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题诗】城乡的诗人们
【活动时间】2023年9月14日
【主持人】孙永霞
李树长青,彭珍海,木子石,樊更喜,乔安娜,马连山,郑梅玲,王振海,书剑斋主,李英发,唐朝小雨,魏风仙,邢剑君,芳华正韶,陈立立 ,小波,凌子,枯藤小草,周雪平,文龍,兰庆宣,小陈,石玉萱,钟永星,冯鹰,汗牛,王春波,马文斐,郜慧琴,听韵,康雪,刘海平,清猗,西梅铃铂,王敬德,陈晔,张建刚,桃花渊。

城乡的诗人们
文/李树长青
不管是路边的无名小草
还是脚手架上摇晃的蜘蛛
边认命边与风雨抗争
从东方发白到日落西山
一朝入梦便不能自拔
满眼都是生长诗歌的意象
让修辞的巧妙堆砌出呓语
连小鸟也感到眩晕迷惑
再也激不起江河情感澎湃
水边孔雀只好顾影自怜
呆呆望着霞光中金色塔顶
误入曲径深处狭窄的死胡同
虚幻中有茶有竹有梅
感觉诗神在耳边泄露天机
一群蜻蜓还在点水
总想在平静中弄出爱的波纹
城乡的诗人们
文/彭珍海
时光铺展美丽的画卷
现代气息与原生态和谐交织
辽阔的原野鸟语花香
晚霞妆点后的都市灯火璀璨
看不到炊烟的城市
繁茂的林荫喧嚣起鸟雀的啼鸣
公园和绿地迎来了市民的笑脸
山林里葱茏的草木在城市到处可见
民心河纵横交汇
滹沱水环绕出一条舞动的飘带
城乡分隔线早已消失
高楼大厦与苍松翠柏融为一体
城乡的诗人们目光炯炯
把彩霞和花朵种植在时光的田垄
坐地铁上班,上天路观光
城市的节奏挑战着写诗的速度
翻天覆地的变化目不暇接
诗笺里流淌着城乡多年的变迁
老旧的记忆渐渐遥远
中国梦的步伐越走越欢
城乡建设蒸蒸日上
眼前是全新的灿烂画卷
城乡的诗人们斗志昂扬
继续谱写新时代发展的绚丽诗章
城乡的诗人们
文/木子石
羊肚手巾下岗了,纸巾有点鸠占鹊巢
乡下人洗了洗,脚上的泥土味
摇身一变,成了城里人
举着文化人的灯笼,把肚里的文字升温
连敲几下,回车、回车、再回车
便蹭上了李白的酒桌
人家、名家、大家,一家更比一家强,写诗人中的蓝翔
小径、捷径、幽径、是路就能直通罗马,大腿的直径就是诗路
写的比看的多,愁坏了唐宋的编辑
曾经亩产万斤的小麦,高产卫星
争先恐后,放了一个又一个
更有不甘示弱的,油门没点,早已诗流成河
一首二首,几万首,点击率超不过呵呵
我们都是种地的,知道洛阳纸贵
即使是荒地,也电费也要钱的
墨钱都不是事儿,咱城里人不用纸
我也躲在城市,一个无人的角落
艰难地敲着回车键,惜字如金
混在写诗人群里,只为记录着
柴米油盐以外的生活
城乡的诗人
文/樊更喜
一个城市来的诗人
俯视着一大片麦地
歌咏着绮丽壮美的韭菜
希望夫人头戴韭菜花
自己在韭菜王国里落草为寇
一个农村来的诗人
仰望着高楼大厦
歌咏着种了乡间花草的阳台
希望跳上阳台占山为王
享受花草在城市的风光
往返于城乡的燕子
无暇去纠正诗人说辞
它忙着传递春秋繁华消息
让离家出走的灵魂
看见生活礁石上溅飞的浪花
城乡的诗人们
文/乔安娜
诗人们从乡间的萤火虫
写到城市的霓裳
带着不同的光照耀着
不一样城乡
写过狗尾草的不屈不挠
述说着城市里芙蓉花的傲娇
从春天到冬天
穿越四季写够了花花草草
寄语过乡间的羊肠小道
描述过城里的钢筋水泥立交
乡间人烟稀少
城市实在是喧嚣
没有谁对谁错
没有比较 哪里有好的诗歌
城乡的诗人们啊
在AA诗群里AA诗歌逍遥提高
城乡的诗人们
文/马连山
笔蘸绿色 把田园涂抹
让每一棵禾苗 生机勃勃
笔蘸七彩 把每一个花朵
绘成五颜六色 多姿婀娜
愿笔下流淌出文字
汇成一首一首诗歌
那些长短的句子
随着日月的光照
风雨的洗礼
穿过农村的街道
携带农家的炊烟
飘逸在乡间小路上
吸吮着田禾的清香
走进繁华的闹市区
高楼大厦挤窄了十字楼口
高架云中穿透了城市的心脏
车水马龙像一条响尾蛇
红绿灯遏制着轮子的狂奔
快节奏的人群蜂拥而至
在高峰时刻汇聚成特有的风景
于是 所有的遇见
都归纳进顿挫的断章里
用平仄苞笼万象
在舒缓的语气中
抒发真实的情感
施展才华做最好的自己
城乡的诗人们
文/郑梅玲
写过许多飞翔的梦,远方的情
躲不过的,依然是炊烟中袅娜的乡愁
城市的烟火气,比乡村少了泥土的香味
想念故乡的时候,城里的诗人喜欢结伴采风
村庄的旧物件,与清晨的鸟鸣
一样的古老,一样的新奇
春草,夏花,秋月,冬雪
被乡村的诗人,吟了又吟
那些被城乡诗人采撷的
花草树木,山川河流,蓝天白云
如此相似,又如此不同
播种的每一行诗,都在岁月中扎根
城乡的诗人们
文/王振海
好多城里的诗人,都是从乡下来的
而好多乡下的诗人,则是从城里返回的
城里的土著诗人们,渴望着到乡下
乡下的土著诗人们,企盼着到城里
他们,都醉心于分了行的文字
醉心于日月山川、花草虫鱼这一类,与柴米油盐不太相干的事儿
所以,他们常常被妻子或者老公称作气迷
在酒桌上,也常常被朋友们调侃成另类
一些成功的诗人,有了自己的经纪人
一些出了名的诗人,有了自己的山头和阵地
只有那些还没入道的,像虾米一样从一个群蹦进另一个群
跟人说话时,总是先把眼镜向上推一推,然后大声说:我是诗人
城乡的诗人们
文/书剑斋主
那个时候
熟络的蚊子
围着体香盘旋却不下嘴
它们从小河对岸的柿子树下飞过来
现在同样的地方
从不嗡嗡知会
也不发微信打个招呼
胳膊便落满一行血红的疙瘩
难道蚊子已不再是从前的蚊子
那个稳准狠哪
从心里感受到蚊子是真热情
诗人们不得不认定
这是他们写下的第一行诗
城乡的诗人们
文/李英发
你不让我,我不让你
美好的诗句们
都开满了花儿赶趟
有的像巨星一样璀璨
有的像小雨一样清凉
有的像绝句那样短小
有的像宋词那般芬芳
那些诗句们
来自一个共同的苗圃
AA诗歌群
那些城乡的诗人们
有着一个相似的名字
——诗家庄
城乡的诗人们
文/唐朝小雨
都喜欢写一首诗
把你的家人,乡亲和村子搬进去
都会有一个村口
依依不舍送走你,又眼巴巴地等侯你
任谁也不能把你的根拔去
任谁也不能把你的魂叫走
除了这里,还有什么地方
可以让你闭着眼睛也能走回去
城乡的诗人们
文/魏风仙
昨日去超市
白面一袋比前段时间涨了10元
鸡蛋涨到6元一斤了
听说城里还要贵一点
街头巷尾人们都在谈论这个话题
有一种无奈和无助
前段时间因为核废水污染
食用盐紧张了一阵子
人们就有些慌乱和愤恨
算什么东西呀
城乡的诗人们
把这些生活的柴米油盐写进诗里
写进去一种悲悯和忧虑
写进去一种愤怒和反抗
其实他们都有一颗柔软的心
不仅仅是为了风景
更重要的是为了苍生
城乡的诗人们
文/邢剑君
写一首诗反复构思
是诗人们的共同个性
就像农民
种地后,常常背手往返
看自己播的种子是否匀称
能否发芽
就像工匠
在砌墙后,常常打量
墙是否正,缝是否直
不管城市诗人
还是农民诗人
写诗,都像对待爱人
一样认真
我们写诗,又精心打磨
仿佛上辈子
我们对诗歌
欠下了什么
城乡的诗人们
文/芳华正韶
这是一群以笔当镢头的人
他们把一粒粒字
反复种进去又掘出来
直到发出抑扬顿挫的芽
开成五颜六色的花
结出平平仄仄的果
飘出沁人心脾的韵
他们是苗圃里的
诗仙诗鬼诗圣诗神
不仅优雅地品茶赋诗琴棋书画
还粗鲁地喝酒划拳骂人打架
不仅会酿威士忌
还会酿杏花村
他们也是酒仙酒鬼酒圣酒神
他们是活得最真最傻也最洒脱的凡人
在诗人的世界
没有什么白雪阳春
也无所谓下里巴人
我喜欢
巨星的璀璨,小雨的温顺
胜利的佛善,更喜的真纯
英发的精练,剑君的初心
古月的情怀,建刚的勤奋……
也喜欢城市白玉兰女人的清香
更喜欢农村石头缝里玉仙草的芳心
尤其带着泥土味的那个张二棍
蚊子也罢,蜜蜂也罢
都“嗡嗡嗡”地发出了一个声音
谁叫我们是处在同一频率
痴情于诗的那群人
城乡的诗人们
文/陈立立
在炊烟里
在柳桥畔
在小风微凉的地头
撂下饭碗的街头
谈天说地和海阔天空
都神采飞扬
赵树理笔下的故事也意味悠长
在悠扬的音乐里
泰戈尔
夜莺与玫瑰
也在明亮的灯光下
遐思翩翩
更有徐志摩
在康桥的来去
一切
融合一起时
花开百朵
百鸟鸣齐
在酝酿升华中
诗意又诗意
城乡的诗人们
文/小波
乡下的诗人,曾经留恋城里的风景
春去冬来,走在季节的池城
谱写一阕生命的期待与眷恋
四季人生,笑对生活便是贮藏永恒
城里的诗人,既然你也热爱乡村田园
莫须等待,去乡下畅游一番
岁月静好,既然你也沉醉思乡
那就牵出点滴梦想,描绘一片希望
秋天的暖词,直抵我骨骼深处
离愁的情绪零落于光阴里
只要生活充满正能量
那些雨花露珠,都会开在丰润的文字里
时光如初,追逐风景里的驿站
抬头看天,都有一丝蔚蓝
追梦的人总想驰骋远方
且听风吟,诗意深邃在每个角落
城乡的诗人们
文/凌子
诗人没有界限
不管城市还是农村
只要有一个共同的诗眼
就有志同道合的诗篇
城市的诗人下到农村
田野里的一切都成为他的诗篇
春天的小草野花
带着露珠新鲜,爱的情愫
空气又是那么清冽透心
他爱上了大自然
恨不得把贪婪尽收诗卷
乡下人到了城里
乍然感到有点不习惯
他跟不上城里紧张节奏
住到楼房像进了囚笼
哪有村里的平房小院舒坦
公园里的景致
比不上原野里的庄稼中看
既然是诗人,总要吃饭
在不自然的新鲜感里
一样能琢磨到诗眼
城乡的诗人,有着同样的新鲜感
他们的共同特点
一样的热爱大自然
他们的诗心放飞在城乡间
城乡的诗人们
文/枯藤小草
用最虔诚的姿态
忙碌在厨房 一日三餐
亲力亲为
拖地 洗衣 洒扫
门庭
院子里种满花
花草草
怦然心动的刹那
便是对生活全部的满足
手执烟火以谋生
见缝插针地读诗 写诗
文字通幽处
是一个人的清欢
与灵魂交谈
不思虑
这繁忙的生命值不值
一个被有诗人称谓的农家煮妇
面容温顺 平和
一点也看不出
装满人间的烟火
城乡的诗人们
文/周雪平
大山里的诗人走进了城市
一串文字拉开了序幕
离开朝夕相处的黄土地
卷起青涩的时光
为梦插上翅膀
城市里的诗人下了乡
背包里裹满了玲珑的句子
清纯的乡韵引来墨香
染遍乡野
用脚丈量的岁月绵延细长
用文字吐露的时光
顺意吉祥
城乡的诗人们
带动着一股力量
美好的朝向
激励着我们
风儿吹过
心田蕴藏着灵感
许多年来的爱好触碰到学识
诗歌提升了高度
用一段段文字编辑着生活
凝结成花期
散发一季一季的花香
城乡的诗人们
文/文龍
我在山的这头
你在水的那头
日夜相思不相见
梦却记在心头
我在僻壤的树下
你在喧闹的路口
竹笛和车笛
打开了和鸣的歌喉
我在晚霞下遥望
你在高楼上忧愁
片片彩云飞过
有一片心的寄语
捎去我深深的问候
我采一束野花
你献壶珍藏老酒
唤燃所有的朋友
在向往的地方
放飞醉美爱的追求
哪有什么你我
哪有界的隔忧
共同的家园山清水秀
任由浪漫的诗笔
尽情享受韵的风流
城乡的诗人们
文/兰庆宣
捉几句韵脚,添几句白话
搬砌文字,自得其乐
自认为是一个小小的爱好
或把长短不一的话语
垒成一段段,行走的文字
记录生活,填满岁月的天平
不管你住在都市高楼
还是住在农家篱笆院
共同的爱好,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一样的清风明月
织梦一样的晨曦暮落
心香里飘出歌声
墨玉里开出花朵
城乡的诗人们
文/小陈
诗人们 走到一起真不容易
有带着棱角的 像楼宇
有柔和的 像棉花的脾气
都在播种诗句呢
和庄稼人播种庄稼一样
在城里遇见的诗人
没有什么特别的不同
我住在城里
写不出诗的时候
就回乡下转转
看见耕地
我就听见诗句在心里开花
城乡的诗人们
文/石玉萱
一片花海
十里绿林装点一座城
一座城千万人把这里巧夺天工
茫茫人海
我们跨过山河大海
从乡村走向城市于千万人之中
把墨香融入生活
城乡的人们
将一些不规则的方块字
垒成诗歌
灵魂如河水般清澈
心城如天空般寥廓
城乡的诗人们
文/钟永星
一
乡下诗人喜欢在裸露的
田地里看黄昏 喜欢
欣赏被风吹落的一一片片叶
看见他们的诗也藏着
泥土的根脉和草的温馨
二
城里的诗人喜欢在乡下
寻找一种根 他们喜欢
在郊外呼吸流畅的空气
在独守中垂钓他们笔下的
乡愁和阔别 在空旷里
寻找豁达 开阔 在诗中
种下他们的豪放 质朴的光芒
城乡的诗人们
文/冯鹰
我羡慕
谷穗中蕴藏的诗意
被乡间的诗人捕捉
我羡慕
霓虹灯下的蟋蟀
被都市的诗人感慨
我要羡慕的太多
不论城乡
诗人的眼中里总能看到
独特的一面
而我
一棵本属于乡间的小草
却在都市的砖缝里挣扎
看到或者想到的只剩下
几颗沙粒,一搓阳光
以及自己摇晃的影
城乡的诗人们
文/汗牛
当年,乡村里的几行小诗
总想长上翅膀,飞向城市
去看高楼大厦,车水马龙
逛一逛街摊上,拥挤的夜市
后来诗语中,突然飞出了
脚手架上的农民工
月光下,撕破嗓子的呐喊声
终于震醒了城里棚户区的夜梦
乡村变了,汗水湿了风景
农民笑了,笑语唱成诗声
从城里飞来一张张笑脸
小河水清悠悠,大锅菜香喷喷
城里人总想住在农户家
乡里人又从城里返回乡下
最美的酒,故乡山泉
最美的诗,乡野山花
城乡的诗人们
文/王春波
你在城市用笔写诗
他在乡村用锄头写诗
你写出了乡村的田园风光
他写出了对城市的向往
你来到了乡下
像吃了一顿大餐
他没去过城市
把幻想当成了希望
当你的诗发表在诗刊上
他的诗被老婆丢进了灶堂
城乡的诗人
文/马文斐
乡村的诗人走进城市
裤腿的泥巴落了一地
柏油马路烫疼了脚底板
诗行就成了歪歪扭扭的状态
城市的诗人走进乡村
皮鞋在庄稼地拔不出来
麦芒刺痛了他们的皮肤
诗韵别别扭扭不那么畅快
城乡诗人互换心得
发出了一样的感慨
城乡诗人角色互换
城乡诗人角色相融
那些美丽的诗句
像清泉一样涌了出来
城乡的诗人们
文/郜慧琴
诗人的标签真便宜
乡村的地摊上就可以批发
真是便宜
城里的在淘宝下单
竟然还能砍价
真是方便
喜欢戴上胸牌儿
咿咿呀呀地诵读
一句话,分它三行就是诗
待见自己装,自己粉饰
许多人都有这爱好
真是不分地域,不分年纪
城乡的诗人们
文/听韵
高楼大厦给了城市一个美丽的定位
车流,人海和阑珊灯火交织,雍容华贵
只是,纸笺墨痕留白处遗憾太多
山花,野草,溪水
峰秀,云朵,霞色
春天总是最先到达田野,绿茵丛丛
抒情诗沉缅于陶醉
几声“啊”的欢呼惊飞了枝上的鸟鸣
城市的诗人啊,乡下的诗人
本来没有分类,区别
却在一个又一个互相演绎着传说
那些笔名,网名无论怎样打扮
都很难去掉方言的味道
城乡的诗人们
文/康雪
你来自城市
他来自乡村
为了一个共同的爱好
走进一个大家庭
翻阅词典,垒成诗行
在灵魂深处,记录人生
描述生活
北辰播下,诗行葱绿
一片的种子
小雨飘洒在田间滋润土壤
拐角处的回眸慧眼灵透
草莓树硕果熟透飘香
无论城市还是乡村
来自四面八方
汇集到一个大家庭
跟随唐宋元的脚步
驰骋在
一一诗的远方
城乡的诗人们
文/刘海平(高山)
城乡的诗人们
是个特殊群体
地域不同各具特色
他们热爱生活、淡泊名利
像一年四季中的花朵
虽默默无闻
却给人们带来喜悦和欢乐
雄鸡一唱天下白
喜鹊登枝梅花开
春耕秋收农民忙
辛苦汗水奉献爱
空气清新人悠然
青山绿水绕村外
这些他们最清楚
因为乡村就是他们的家园
繁华的都市,迷人的霓虹
高楼林立,车水马龙
川流不息的人群
万家灯火灿若群星
又是不一样的风景
唯有细心的诗人们才能
体会出其中的美与柔情
因为爱诗,所以不分城乡
有人的地方就有诗的芬芳
城乡的诗人们
文/清猗
我说的城
是小时候站在太行山上
眺望的石家庄
我说的乡
是太行滹沱结合处的乡恋
诗人们——是这个群里
深耕思想燕赵中山的后人
他(她)们的“试验田”
有稻菽和小麦一样的文字
有太阳底下青铜器皿的悲慷
说话都带着“梆子”腔
这群人,将山石背上行囊
让城市滚动 诗行
城乡的诗人们
文/西鋂铃铂
舞文弄墨的树枝上
挂着倒悬的鸟鸣
跳着写的诗句填着山河湖田
南来北往的吆喝声
此起彼伏,连绵不绝
抑扬顿挫的大丰收
我也站上去,取一筷子
聊以自慰
王敬德:
城乡的诗人们
文/王敬德
城乡的诗人们
集中在一起
面对秋天
同写一首诗
爽爽的秋凤
吹蓝了苍穹的天
白云飘逸
如丝似棉
风云变幻
组成一部秋天的画卷
看苍穹
这等美景
谁人不喜欢
城乡的诗人们
都用诗文赞美秋天
城乡的诗人们
一同走进秋山
看看看
树叶渐渐染黄了山
赏赏赏
赏山色渐变
黄的是菊花
黄的靓丽鲜艳
红的是月季
花开时用粉红化妆着脸
城乡的诗人们
个个奋笔
妙笔生花赞秋山
城乡的诗人们
共同走进公园
同赋一首诗
赞美秋日的公园
地上的桂花
黄如珠子洒地
看花了诗人们的眼
枝头的桂花
绽放花蕊点点
香气阵阵
让城乡的诗人们
都陶醉在秋日的公园
城乡的诗人们
来到了田园
北瓜细腰瘦长
南瓜一身肥胖
玉米成就了丰收
谷穗沉甸甸
土豆堆成了山
高粱用露霜涂红了脸
城乡的诗人们
着得开了眼
纷纷用惊喜的笔
描绘着丰收的秋天
城乡的诗人
文/陈晔
打工诗人王永从定州老家到石家庄西山顶
从西山到雄安
多像水泊梁山的一条好汉
他拎一把盖楼的大锤
每抡一次,月亮割一把韭菜
大楼就像韭菜冒出来
在城里的,都有一个乡下老家
都有热巴巴的父老乡亲
写阳春白雪,也爱方言和窑洞
不光王永,还有山西教书的阿勇
在新乐市曹家庄潜伏的农民诗人白庆国
诗人们让日子微甜,刺痛,麻烦,也如坐针毡
夜色中绞尽脑汁的诗人们
多像一粒粒团结的石榴籽
我们
就是用诗的石榴籽热爱祖国
城乡的诗人们
文/张建刚
如果我像一只老鹰
站在城乡结合部的秋枝上扇动双翅
最好能刮起一股诗潮的浪涌
左翅扇来乡土派
右翅扇来城市派
来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我只是一个打工者
我只审视,我只倾听
偶尔瞄一眼烟柳中的村庄
和都市雾濛濛的天空
如一只拴着乡愁的风筝
怀念儿时的春二月风
城乡的诗人们
文/桃花渊
这么多年
你一直很无奈
口粮和钱袋,始终干瘪如柴
有些风华,只是风华
与奔波在呼吸之间的
一个又一个你
毫无关系
从不敢提说“诗人”二字
只想在月色如梦的夜里
背上家人,乡亲和村庄
去寻摸一池星迹
只想在钢筋水泥的田园
沿着梦中田埂往返
看看种子是否领会
血脉旨意
生活从没有被谁垄断
静心打磨每一缕光阴
亦不是谁的特权
不管城市
还是乡村
抬头见明月
皆有人低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