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晨,新鲜的空气吸入肺腑,倍感爽朗,昨儿留存肚里的酒气,已经荡然无存。晨风阵阵吹拂,不禁脑海中又浮现出初遇见的马教授。
昨儿应邀参加一活动,非常惊喜地见到了马教授。马教授早就退休了,他出生在扬州,成长在扬州,是个标标准准的扬州城里人。然而,大学毕业后他却来到了我们淮安工作,从事教育,一干就是一辈子,把他乡当故乡一样热爱。
马教授如今已经79岁,精神矍铄,仍然为淮安这片土地发挥着余热,无偿地贴心辅导学生。
马教授,叫马家华,是淮阴师院的数学教授。我是在我们淮安网刊上读到他的感人事迹,昨儿却是我第一次目睹了他的容颜。
跃入眼帘的是熠熠生辉的一头银发,略带着弯曲,遍布在头上。白发下面是宽阔的前额,五官端正,下巴圆润,勾勒出一尊国字脸型;鼻梁直挺,面颊饱满,给人一种富态的感觉。再有那慈眉善目,外架着的眼镜,咋看都是一位儒雅之人。
“六月的上旬,过去,结束了高考;六月的中旬,过去,结束了中考。考试肯定有前五名,皆大喜欢;考试肯定也有后五名,考了400分、300分的,这些落后的学生怎么办?”
落后的学生,怎么办的忧虑,是我听到马教授讲话的开头。
早已退休的老人,无官无权,但他确确实实仍在忧虑着教育之本源?
马教授给我们讲: 他小时候,也是个调皮捣蛋的孩子,学习不怎么用心,惹事一个顶二。就在端午节的前一天,在学校里还把一个同学的头打破了,血流出害怕人的。从小就爱无事生非。
一学期过去,一学期又来,小学都要毕业了,小时候的马教授还没戴上红领中,没成为少年队员。政治面貌,什么都不是,一个大鸭蛋。后来在中学里,想加入团组织,可人家说:“你连少年队员都不是,不好跳级入团。”
这事给他弄个难看死了,把顽皮的孩子别到了南墙根,终于有了醒悟。
古人云:“知耻近乎勇”。马教授从此转性了,在勤奋学习下,终于考上扬州师范学院数学系。在49岁这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而76岁的这一年,居然返老还童,在我市深圳路小学里,和许多的儿童少年,一起加入了少年先锋队,实现了上小学时的愿望。
切身的经历,使他懂得顽皮的孩子,并非天性不聪明,而学习差的同学,只是开化得迟,还没领悟其道罢了。
谈话过程中,马教授那镜片后面的眼睛里,好像是火山喷出的岩浆凝成的眸子,让人感受到炽热。他想使每个学生,都跟上队。
是的,马教授用一己之力,用退休后的下半辈子,悉心地辅导落后的同学,可用八个字来赞美他: 心甘情愿,无偿教育。真是,忧为讲台下学子而忧,乐为桃李满园而乐。
偶遇路上伴行,马教授还给我讲了件趣事,他说小学里有位老师,曾经说过他: 上学几年都快毕业了,你的字,是全班同学里最差的一个。但是,我现在却站在大学的殿堂里,给学生们讲授书法,传道写字的韵律。
不知那位小学的老师,得知曾经写字爬爬虫的学生,后来会成为书法传道师,站在大学里的讲堂上,会有什么感触呢?
这真是天、地上下的变化,叫人为之惊奇,叫人为之惊喜!可见一阶段的差生,不意味着永远不行。他们能够脱变成好学生,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对家庭有担当的主角。
欣闻马教授,一家四代人,济济十一口,都在淮安,多人从事教育工作。真应了一句老话: 一花引得百花开,百花捧出盛景来。
2023.6.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