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的星期天
作者:尹玉峰(北京)
儿时,我们盼星期天,就像盼过年一样。当然,过年的期盼,更加震撼人心并带有向往美好生活的仪式感。不仅仅是烟花爆竹的心理欢欣,还带有实际意义的舌尖上的满足。
一年只有52个星期天。每一个星期天,用爸爸的口吻说,是改馋日、休闲日,52个改馋日、休闲日积满就过大年了,一年到头好好休息一下,好好改个馋,继续努力,奋发图强!
爸爸的星期天,显得格外高兴。平时跑通勤的爸爸早晚不见日头,只有星期天能和家人完整地快乐厮守一整天。
爸爸让我妈把白面对水和上,然后亲手放了些盐、白糖、鸡蛋、白矾之类的东西。一遍一遍地揉了起来。直到面团揉得光滑圆润,爸爸一笑,道:“差不多了”!然后放在炕头上,用棉被捂起来。
过不久,盆子里的面团增大到原来的两倍。爸爸笑着用手戳上一个洞口,洞口完整地保留在那里,接着爸爸撕开面团,呈现出蜂窝状。爸爸对站在一旁的妈妈兴奋道:“孩子妈,帮个忙"!
妈妈会心一笑,把发酵好的面团取出分成若干小份,擀成手指厚的饼状。爸爸用刀在面饼中间均匀地割成两道小口,热锅热油的,把筷子伸进去,往里一放,筷子周围迅速起泡了,面饼往里一放,两面翻动,炸个金黄鼓胀。这就是炸炉壁子,爸爸习惯地说成是炸果子。
爸爸的星期天,除了在家炸果子,有时还去下馆子。沈阳国营四季面条馆,座落在繁华的太原街北口。店内长条板凳,盛面条的大碗,白色,特大,跟小盆似的。很少有座位,很多人站着或把碗放在窗台上吃,店里店外都是人,排着长队买单……
能坐下来吃到口的,是人家来的早,面条馆还没开业呢,就在门外排上长队了。人们喜食辣沫面,就是肉馅炒干辣椒那种。只化几毛钱,就买来了一大碗没有比这更好吃的东西了。
还有肉丝面、排骨面、大肉面,点单率同样很高。肉丝、排骨、大肉加辣,特别香。面条虽然是机器轧的,但吃起来特别筋道。肉丝、排骨香气扑鼻,大肉肥而不腻,入口即化,非常入味。
当然,下馆子对于爸爸一人上班养活全家6口人来说,是非常奢侈的了。现在看来,爸爸只是为了全家人体会生活的美好,割肉一般地消费一下。实则,更多的星期天是在家里包饺子,烙馅饼,还有油煎黄花鱼、炖肉。当时猪肉凭票供应,每人每月半斤,我们家6口人,一共3斤肉,均分在四个星期天吃掉,平时是吃不着肉的。猪肉的最好用场是包饺子,皮薄馅大,入口解馋。想当年:
祖父闯关东,靴履代车轮。
路遥雨雪漫,足迹涉渐深。
风餐露宿苦,饺子煮温馨。
垒灶一锅水,沸腾人间情。
生活擀面杖,滚动面圆心。
酸甜苦辣馅,捏褶鼓包容。
添薪煮三煮,欢咬见熟功。
把盏老壶酒,亲人唱和风。
白山黑水近,漫山遍野新。
饺子伴酒有,错落松火明。
人参貂皮草,物产遍森林。
石油钢水淌,装备大重工。
而今关东冷,后生奔北京。
披衣望晓月,亲人两离分。
故里正飘雪,他乡结薄冰。
常常思饺子,赶压煮人生。
一年四季的东北大馅饺子,还得从和面说起,放入面粉,加水,开始和,不停和。和的过程中用粘有面粉的手去抹盆壁,粘在盆壁的面就会掉下来啦。就是这样,还是不停揉,呈现出一个较光滑的面团,此时怎么揉都不能揉至完全光滑,仿佛遇到了瓶颈……爸爸随手递给妈妈一块干净的湿布蒙上,大约15分钟后继续揉,直到面团光滑、柔软、明亮起来。
东北人包饺子的天赋应该是与生俱来的,皮薄馅大,咬一口汁水淋漓特别香。什么白菜猪肉虾仁馅啊,香菇猪肉馅、芹菜牛肉馅、黄瓜鸡蛋馅、韭菜鱼肉馅、牛肉大葱馅、酸菜猪肉馅、丝瓜馅、茄子馅、青椒馅、豇豆馅、芸豆馅、萝卜馅、雪里红馅、婆婆丁馅啊,都做过。想要煮好的饺子一口爆汁,往往是肉馅里打水;当然了,如果将水替换成大骨汤调馅则更圆满了。
但在爸爸的星期天那个艰苦奋斗的年代,生活物资毕竟比较匮乏,但是每次做饺子,调馅都很认真,仿佛能调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冬天以白菜馅、酸菜馅为主,夏天以应季菜做馅。当然,三鲜馅是四季优品。三鲜水饺有猪肉,虾仁、鸡肉粒,韭菜,盐,花椒,香油,熟清油等食材,悉心加工,便可成就一道丰美的佳肴;其特点是饺皮硬香爽滑,肉馅鲜嫩,韭香开胃。
每每饺子煮熟后,第一锅分送给街坊四邻。等我们分送完毕,爸爸妈妈也把第二锅煮熟了,于是就开吃,满院飘香。爸爸望着我们把肚子撑成蝈蝈状,打着三鲜饺子嗝,笑道:改馋了吧?接着吩咐我们把水喝好,招呼我妈道:“孩子妈,准备好了吗?咱们去北陵公园”!
北陵公园是沈阳市最大的公园,是大清王朝的第二位皇帝皇太极和他的皇后孝端文皇后的陵寝,公园里面有着参天的古松和碧波荡漾的湖水,每一座建筑都建造的十分威严,具有皇家气息。
从北市场到北陵公园大约有12华里,我儿时身体软弱,一走路就腿疼。结果,爸爸妈妈和三个哥哥,轮流背着我,一路上有说有笑。到了北陵公园,妈妈挖野菜,爸爸给我们讲起了《雷锋》《铁人王进喜》《草原英雄小姐妹》感动人心的故事……
↑作者尹玉峰系都市头条编辑委员会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