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王城广场游
作者:潘朝铎


在古都洛阳城东,杨湾坐上地铁一号线,穿过史家湾、塔湾、启明南路,就是夹马营站,夹马营可是宋太祖、太宗,赵匡胤、赵光义的出生地。在此你可以看到孔子入周问礼的纪念碑、看到老子故宅、看到洛阳八大景之一的铜驼暮雨景区,看到明朝太监黄锦捐资修建的大石桥、曹操检阅部队的九龙台......下一站是青年宫,它是明朝福王府的遗址,相传当年为修建福王府,所花费黄金白银仅次于北京的故宫。在这里可以直达网红打卡地洛邑古城、文峰塔、可以看到老城鼓楼、十字街小吃夜市......再往西就是丽景门,是金代洛阳城的西门,如今的网红打卡地,再往西就是应天门站,应天门是隋唐洛阳城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应天门、天堂、名堂、九州池都是来洛旅游必到之处。再往西就是周王城广场站。它位于西工区天子驾六博物馆前边,中央百货大楼的西邻,原洛阳市人民政府和西工游园旧址上,建起了一个大广场,取名周王城广场。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老洛阳人,是看着西工游园和市政府拆除广场建起来的.......
欲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
一部中国史,半部洛阳史。无论是远古时期伏羲氏,还是炎、黄二帝,还是后来的夏、商、周、汉、魏、晋、隋、唐........

华夏二十四史,先后有十三个朝代在洛阳东都,有大禹、武则天、杨光,曹丕,司马炎一百多位皇帝在此指点江山.......
走进周王城广场首先看到的是周公营造洛邑的巨型雕像。
周公姓姬名旦是西周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是古代洛阳的缔造者。他力佐武王伐纣灭商,铺成王摄政,东征平定管叔、祭叔,霍叔与武庚等的叛乱,制三礼图建周王城,营造了洛邑,奠定了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基础,他制礼作乐,封邦建国,不仅巩固了周朝的统一和稳定而且樹起了儒家哲学思想的大旗,后世尊为元圣。雕像为洛阳市人民政府投资建造,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著名雕塑艺术家钱绍武创作。
东周王城是春秋战国时期周王朝的都城,在中国古代都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周礼,考工记》关于王城“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的规划思想,以整齐的道路系统,按功能不同将王城划分为九个相等方块的正方形主体结构,当是受战国时期广泛流行的“洛书九宫图”深刻影响的产物。这是中国最早的都城规划学说。但是,根据目前的考古资料,尚未发现我国有哪一座都城是完全按照这种模式营建的。
东周王城的形制规模和城门数量,文献记载与考古发现的实际情况,存在看朋显的差异除“左祖有社,面朝后市”沿习古制外 多与考古发现不相符合,经考古勘探和发掘证实,王城的规模大体为“东西七里、南北八里”,结构为“内城外郭”、“坐西朝东,王官位于全城西南隅“的布局,四面各开一
宫城本为“方三里”的方形结构,到西周君作为都城时,收缩为一个较小的内城。郭城里建有宗庙社坛、周主童地、商业市场、手工业作坊、储粮仓窖以及贵族和平民的居住区域。
绕过雕像迈过一座小桥远远就看到高台上有一大酒杯状的器物,它叫何尊。
何尊是西周初年的珍贵青铜祭祀礼器。通高38.8厘米,回径28.8厘米,重14.6公斤。圆口棱方体,长颈,腹微鼓,高圈足。通体四道扉棱,腹足部饰高浮雕兽面纹。造型浑厚,工艺精美。1963年在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贾村出土,现藏于宝鸡青铜器博物院。1975年该器到北京展出去锈时,发现器内底部有铭文12行,122字、其中宅兹中国”句,是“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因而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因该尊的作者名叫“何”,故称为“何尊”。

仔细阅读何尊铭文解释与译文,何尊铭文关键词语解释:“佳”,同惟,发语词。“王”,周成王。“迁宅?,即迁都。“成周”,指西周
东都成周城。“武王”,周武王。“豐”,同礼。“福”祭名。人。“京室”,周王室的宗庙。“尔考公氏”,意为你们的父辈。“速”,王。“大邑商”,即商王朝。“廷”,读作诞,有恭敬之义。“天”,即天室。“宗小子”,周族的年轻同救,有服事之义。“文王”,周文,天帝。“或”同国:宅兹中国”,指把都城建在全国的中央地区。“醉”,通作义,有治理之义,“贝?,做贝。“惟丰五祀马,指周成王即位的第五年,即公元前1039年。
何尊铭文的大意是:周成王迁都成周时,还是望承武王祭天时的礼义,福察从天室开始。四月丙戌,成王在宗庙里造训周族的年轻人说:“过去你们的父辈能服事文王,文主接受了天命。武王战胜商王朝时,就虔诚地向上天报告说:三我要把都城建在国家的中央地区,从这里来治理民众。
鸟呼!你们年轻人,还缺乏知识。要学习你们先辈的样子,有功劳于天下,完成上天的使命,敬受拿祀吧,”成王的高尚品德,顺从上天的意志,教训我们这些不聪敏的人。成王诰训完毕,尝赐何货贝三十朋,何以此用来铸作庾公的祭器,以作纪念。这是成王五年发生的事。看罢大尊再向北看到一个大戏台般的台子,前边有一介绍,原来台上绘制的是圭表测影与二十四节气。
中国古代文明属于农业文明,中华先民为了准确掌握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创造了著名的二十四节气。这二十四个节气分别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这种节气按照地球围绕太阳的运行规律,将全年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变化和地面气候演变次序划分为二十四个时段,每个时段约为半个月,分置在十二个月里,从而形成了一种具有东方特色的历法节令。

天文学是一门观测科学。《周礼.地官.大司徒》载。以土圭之法测土深,正日景,以求地中。《周礼.春官.典瑞》说:“土圭以致四时日月。西周初年,周公“土圭测景”,以求“地中”的方法与观测日影变化来确定“冬至”、“夏至”具体时间的方法可为异曲同工。也就是说,周公的“土圭景”活动,不但求得“地中”找到营建西周成周城的最佳位置。而且还为二十四节气的测定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这就是古都洛阳成为二十四节气发祥和形成地域的根本原因。
二十四节气与西方的“儒略历”(即现行的公历)都属于太阳历,但是,二十四节气行形成的时间,比“儒略历”早300年,“儒略历”只测定出“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而没有“八节”和二十四节气的基本概念,这说明二十四节气比“儒略历”划分的更科学、更精细、更实用,所以具有更为重要的科学意义。
2016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将中国的二十四节气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品名录,这是值得高兴的大事。二千多年来,二十四节气为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促进作用,今后,这种科学、实用的历法节令,仍将发挥其重要的实用价值......
王城广场隔着中州路对面即是天子驾六博物馆。
博物馆展示的是周天子出行使用等级最高的六匹马拉的车辆。博物馆的原址是西工喷泉,城市建设考古发掘时,意外发现了天子驾六的实物,该项考古发现填补了空白,震惊了世界。为展示该项考古成果,依托车马坑建起了博物馆。
周王城广场游,更让我这洛阳人增加了对周朝的了解,对家乡的了解......
潘朝铎、笔名:小草。祖居中国洛阳孟津北邙脚下。法律工作者,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洛阳市司仪协会会员,孟津易学研究会会员,中国乡村作家。中华新文学联盟暨《青年文学家》杂志社理事,澳门《快小说报》编委,河南《东方今报》命名的“孝道使者”。曾就职于孟津县委政法委、孟津法院、洛阳电视台新闻部、洛阳市委政研室《领导参阅》编辑部,河南城乡经济报。作品散见于中国青年报、法制日报、经济日报、人民法院报,青年文学家、文学百花苑、小说快报、河南人民广播电台,大河报,河南法制报,河南农村报,老人春秋、中国散文网、学习强国等媒体。出版有诗歌散文集《北邙飞歌》,著有散文集《北邙浅吟》,中篇小说《隔离的日子》、长篇励志小说《龙山汉子》。

一次投稿将同时发布六大平台
凡发表于思归客文学的作品,将自动同步发布于腾讯新闻、腾讯快报、凤凰新闻、网易新闻、360图书馆、一点资讯等六大媒体平台,被多渠道传播。阅读量较高的文章还将发布于人气火爆的今日头条、百家号、搜狐新闻、简书。需转载原创文章的可申请授权(编辑微信:czj6904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