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战士的成长记
文/王金桩
杨刚现年六十有五,可算是位老人了。但从他的举止言谈方面看,他却不像是老年人似的,这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杨刚身材魁梧,一米八O的大个子,国字形脸,黑里泛黄的肤色,浓眉大眼,灰黑错杂的眉毛之上,宽阔额头上分布着三道深深的皱纹,刻画着此人一生的沧桑。他双眼皮,大眼睛炯炯有神,走起路来,一路小跑,呼呼生风,他听力极好,嗓门响亮,说话语速极快,像放排子炮似的。他思维灵活,反应敏捷,尚武精神极胜,爱舞枪弄棒,习练各式拳法,太极拳打得出神入话,格斗擒拿动作迅速灵活。他整个人的形象不像是六十五岁的老人,从他的举手抬脚,说话神态判断,杨刚倒像是四十来岁的中年汉子。
不过,好汉不提当年勇,即就是杨刚有巨神般的通天功夫,但他的确已是一位甲子轮回还要加五个年头的人了。但是,不说杨刚的当年事还真绕不过去,因为杨刚确实是一个阅历丰富,人生精彩故事很多之人。
杨刚小时候在周至农村跟着奶奶长大的。他兄弟排行老二,读书不多,爬树,凫水,掏老鸹窝,小偷小摸是他的强项。倘若与他提起读书的事来,只见他愁眉苦脸,讨厌至极的模样。为了念书,杨刚没少挨婆婆和老师训,没少挨父亲竹片的抽打。
父母亲长期在东北某城市工作,由于孩子多,父母亲只得把淘气的杨刚放在老家由爷爷奶奶管教。爷爷在杨刚三岁时去世,抚育他的大事便全落在年逾花甲的奶奶一人身上。奶奶对他溺爱多于管教,有爱无力。父亲对他爱莫能教,因为父亲是老党员老军干,家与国二者不能兼顾,即忠孝难以两全啊!父亲只有在回家探亲时百忙中抽空严厉教育他一下,只是杯水车薪,收效甚微呀。一次,父亲回家来见杨刚调皮捣蛋,顽固不化的样子,真是又气又急,恨铁不成钢。父亲高举竹板子,轻轻打在小杨刚白嫩的屁股蛋子上。杨刚望着父亲无奈的样子,还笑嘻嘻说道:打吧,赶快打吧,打毕了我还要看电影去哩!气得父亲哭笑不得。
十七岁那年,是杨刚人生的转折点。
在农村求学无望的他,十七岁那年,时值文化大革命,到处搞运动,红旗猎猎,锣鼓喧天,各地大鸣大放大字报,时局动荡不安,父母十分担心杨刚误入人生岐途。有一天,父亲电告杨刚速来北京,有要事相商。
告别老家,辞别奶奶,杨刚坐着火车,一路怀着好奇看山望水的,匆匆来到首都北京。父母亲决定让他参军入伍,保效祖国。
当时,中苏交恶,苏军在我国北方边界陈兵百万,虎视眈眈,中苏之战乌云密布,战争有一触即发之势。年轻的杨刚,义无返顾,怀着打仗的好奇心理,步入兵营,接受军队生活的洗礼。
杨刚被军部招收后,穿上绿色军装,坐着绿皮火车,一路来到内蒙边防某部服兵役。
杨刚先后当过勤务兵,通迅兵,特种兵,伞兵等。经过兵营近乎实战的训练,他终于成为一名合格的战士。这期间的确有耐人寻味的精彩故事。
时至今日和平年代,每当杨刚提起当兵的那七年的故事来,他口若悬河,不无夸张,把这段经历描述的绘声绘色,引人入胜。
刚入部队两个月,是魔鬼般的集中强训。平日目无纪律观念,自由涣散习以为常的杨刚,苦不堪言,处处被动,处处挨站,处处丢脸。
晨号吹响,起床集训,三分钟到场。三分钟之内战士们必须迅速完成穿衣,叠被,濑洗,整装,下楼,出操,列队的一系列连惯动作,必须做到干练,利落,无误,准时。杨刚常常丑态百出,惹得大家想大笑却憋着不能笑。他不是鞋穿反了,就是纽扣错位了,要么提着裤子不见皮带了,回回都是杨刚不过关。有时半夜集训,二三点睡觉正香,集合号突然吹响,战士黑暗中起床,提枪,集合,必须迅速无误到场。杨刚不是找不到裤子就是摸不到枪,常常挨连长的训斥。但是,争胜好强的杨刚,经过不屈顽强训练后,最终还是通过了各项训练科目。百炼方成钢么,无以规矩,怎能成方圆么。从委屈,羞愧,难过,哭泣,到不屈,坚强,拼搏,胜利,如人生路途上的脚窝,杨刚一一经过,终于成长为一名钢铁战士。
强训时,十公里强跑,搞得他精疲力竭,几欲哭泣,几预逃兵,他曾反悔当兵,几乎骂娘。但杨刚终于还是咬牙挺了过来。后来,长途拉练,跑步训练,杨刚再也不会上气不接下气,再也没拖过部队的后腿了。
翻两米高的木墙,越两米深的方坑,杨刚应对自如。单杠,跳马,不在话下。射击,投弹,成绩优秀,得到领导点赞。
强训后,杨刚来到内蒙边防某哨所服役。
茫茫戈壁滩,广阔的草原,处处留下杨刚的足迹。他作为部队的通讯兵,常常骑马送信件,纵马扬鞭,只身穿越茫茫戈壁。他曾经迷过路,但凭靠顽强毅力,杨刚勇闯难关,最后回到连队。有一年的冬季,某一天杨刚骑马送信,路过一片无边的荒原时,路遇两只野狼追击。或许,两只狼真的饿急了,两狼疯狂地追赶着骑马的杨刚,穷追不舍,久久不肯离去。两狼凶狠地轮番追咬着马匹,枣红马躲闪着,不时用后腿蹄向饿狼,这可把杨刚吓坏了。杨刚从背后抽出长枪,连连向空中开枪,才让两只狼落荒而逃。这次荒野路遇恶狼,虽然有惊无险,事后回想,的确让杨刚心有余悸呀!
一次一次惊险,曲折离奇的经历,磨练了杨刚的意志,增长了他的见识,增强了他战胜困难的决心。
作为通信兵,架线,发报,背密码,使杨刚学到了许多有用的知识,通过经常翻字典,或请教战友,他也学会了读书,看报,写文章的细活儿。百炼成钢,越磨越亮,杨刚长大了,沉稳得多了。
后来,在边防线上,杨刚成为一名边防巡逻兵。一次巡逻时,他们遭遇越界之敌,双方遭遇对射,子弹在身旁嗖嗖作响,枪声震耳。看着面前一大群来犯之敌,荷枪实弹,借着稀疏树木作掩护疯狂射击。起初,杨刚看对方人多势众,曾吓得腿软过,临阵胆怯,胆颤心惊的。但在连长沉着机智的指挥下,解放军战斗气势非凡,马上压制住了对方的火力,对面那群人纷纷举枪跪地投降。在收缴他们的枪支弹药后,杨刚再也不惧怕打仗了。接着,他随连队人马押送这伙人回到部队。经审讯得知这伙士兵是迷途的外蒙边防兵以后,杨刚随大队人马押送这伙兵士返回到蒙古国。
经过这次枪林弹雨锻炼,杨刚阅历更加丰富,再次听到枪响后,他便能沉着面对,不惊不慌。
再后来,部队招收杨刚到特种兵部训练。先是训练格斗擒拿,接着学习各种车辆驾驶技术。杨刚身手敏捷,学习进步很快,得到连长的赏识。
最惊险刺激的训练项目应该算跳伞吧。
战土们备战备练,白天跳,夜间也跳。白天跳还可以,深夜跳伞,如临深渊,十分恐怖。
清晨,杨刚与他的战友们整装列队登上训练的飞机,随着飞机机器的轰鸣声,战士们乘坐的飞机霎间已置身于10千米的高空。舱外,一会儿白云如海,如烟如雾,一会儿晴空万里。鸟瞰辽阔大地,田畴如畸,屋舍如匣,河流如曲折的白线。空中俯瞰,视野开阔,真稀奇。战士们唱着军歌,瞭望着窗外的景色,心情愉悦。当飞机到达预定目的地上空时,气氛立刻便紧张了起来。指挥员命令大家作好跳伞前准备工作,并重点强调空中张伞动作要领,务必万无一失。接着,指挥员下达开舱跳伞命令后,战士们排队依次跳了下去。轮到杨刚时,他紧张得要死,双股打颤,心慌意乱,如临大难。指挥员让他抓牢开伞索,猛的一推,把杨刚送出机舱,杨刚哭爹喊娘,坠了下去。随着伞包打开,杨刚徐徐下落,望着眼前奇特的景色,他的心情才缓缓平静了下来。第一次空中跳伞,犹如经历一场生命的告别仪式,惊险,恐怖,刺激。随着接二连三次跳伞后,便不再害怕了,以后越跳越胆大,越跳越熟练,杨刚最后锻炼成为一名合格的伞兵。无论白天还是黑夜,他都能熟练作业,深受连长喜爱。
七年军旅生涯,把杨刚锤练成一名勇敢的解放军战士。社会是一所大学,军队无疑是一所培育人的好大学。杨刚虽然在农村读书少,少不省事,步入军营后,他百炼成钢,最终成为一名合格的钢铁战士。
复员以后,杨刚被分配到某厂上班。后来工厂倒闭破产后,杨刚随下岗潮,回归社会。在社会上努力拼搏,南下广东打过工,去新疆包地种过棉花,后随妻子落户东北哈尔滨开办过百货公司。失意过,成功过,失败过,被人欺骗过,身心在生活的坎坎坷坷里备受煎熬。但无论日月怎么轮换,不管生活如何沉浮,杨刚能做到成败不惧,笑面人生。杨刚永远以一名战士的拼搏精神为支柱,永立生活长河之潮头,永不言败,奋发有为。
由杨刚的经历,让我联想到了自己,联想到了社会上的每一位为生活而奋斗着的人们。我们不正像杨刚一样么?我们都是兵,都是生活战斗中永不言败的一个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