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幕后”英雄点赞
——记镜头后的摄影师
文/张喜魁
走进西北留村新时代文化大院,有十五个老照片展版,分别是“皮毛作坊,血色黎明,战备拉练,全民皆兵,艰苦创业,四清运动,出征水库,光荣参军,育德树人,振翅高飞,文艺宣传,岁月印证,时代变革,点滴回忆,乡村振兴”。这些照片沒有署名,也未知出自哪位摄影大师之手,照片非常的珍贵,给后人留下了最经典、朴实的一面,可歌可泣,耐人寻味,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方式去歌颂这些无名摄影师们……
旅游、采风,总少不了摄影和照相师傅们跟拍。他们身背重装,象背了个布话机一样,重重的压在身上,登山爬坡毫不示弱,跑在前面。相机价值少则几万,多达上十万,既沉重又贵重。伸缩镜头就像一杆长枪短炮,紧紧的盯着远方目标、目不转睛“咔嚓咔嚓”连续拍摄,留下了那最美好的瞬间,成了人生路上的永恒纪念。 红花配绿叶,好文配照片,照片是最有说服力的见证。我认为好文章一半是写作,一半是图片,不知道大家是否认同,反正我对摄影、照相师们非常佩服!他们个个都有一种顽强的精神和毅力!不拘小节,不计代价,不计得失,默默的追求着艺术人生。
不说别的,单说摄影师为了选择一个好的角度,追拍飞鸟走兽等动物,爬到最险要的地方拍摄,不顾严寒、不怕酷暑。这是我亲眼目睹,看到的真实场面,从此我对摄影师有了一种敬重,有了一种疼爱,担心他们的安危,牵挂他们的安全。
记得在2017年6月,地里的麦子到了收获季节,天气晴朗,阳光普照,金黄色麦浪在风的作用下,像大海一样波浪翻滚,一浪接着一浪,非常的美丽壮观。远处的小麦联合收割机在地里来回穿梭,像神龙一样不停地奔跑。那日我在地里值勤防火,看到一男一女不顾天气酷热,杂草磕绊,在地里面一水沟处,似蹲非蹲,拿着相机在拍摄麦田和机械收割的场景。当时我觉得好奇,又处于防火的责任,走到摄像师跟前,聊了几句话,提示注意防火安全。 师傅照完相说:“我认识你们西北留村任如臣,我们是同行,都热爱照相。今天没事了和家属出来转转,正好赶上收获小麦,随便照照留个纪念!”我说:“师傅正好您热爱照相又认识俺村任如臣,我们村有个景点“绿野仙踪”,景色不错,去里面看看吧!”师傅说:“可以。”到了那里,恰巧碰上市里夕阳红老年团队几位团员。师傅就给我和老年团队照了一张合影,本人还在薰衣草花丛中拍了一张单人照,留下了这美好的记忆。
最让我感动的就是任如臣摄影师了,西北留村多次活动拍照,只要有约没有推辞过。“知青回村,编写村志,文艺演出,书画活动展”等重大活动都参加,通过他拍下了无数珍贵的影像资料。任如臣的作品多次在省级刊物发表,获得奖项。摄影作品编录在邢台市老年大学辉煌二十年成果集里。他曾是一名军人,在部队时就喜欢摄影,是中国民俗摄影家协会会员,河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邢台市摄影家协会理事。退休后更热衷于摄影生活,是个难得的摄影人才,为民服务的热心人。 曾记得,有一年夏日酷暑难挨,但此时编写西北留村志刻不容缓,急需一些影像资料。俺村有一块村志纪念碑需要拍照,这块石碑在地面上不方便拍照,上午十一点多,正是太阳炙烤的时候,紫外线特别的强,地面热得烫手,别说照相了,就是在太阳底下站会儿热得都够呛。任如臣师傅七十多岁人了,却爬在水泥地上,对着石碑不停变换姿式,调整镜头,费了好大劲才拍完,又马不停蹄到其它地方拍照。当时我就感动的不得了,照个相下这么大的功夫,付这么大的代价,真是不象我们想象的这么容易,拉开镜头咔嚓就成了。他们都是专业玩家,光圈,焦距,闪曝光时间,点测光、权衡测光、中央重点测光等都需要技术参数,不象我们玩手机,随手拍这么简单。
听一位专业资深懂行的老师说,摄影即是技术又是艺术!最主要的是艺术。摄影专业一般都是设置在美术院校,像中央美院、西安美院都有摄影系,所以摄影更倾向于艺术!摄影有许多门类,新闻摄影,艺术摄影,风景人物各有千秋。要想学好摄影首先要懂化学色彩、有绘画知识。过去是技术,现在都是全自动功能主要是艺术。 摄影是一门学问,是一项技术,还得有一定的耐性,就像钓鱼一样需要耐心的等待,才能抓拍到更好的人、物动态。我一个同学给我说:“有个熟人在村南地里发现一只不多见的鸟,每天这个鸟都会到树丛土丘堆这里栖息!”这里有一大片油菜花环抱,可能是环境优美的缘故吧!这位摄影师每天清晨,早早的从市里驱车而来,为了拍这只鸟,让我关照一下。这就是照相师的追求,为了一只鸟不计代价,也要拍到最精彩的画面,展示给观众。他们背后的付出无人知晓,这些人精神可佳。
摄影师们把最美好的瞬间都留给了社会和他人,却没给自己留下多少照片,留下的只是个摄影时背影。就象理发师一样,给无数人理、剪、烫,可自己理发不一定那么方便,满意,得不到理想的发型。我翻开自我留存的相册和看到村委会大院老照片,一张张时代照片,感染着我的内心,没有署名也不知道谁拍的,不象文章,绘画,能写上作者的名字。摄影师他们那种敬业和执着,默默奉献的精神,给大家带来永远的快乐和记忆!
人生路上谁最苦?搬砖和泥、锄禾日当午!一张照片忆当年,摄影师傅来奉献。谨此用最诚恳感激的心,向所有幕后英雄摄影师们,道声谢谢!为你们点赞!历史的进程,文化艺术的发展你们有功,功德簿上会记下镜头后的摄影师们的功绩,你们都是好样的! 【作者简介】张喜魁,邢台市信都区李村镇西北留村原党总支书记,现任村务顾问。服务家乡,热爱家乡,对家乡有浓厚的感情,每每巡视这片热土,都能激发心中的那抹诗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