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故事的故事
文/石城吴钩 南京
一
一天,佛祖释迦牟尼问众弟子:“一滴水,怎样才能不干涸?”
智者舍利弗答道:"用菩提叶去遮盖它。"
头陀大迦叶答道:“用净水瓶去盛起它。”
佛祖微微一笑:“把它放到大海里去。”
浩瀚的大海,一碧万顷。
她袒露着宽广的胸怀,接受着春日的爱抚。
蓝色的大海和蔚蓝的天空在远方的天际连成一线,水天一色,是那样的瓦蓝……
海面上,微波荡漾。
春风里,浪滔有节奏地拍击着海岸,一下,又一下......
一颗来自长江、自以为见多识广的小水谪,挤在波浪里慢慢悠悠地游荡着——他觉得大 海也不过如此,太平凡了,一点也没有长江一泻千里的气势,总是哗,哗的。
“该给他们作个样子。”他不屑地看着周围的同伴想。
于是,他拼命挤,拼命涌,终于随着波浪来到了海边。
浪滔还是一下又一下轻轻地拍打着海岸。小水滴异常得意:“让你们看看我长江小水滴吧!”乘着波浪又一次涌向海岸,他离开浪花,飞上了海边的一块岩石。
小水滴高踞在岩石上。
大海失去了一颗小水滴。
阳光辉照着万顷波涛,微风轻快地掠过海面。蓝色的大海波浪翻腾,欢快地相互追逐、嘻笑着,依然是那么活泼而有生气。
然而,小水滴却渐渐感到不自在了。
温煦的阳光,柔柔的春风,竟然使他感到浑身灼热。渐渐地,他失去了矜持的笑容。
远处的地平线上露出了尖尖的桅杆,一艘航船正向港口驶来,渐渐近了。长长的汽笛在广阔的海面上回荡,它唤起了小水滴深沉的记忆——还是在长江的时候吧,他曾不止一次地和同伴们一起推送着一条条航船,欢笑着、翻滚着......啊,那是多么令人神往,多么有意思,多么有活力的日子呀!
然而......
小水滴渐渐干枯了。
航船驶近了码头。一个水手看到了即将消失的小水滴,对他的伙伴发表评论说:“一滴水,只有融进大海才不会干涸,就像一缕丝只有织于锦缎才会有自身价值。他不懂得这个道理,擅自离开了大海,所以他迷失了自己。‘’
那个稳重的领航员点点头说:“唔,这是个极好的教训。”
小水滴终于消失了。可直到最后一刻,昏迷中的小水滴还是没有意识到自己不应该离开大海。他还是执拗地想,同伴们为什么不跟自己一起跳上海岸,却甘心生活在平淡无奇的大海里呢?
他第一次来到大海。他不知道,也想不到大海也会有万顷怒涛,有汹涌奔腾的滔天巨浪,有长江远远比不上的恢宏气势……
“他不懂得一滴水只有在大海里才能生存这个极普通的道理。他自以为比同伴高明,离开了大海,结果是毁灭了自己。”那个稳重的领航员继续对船员们发表评论说。
——哦,可怜的小水滴。
石城吴钩乱弹云:
大千世界,茫茫人海,人活在世上,就像一滴水之与沧海。智者、有识之士看到了这点,他们甘愿把自己放到众生中,为大众谋福祉,有所作为,由此而得到众生爱戴和珍视,在人民 群众中得到永生,流芳千古。反之,一些人手中有了一点小权,或握着一把小钱,便忘乎所以,或贪赃枉法,或巧取豪夺,或营私舞弊,或见利忘义,或欺行霸市,或投机钻营,或利欲熏心,或......他们高高在上颐指气使,这样的人,即或一时得逞,终将遗臭万年。奉劝那些凌 驾于众生之上,自命不凡、妄自尊大的井蛙,读一读这篇小文,悟一悟佛祖的话。不想寂灭?那就放下身段,融入到茫茫人海,心安理得地成为其中一滴,然后在阳光下,放射出你的光辉吧!这样,你亦将永生永恒。【作者简介】
石城吴钩,教师,大学文化。曾从军。后教书育人。爱读书,勤笔耕,常操琴。诗文散见于报刋杂志及网络文学平台。2021年荣获全国当代诗词大会年度诗词金奖。2022年荣获中国散文网"最美中国“当代诗歌散文大赛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