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受万和他的“聊斋”情结
作者/李东川
于受万先生的《全图精短文言聊斋志异》收聊斋故事491篇,绘制505图,形象生动、造型各异,其规模大、水平高、图文并荗,釆用多维时空集于一个画面的表现手法,每图以两句七言为名篇导语,提纲挈领,加深了对原作更为准确的体会和理解。实为《聊斋志异》繁多版本中的一种令人赏心悦目的创新。
这段时间,于受万先生很忙,刀郎的一首《罗剎海市》居然无缘触无故地也触及到了先生,淄博市的事暂且不提,省及全国一些与美术相干或毫不相干的部门和人也找上门来了,以至于前些日子,我要去拜访先生,他却一直在外地。
和受万先生认识36年了,他供职于市文化馆。
现在想想,我和受万先生应该是有缘分的。
印象最深的是1989年在南定热电厂搞的那次书画笔会,当时淄博书画界的名流几乎都悉数到了——王颜山、曾宪国、侯宇爽、牛折桂、赵长刚、王法颜、姚山晨、李春雷......
我之所以对那次笔会印象很深,是因为王颜山先生给我写的那副字——
百家史书灿西壁
万斛珠玉落东川
还有受万先生现场根据我的诗意——
山红九月九,携壶同君游。
就风三巡后,醉卧菊满头。
所作的画。
先生的这幅画,画中主人公坦胸露乳,很有几分魏晋名士特立独行、放浪形骸、风流倜傥的味道,其中的醉意洒脱酒意放荡更是溢于画面,令欣赏者沉浸其中。
在那次笔会上,姚山晨书兴大发,一下给我留下了三幅笔宝。
参加这次收获颇丰的笔会,叫谁也会终身不忘的。
刀郎的《山歌寥哉》,一下让成书于三百多年前的《聊斋志异》火了起来,原来很多并不清楚其作者是谁的人,也知道了作者是蒲松龄,并且还知道了他是淄博人。
如果你认为于受万先生是在蹭刀郎的热度,那你就大错而特错了。
早在2007年,受万先生依据安徽文艺出版社的盛伟校注本《聊斋志异》,历经六年于2013年将《聊斋乐土》和《聊斋》全图一并完成。
在这套图书中,受万先生根据《聊斋》的每篇故事脉络,把多维时空联袂组合,构成一幅幅
将绘画艺术性与文学叙事性相统一的整体画面,以505图,将《聊斋志异》491篇故事形象化,并于2013年由新华出版社出版了《新绘图聊斋志异》。
这部白话版《新绘图聊斋志异》出版后,受万先生总觉意犹未尽,遂又开始了《精短文言全图聊斋志异》的编写。
历经三年,经无数次修改,这部由受万先生绘制,集淄博书画名家、文化名人点评的《精短文言全图聊斋志异》书稿,由东方出版社于2022年正式出版发行。
多年来于受万先生矢志不渝,全神贯注于《聊斋志异》的插图创作,把自己的所有神思都贯注于其中,让我们在先生的一幅幅传神之作中嗅到了飘逸出来神韵仙气。
早在二十六年前先生送我的那本“中国当代美术家精品集”中,我就感受到了其画作中那股浓浓的禅意,在古怪诡谲的气氛中散发出来的亦梦亦幻的狐仙气;还有画作中那些率直任诞、不拘礼节、风流潇洒的人物,让人不由想起魏晋时期那些纵情山水的风流名士。
先生在人物造型上这种天马行空、放荡不羁、随意飘逸、独具一格的造型能力,确实太符合蒲翁笔下那些狐媚仙鬼的描绘了。
每当我看到先生光怪陆离、形态诡谲、仙气飘逸、如梦如幻的《聊斋》人物形象造型时,便有了一种奇怪的想法:那支在先生手中的画笔,其实是操纵在神怪手中的,我们常言道的“神来之笔”,确实是有道理的。
当我把这种想法告诉先生时,他笑了,说道:是啊,我每当专注于一种形象的创作时,真有一种“灵魂出窍″或“神魂附体”的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是一种“下意识”还是一种“形而上”,反正那时手中的画笔已不受自己支配了。
这大概就是“幻化心生吧,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当蒲老先生心中幻化岀魑魅魍魉、花妖狐魅时,他便构建了一个“让鬼狐幻化为人,或让人幻化为鬼狐”的“真亦假时假作真”的梦幻世界。
天南地北的我和先生聊了很多。
他谈起了李波和齐辛民这些同道好友,谈起了他们在绘画艺术上的各自追求和共同探讨。
他称王颜山为师友,说他们是亦师亦友的同道知己,言谈中流露出对颜山先生的敬佩之情。
都说文人相轻,在受万先生言谈中,我感受到的是他对同行的尊重和敬佩。
他还和我谈起了版画家陈雨棠的趣闻轶事,笑谈之中我听到了包含在其中的深情厚谊。
在与受万先生的交往中,我始终能感受到在他善良甚至带有几分天真无邪的笑容中,包裹着的那颗童心。
聊天时,我才发觉白发飘逸的80岁的受万先生那双眼睛的清澈明亮,他说他永远想着了母亲说过的那句话——
只要心情不老,人是永远不会老的。
我还想加一句,只要有足够的善良,人的精神世界就会青春永驻。
今天早上,一位朋友发来木心先生的一句话“用音乐来发脾气,当然最惬意。"
让我一下想起了莫言的《生死疲劳》,想起了刀郎的《山歌寥哉》,想起了于受万的《精短文言全图聊斋志异》......
也许在诉之不能诉、言之不能言之时,《聊斋
志异》能通过文学,通过音乐,通过绘画,或者通过其它形式来诉说自己心中的诸多看法和不平。
这些沉醉于“聊斋”的大家们,至少让我看到了他们能分得清善恶是非。
小说《聊斋志异》借助文学艺术的力量会带着人类抵达现实世界无法触及的超验,这一点我感受颇深。
至少在莫言、刀郎、于受万以及无数《聊斋》迷那里,我看到了一个真实的精神世界,大约喜欢聊斋的人都是富有正义感并且是很正直的人吧,对于这点我确信不疑。
【考城隍】
有心为善而不赏,无心为恶亦不罚
以善恶赏罚贯于首篇,蒲翁《聊斋志异》的主旨已昭然矣。(巩武威)
【尸变】
停尸房里女诈尸,车夫三死一逃生
人物刻画栩栩如生,用笔流畅,简远潇散,极尽线描功力。(曾先国)
【丐仙】
蝴蝶乃为仙女变,转眼仙女化夜叉
骨法用笔,气韵生动 (李波)
【画壁】
幻由心生入画壁,拈花少女成妇人
图中现实人和画中人合一,天里散花等,强化了亦真亦幻的聊斋味儿,受万妙笔。
(齐辛民)
【耳中人】
走火入魔耳中人,落地盘旋小夜叉
工笔叙事,写意铺色,笔墨情趣足,人物生动传神,连蝇头小字都很精彩。(马硕山)
【促织】
天子所尚动四海,小儿投井化蟋蟀
官兴促织风,祸国殃百姓,丹青化剑刺昏虐,泄民怨,人动容。(孙雨田)
【罗刹海市】
美丑颠倒难为地,龙女为妻儿女全
以美为丑,美丑不辨,古已然哉。(唐加福)
【小翠】
狐仙报恩雷霆劫,曲折离奇儿女情
能画能文,绘画与文章皆妙,于老师大家风度。(王一君)
【崂山道士】
神仙本是凡人做,只怕凡人心不坚。
不遵洁行之嘱,碰壁乃必然矣。(巩武威)
1989年,受万先生根据我的诗:山红九月九,携壶同君游。就风三巡后,醉卧菊满头。甚为贴切地表达了我的内心意境。
【春云】
受万笔下的写意人物,总有一种飘飘欲仙的禅意,这幅“春云″,不知何故,让我想到了屈原笔下的“山鬼”。
【醉舞图】
受万先生的写意人物画,率直任诞,飘逸洒脱,让人不自觉的沉缅其中。
于受万
1943年生于山东牟平。深造于中国美院、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中国画学会顾问,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人物画艺委会顾问、文化部东方文化艺术院国画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国教师书画院副院长、山东理工大学兼职教授、淄博美协顾问,淄博书画院名誉院长。
他的写意人物画,生动传神,笔墨精良。他笔下的古代高士人物超逸古雅,神采奕奕,其审美取向崇尚人间的快乐真情,体现人生潇洒大度的坦荡情怀。
工笔画,风味独特、独具一格。将中国泼墨泼彩和西画光色效果,引入工笔画,创造出一种玄妙而神秘的艺术效果,谓之写意工笔画。
从2007年,开始系统致力于“聊斋″故事绘画创作,先后完成了白话版《新绘图聊斋志异》和《精短文言全图聊斋志异》两本书稿的创作出版发行,得到蒲学界和绘画界专家学者们的高度好评。
2023年8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