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头条]品赏贵州作家刘应举老师的佳作《晨间寄语188》「飘舞的剑」(4277辑)

晨间寄语
感谢现在的网络媒体,给我们开拓了更多的视野,让我们在这大千世界里,人在家中坐,能知天下事。
天下事,身前事,身后事,都是自己要做的事。有的做了心安理得,不留遗憾。人,平平常常的多,平常人过平常人的日子,没有那么多的惊天动地,平平常常地来,平平常常地去,平平常常几十百把年,不算奇迹,也是了不起。
看到视频上,有图题为“相守82年同一天驾鹤西去。老奶奶发现自己98岁的老伴去世,她把家里的鸡鸭狗喂了食,自己洗漱穿戴好后躺在老伴身边,几个小时后,便悄然随老伴而去”的画面,几多感慨,几多惆怅…。评论区有赞叹:“虽未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成同年同月同日去”,那真叫“老人一路走好,阿弥陀佛”也。
我们且不去探究两位老人“驾鹤西去”的细节,那位伙计也不用质询老奶奶如何躺到老伴身边的过程,如果深探,多少有些悲哀对吧!而此番描述,我以为符合人性的规律。我有位朋友,其父看起来好好的,但老人家那段时间,自己去把相照了放大,做了“寿衣”,还把“身后”的很多事都做了,然后分别把照片放到了朋友和他的弟弟家,带着“寿衣”和一干什物,回到了乡下老家,那段日子不长,老人家走了!似乎走得轻松自如,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控中,不仅让人肃然起敬,也让人留下多多敬重与难免的遗憾!

人在冥冥之中,既有自己的感知,也有所谓的定数,大限将至,谁也留不住。条件好,想长寿的多了去了,但是老天不容。都留住了,这个世界也无法呆了。我对友人说,我感知,如果我哪天一觉不醒,那真是别样的幸福!我真这样想。
去年我到殡仪馆送一位战友,他弟弟对我说,临走,他身上的褥疮已经溃烂很深,而且长达半年多,我心里真有诸多的不忍,可我又能如何?有些话是有忌讳的,熟悉的人里,有自己了结的,我以为那是一种勇气!所谓生不如死,苟且偷生,实在难活,对吧!
有些事不做也罢,免去了遗笑四方。尤其不做坏事,不做缺德事。不同人群,拣不同的内容,找适合自己的,看到的,想到的,随意写来,又当回作业,谢谢!
新的一天,早安!
2023.9.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