
岭腰逶迤
金碧辉煌
焕发的光彩
时空穿越仰望
三位先生和门生的故事
百年经典云霄直飏
虔步百蹬
牵手总平巷
中国第一将军矿井
共太阳石熠熠温暖
共和国大厦奠基
人民军队萌芽
中国革命无数第一
恰似萍河水日夜吟唱
义无反顾踔厉奋进
新时代新安源漫卷红旗正扬……
八、消费合作社
扇扇门面的颜色
与光顾的心情一样红
价廉物美的南北货
让众多的捉襟见肘
渐渐有了积蓄
劳动的汗水
彩绘水涨船高的浪花
今天的A股见了这里的老祖宗
三叩九拜方显初心
那把平凡雨伞
抵挡了这片天空的金融灰尘
瞻仰从这走出的
第一位红色金融行长
就会秒悟那座四层楼高的
红柱子俱乐部
为何赫然崛起 绝无仅有屹立……
九、夜校读本
胯下的
那匹竹马
驼走了
青石板的童年
好客的
青石板
回映着
月的馈赠
那朦胧的
月晕
燦幻出
五福巷的
剪影
海绵路的
神力
早已
把下雨的
滑
赶走
可剪影里
爷爷的
启蒙读本
刚在清明股市
露面
金锣敲成
百年经典
上升空间
无限
醍醐灌顶的
渊源
与秋收起义纪念碑
在心中光闪……
十、八百米深处
太阳石的神奇
遥感八百米
天下第一将军矿井
光轮剪影烙印心扉
放歌一声吼
亿万年激情手中挥
恰似放排冲煤浪
乌金滚滚涌来急
炮采送春潮
镐动热流魅
溜子小河哗哗流
欢喜跳跃煤斗汇
三班倒
不停息
破关日刷新
擂台捷报飞
一路欢歌
一路放飞希冀
劳动号子鼓点擂
排排杠子排排旗……
十一、新安源步行街
两里长街
百年经典历史照璧
风尘仆仆的那把雨伞
遮挡过这里的风雨苦凄
平民夜校的启蒙播火
擦亮了世代宿命的沉寂
小伙铺的促膝长谈
脊樑挺起再不憋屈
径直那边的红柱俱乐部
卯牢了滋场的聚力
‘‘从前是牛马现在要做人’’的
呐喊
从霹雳一声秋收暴动呼啸而来
街道继往开来热闹无比
多少红军将领叹讶人杰地灵
大本营养份由这里供给不息
多少从这里走出的共和国将军
令沸腾的街谈巷议
添彩增辉
薪火传承圣地靓
中外宾客潮水涌
猎猎旌旗永飘扬
步行街上尽朝晖……
《铜鼓掠影》
寒露翌日,与同学约起乘坐大巴士去了一趟铜鼓。县志记载:城东有一巨石,其色如铜,其形如鼓,击之有声,称为“铜鼓石”,故得名。铜鼓县人口约十三万,辖区面积约一千五百平方公里。
一进县城,感觉街面不是很光鲜,显得有些旧,卫生状况还好。第一站参观秋收起义纪念馆,红色基调洋溢,门柱方形垒成,庄重大气。仰视宋任穷上将题写的‘‘秋收起义纪念馆’’七个镏金大字,顿觉波澜壮阔的秋收起义扑面而来....
秋收起义中,铜鼓工农组成第三团。在前敌委指挥下,一路势如破竹,声威赫赫,所向披靡。馆中的阅兵雕塑,栩栩如生,形象逼真;在射灯照耀下,我们仿佛置身其中,见证毛泽东同志在大沙洲首次阅兵,从此,人民军队踏上漫漫征程....…
紧靠馆边的肖永翁祠堂是当年秋收起义前敌委员会的所在地,‘‘会桌犹闻战前令,睡屋仍迴伟人声’’,我们仿佛仍能听到毛泽东同志急切地念叨:一定要报告省委,长沙打不得,向井冈才是出路……不愧是一代伟人,这一步棋,走活了当年敌强我弱之局势,走出了新型人民军队的崭新格局,走向了雄鸡一唱天下白的新中国……难怪他在铜鼓有‘‘四元定乾坤,一脚踏两省’’的神鬼莫测的流传故事。
我们拜谒了千年古樟,这棵樟树恐怕要十余到二十人牵手才能抱拢。‘‘人畜行前静静走,飞禽至此莫敢疾。同窗拜谒古今同,平安万福寿无比’’,此景此心,至今萦绕于脑……
铜鼓的古祠同样值得一看。‘‘三公堂’’上那幅对联尽显文字功底,‘‘一脉同祖宗功浩瀚遗训千秋可歌可泣,三公合堂家族和谐德泽万代永富永昌’’。从外观上看,应该是后来修建过,一些功德匾可能也是仿古而制的,有块宋代一尚书送的匾,风化痕迹不太,一千多年了,有点置疑。祠堂是历史的照璧,它的饮水思源,警示当代,教化子孙之功能毋庸置疑。可以这样说,祠堂历史越久远,越香火鼎盛,必定名节、名望、名誉拥趸一方!
铜鼓的鼓文化展示馆,堪称一绝。它将华夏有史以来的鼓作了详尽的解说,图文并茂,还有实物展示。‘‘历览朝朝帝王梦,护镇社稷耿耿心’’;鼓,在古代是神器,是群音之首,它是伴随着蛮荒一步步走向文明。‘‘华夏常敲思危鼓,千年万载歌舞平’’,从展示馆出来,脑海里似乎还在响着鼓声……
湯里是铜鼓新开发出的国家级旅游景区,场面宏大,约一百平方公里。其温泉为天然养生之泉,日出量达五千多吨,有二十多种有益矿物质元素。它是依山势筑就各种特色景点,仿古亭楼在层峦绿林中隐现;山溪顺峡谷淙淙而流,小桥流水,树绿水蓝,一派世外桃源景象;古井温泉令人流连忘返,小吃一条街恰似置身于宋代的清明上河图景.……‘‘钭阳湖光相辉映,山下游人正攀登’’……
我们相信,举全县之力开发的湯里,一定会湯(温泉)养身心,神怡灵台,康健四海宾客….…
《扯布》
成林
一把尺
刻度见忧欢
松一分
暖心盈盈
紧一寸
休说人情世故
布帛折叠人生
吆喝转身的时间风铃
摇走了票证
扯布的木偶
怎忆起史幕的皮影?
逝去的
和终将落幕的
都会划一道汗青
留取岁月的情襟
《忆父亲》
以人为镜,可明得失。只有自已做了父母,才更知自已的父母。
父亲2005年2月20日患脑栓进医院,22日下午下班时分,父亲已是吊着一口气,随着我们兄妹喊道俊雄舅来了且舅刚踏进病房,父亲好象知道似的便停止了呼吸。前后三天,其膝下儿女未服侍什么,说是老人修来的福气,心里觉得还是愧欠了什么。
父亲出生于1930年9月6日,过世时75岁。我没看过祖父祖母。说是老家樟树,我的印象老家是外婆家。
也许是过早的学徒经历以及长期寄于他处的环境所为,父亲的自我防护和不轻意相信人的意识显得尤为突出。父亲这种性格脾气也使童龄就无奈去谋生计的我,前期懵懵懂懂十分听话,后期(结婚后)觉得不值,一气之下自已借部板车装上日常所用搬到安源矿中学。
我清楚地记得当时母亲显得很无奈,她两边都无法劝住。那是1982年上半年发生的事。我觉得自已很憋屈:迫于生计自已过早去做事赚钱邦家里,(那时父亲医生冒得做,43.5元月工资扣发只留10元)71年开始每月26元自留2元全交家里,工资涨到35元时自留5元,也是全交到父亲手里。一直到我80年年底结婚都是如此,我是跟八姨妈借400余元结的婚。婚后,父亲说你母亲冒工作,每月给她五元。我给了有好多年。当时负气从家里搬出来也就是此原因,这也是造成很少回家并对外婆家的亲戚信息滞后的原因。二舅父被撞伤好象是过年回家才知道。
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懂得一家之主的一些无奈。到后来父亲过世留下的遗嘱以及毫无保留把仅剩的财产留给子女的做法,我倏然领悟到只有不是的儿女没有不是的父母的说法。
父亲文化不高,也许过早的涉世阅历使之对老祖宗传承下来的东西自认是这个理。从小他就教我们要识礼数,懂礼貌。我记得小时冒事就往住家右手边的外婆家去耍,父亲总是交代要有礼貌喊人,懂礼的人才有孝心,有孝心的人才会传家久。那时小,传家久搞不清是啥意思,但晓得要喊人懂礼貌大人喜欢。
我们家搬到安源坝善冲时,大毛,小毛的礼貌喊人左邻右舍是举拇指称道的。印象中,父亲也是行大于言,我从未听过父母互喊老谭老李,喊姓名,而是只呼其名二字,几十年如此。这称呼,在自己做了父母之后,才知其包含的底蕴之丰富......现在回想,外公外婆,几个舅父母,几个姨父母都是这样做的,还有兴华和国华表舅父母他们也是如比。
知叶求根,家风家教使然。尽管时代和环境在变,现在的小辈不拘小节喊得可随意些,但家风恰似春风,暖人的春风会使大地绿意盎然,生机一片,惊彩连连......父亲很看重亲情。有亲戚来,会想办法把好吃的端上桌,当然也有点好面子的味道。家里人吃多,特别是儿女成家浩浩荡荡回来,伙食上多花费几个,尽管嘴巴上说得紧巴一点,但事实上做得够大气了。
父亲是个有担当和忍辱重负重的人。灾害那年,父亲看到我与母亲从姚家山下挖回来的伏苓蔸子,以及拣回来的红萝卜英子,心痛了。于是每周回来便从矿上食堂带回滿滿一海碗饭,我们兄妹几人吃着白米饭,象过年一样高兴得不得了。 文革期间,父亲被打成三反分子,门上贴着勒令什么什么的横条,全家人吓得不敢出门。停了医生职,赶去风井背树。从山脚到半山腰有几里路长,全是陡岭,父亲每天清早出门,天黑全身没一根干纱回家。读初中的我便早晚邦父亲转树,让其没那么辛苦。回想起来,父亲还是为家里人着想,若是看不开,自寻短见那又是一番什么场景?!其间滋味,断不是一般人所能体会之。母亲过世后,出于生活上需要有人照料的考虑,父亲找了个伴,但父亲仍然为儿女着想,在火车站附近街
面买的一套旧房子,遗嘱上明示要留给子女,找的那个伴百年之后要归还房子。只是大弟个人作主未达父亲之遗愿。
每每去医院看病,还未望闻诊切,甩给自已这个要检查那个要检查的诊断纸,我总会情不自禁回想父亲当年的看病……摸了左脉摸右脉,拇指和食指小心地掰开眼皮瞧瞧眼睛,听诊器还要在患者胸前抚摸一阵……本矿的虽说是公费医疗,只要一、二元钱可治好的绝不会开具十几元甚至更多的钱:经常是还在端着碗吃饭,有人进门求医,即时就放碗提着药箱出门……
父亲退休后,在安源张家湾九里坪开了一间私人诊所,他的医德医风至今有人提起。感谢父爱如山,把几兄妹抚养带大,教给孝悌传家久的道理,父母两老仙逝后,有些事未做好也有现在为长的我的责任......
时间是显微镜,长放大则纤毫毕现,时间是千佛手,拂拂灵台明......
感谢父亲,所教让我终身受益!
《赶场》
成林
排排筐筐
装满使者重任
将绿的红的黄的苗苗
倾囊给评委挑剔
憨憨眼睑
溢溢注满自信
祖祖辈辈只育本份苗子
春日映衬还在节节长成
真不愧有久经竞技的真功
四方涌聚的高手
合同来不及签订
将喜爱的幼苗入怀揽襟
试看乡村振兴
大有可为
真心投入何处不春潮秋景?
《初心不变笑哈哈》
青石板砌阶的
小河边
陆陆续续
打开了傍晚的话闸
蒲扇和着河面的风
乐呵呵地
陶醉了一把
从村头到村尾
天天都有打讲
拉不完的话
庙里缴养大的那个娃
下个礼拜天
要做晋学酒了
都是村里村邻的
多少是个意
一片铁定的口气
回应着抽着水烟筒的
最长者
小河的风淳朴的风
吹向城里安了家
生计风车转
停了会爬下
时间过得快呀
不知怎么就老了
打讲拉话聚一起
童稚已是白头发
生我者早已过
我生者忙得两头黑
白天难见他们呀
一代人一代过
莫拖累膝下最为佳
过去消息
一年半载传
今朝秒开手机
知天下
生活的圈子虽变小
初心不变笑哈哈
2021.11.5
《童话》
打赤脚
踩卵石
溪水哗哗
奔七顽童
又来
看你了
溪岸边的
苔藓
连缀着
儿时的
画
毛绒绒的
苔
栽在
鼻梁上
装扮
洋专家
溪水扑哧
银光
可惜少了
认识的
虾
风过
毛竹
瑟瑟
传话
笑问客从
何处来呀
哈哈
我们就是
这里
走出来的
童话
君若不信
八级挖煤工
矿史馆里
高高悬挂……
《五丰桥头七贤雕塑随吟》
(韩愈,杨万里,黄庭坚,文天祥,汤显祖,袁枚,丰子恺均在萍乡留下震古烁今之诗篇,萍乡人民塑石像刻诗于石以示缅怀。)
北桥水流至五丰,
七贤雕塑目炯神。
泛舟只看两岸稻,
揮毫纸透黎民情。
汉晋古邑正吴韵,
震古烁今唱楚风。
萍实之乡灿如花,
漫天香阵遏飞云。
2021.12.22定稿
策划、组织、主持、音频收录阿梅
出品人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