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9.4日值班领读
《作者胡焱老师诗歌朗诵会》
节目单如下
策划:铿锵玫瑰、大宏
美工:大宏名片、小视频制作
若君头像、美篇制作
场务场控:铿锵玫瑰、恋之风景
录音:大宏
制作:阳光总编
主持人:恋之风景
朗诵人员
1芬芳九人合诵
《我的中学老师们》
作者:胡焱
2瑛子
3碧海冬歌
4诗音
5晓顶
6欢乐海洋
7华
8青青草
9铿锵玫瑰
10欢畅、淑声、玉蝴蝶、小楷
四人合诵:《功不可没沙枣林》作者:胡焱
作者胡焱老师答谢词
主持人结束语
时间:2023.9.4日晚7.30正式开始,7点在后台群签到
演出地址:文学艺术网.十大主播团群
我的中学老师们
胡焱
1
1963年9月,我小学毕业要升初中了。
我所在的那所乡村小学的毕业班,全班共有三十多人。经过考试,能升入初中的只有5一一6个孩子。为此,我很高兴。我的父母也高兴,尤其我的父亲。我父亲的童年是在旧中国度过的,父亲说,他小时候上的是“ 私学"。我不太明白“ 私学”是什么意思,大摡是“私塾”吧。也许是介于和他的童年作对比,我由一个乡村小学校要离乡升入县城的中学去求学了,父亲便把这事儿看得如同旧时代的科举考试似地神圣。总之,父亲很高兴,至今我还清楚地记得他那荡在脸纹上甜蜜的笑意。
父亲亲自送我去上学。临走那天,他扛着我的行囊,和我到家乡那条通往县城的公路边候大班车。敞篷大班车从东边开来了,车上已有十几个人,我们上了车。一路上,我站在大卡车上,看着家乡越来越远,而距我要求学的地方越来越近,心中油然生发出从未有过的遐想和感慨。我觉得自己是一只小鸟,要起飞了。我会越飞越高,越飞越远。家乡,你是我生命中的第一个驿站。再见了!
2
我上的中学叫 “ 哈密县一中”。当时,哈密属于县级城市。哈密县一中在距市区东边约三十多公里的陶家宫。因而,有人也把它叫作 “陶家宫中学”。那是一所新建沒几年的学校,教学区正在扩建中。而生活区在老校址,距教学区有一定的距离。每天早饭后,我们住校生到新校区上课时,学校要求我们每个学生都要抱几块土块到新校区。记得刚开始天气不冷,抱着土块步行那段并不近的一截路,停停走走还可以。可是,后来天冷了,仍抱着土块赶去上学,那种滋味儿只有咬着牙齿才坚持了下来。也就在那年冬天,我的双手被冻得肿成了发面包似的模样儿。可是,同学们仍坚持着,老师们要我们自力更生,勤工俭学。全班四十多人,来自县城管辖的各人民公社。有沁城的,有柳树泉的,有泉水地的,有大泉湾的。我们都是农村孩子,城里的孩子在哈密二中上学。同学们来之不同的地方,开始都不太熟悉,渐渐便熟悉了,融为一体,成了一个整体。因我年龄最小,同学们宠我,当我的手冻肿后,有同学主动告诉了班主任赵老师。赵老师察看我的手后,也怜惜地要我别再抱土块了。
虽然少小离家,虽然见不着爹妈,但我心中并不失落。那时,年仅十三岁的我,第一次感受到了除了亲情之外的人间温暖。离开家乡那有限的地域,我看到天外有天,大开了眼界。
3
初一的第二个学期,我们仍然是一边学习,一边建校。那时,天气慢慢热了。学校请来了工匠,开始修建新教室。工匠们砌好了房屋的地基,开始砌墙体。墙体不断增高,工匠们半蹲在墙体上,下面有小工给他们递土块,端泥巴。渐渐,强度大了,难度高了,人手不够了。校领导决定动用学生这批劳动力。我们各班级轮换着,排成长队。由土块码的地方开始,第一个同学拎起土块传递给第二个,第二个又传递给第三个,依次类推。那一块块沾了许多人手迹的土块最终被传到了半蹲在高墙上的大工的手里。他先在墙上倒了泥巴,抹匀了,再把土块不偏不倚地放端正了,被粘住了,这才放心。他又继续接又传上来的土块,又粘泥巴,再把手中的土块粘码上墙。这样,一直达到了教室必须的高度,这道工序就算夯实了。接下来是上大梁,盖屋顶。这是技术性、专业性较高的活儿,学生们干不了。校方和工程人员也不放心让学生参与其中。所以,这时我们的勤工俭学便告一段落了。
我们回到了课堂,安心地去做学生。
4
我们的校长姓王,瘦高个儿,清癯的面庞总是显得很严肃,给人一种不怒自威的感觉。他的容貌挺像当时很火的一部电影《英雄儿女》中的军长。学生们往往敬而远之,但又很敬重他。
当领导的总得有尊严。但是,我们的老师一个个又是另一种形象。他们性格迥异,但都深得学生们喜欢。
朱文祥,是我们的数学老师,这个皮肤黝黑,身架中等,说一口甘肃临泽话,像我们长辈似的老师,当时大约有五十来岁。他是从部队转业下来被分配到县一中当了老师。他非常有责任心,在课堂上讲数学,一站上讲台,放下书本,手捏一根粉笔,侧转着身,时而面对黑板写字板书,时而转向学生监视观察学生。开讲后,一讲便停不下来。一边自己在黑板上写写算算,一边又点名学生回答问题。假如有谁回答不上,或回答错了,朱老师会毫不留情面地予以批评。他操着临泽口音说:“ 糟唔,乒乓球迷住了你的心,篮球拉住了你的后腿!你的心哪里在学习上?!”
本来,这种时候,教室里的气氛应是压抑无声的。但恰恰相反,教室里却是哄堂大笑。因为他的口音,因为他的言辞。这哪里能震慑得住学生。我们在开心大笑的同时也会偷眼观察老师,能看出朱老师在这貌似的批评背后所蕴含着的深切的爱意。这不,等静下来后,他停止了讲课,却给我们讲道理。他会说,你们不好好学习,对不起你们的父母。你们的父母,身为农民,面对黄土背朝天,辛辛苦苦一辈子,送你们出来上学,多不容易啊!你们要对得起他们。
奇怪,每当这种时候,教室里立刻会鸦雀无声。我们一个个的神色也都变得凝重了。朱老师又开始讲课了,讲他的一元一次方程,讲他的……
也难怪朱老师批评我们“ 乒乓球迷住了心,篮球拉住了后腿”。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全中国流行乒乓球热。当时,以庄则栋、郑敏之等运动员作为中国体育代表团在参加国际奥运赛后,夺得了乒乓球赛事的团体、个人冠军,荣获金牌。这荣誉震惊了全世界,在国际上给那些一向视中国人为“ 东亚病夫” 的人以狠狠的反击。在国内,乒乓健儿的拼搏精神也极大地激励着国人。自然,乒乓球热也在全国各地自发地兴起。在我们学校,有几台木质的乒乓球案。每逢下午课后,许多人都蜂拥而去想打乒乓球。但因条件限制,总是看的人多,打的人少。在这种情况下,不少男同学便礼让性地去打篮球了。那段时间里,全校学生中迷恋两球的确实不在少数。
朱老师看到的情况,校领导自然也注意到了。在开大会时,王校长在全校学生面前强调指出:你们是学生,主要精力应用在学习上。爱好体育是好事,但脑子里要清楚,分清主次。
之后,乒乓热渐渐降温。每天晚饭后,同学们大部分都进到教室,上晚自习。
那时,全国的中学生外语一科,学的都是俄语。教我们俄语的老师名叫李润民,是北京人。与朱老师的大大咧咧相反,李老师很儒雅。他中等个儿,长方脸盘,人很慈祥。李老师也是从部队转业被分配到县一中教俄语的。那时,我对俄语很感兴趣。心想,学了俄语,我竟然会说外国话了,心里美滋滋的。初一时全校举办一次俄语朗读比赛,我参加了。当时,一直胆小的我上到台上,竟然忘记了害怕,我很流利地朗诵了一篇课文。那课文介绍自己的家庭,文中说:我的家是一个大家庭,我家有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然后分别介绍他们各自都是干什么的。
我朗诵完之后,同学们给了我热烈的掌声。李老师走到台前,站在我身旁,满怀鼓动地对台下说:“ 同学们,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胡焱是你们班里年纪最小的,她能学会,你们还不能吗?”
当时那情景我永远忘不了。李老师也许不会知道,他在我十三岁时予以我的肯定,对我以后的心理成长起了多么大的作用。这作用在潜意识里渐强,渐大,使我在后来的人生中形成了一种韧性的性格特征,受益匪浅。这要感谢李润民老师对我的影响。
后来,我们都知道了,朱老师和李老师的家眷各自都在老家,他俩都是舍小家为大家扎根新疆的建设和发展。那年寒假之后,朱老师探亲回来,把自己从老家带来的临泽小枣拿给我们吃。其间,聊起家中的妻儿亲人,脸上是一种很漫馨很留恋的神情。同学中不知谁提议说:“ 朱老师,您干脆把家搬来新疆吧?” 朱老师面露难色,沒有正面作答。只说,等退休吧。退休后我得回老家去,那边有老有小,一大家人呢!
我们看得出,他是把爱深深地藏在心底里了。
李老师也是同样。记得上初二的那个初夏,全校师生在农忙季去陶家宫的大田里帮生产队拔草。在返回的途中,我们都看到李润民老师手里拿着一捆马莲草。我们觉得奇怪,李老师拿马莲草干嘛?李老师说,他要用马莲草编制一只小鹿,寄给北京家中的独生女,她名叫小鹿。李老师还说,女儿的名字还是他这作爸爸的起的。可惜,女儿长十二岁了,但爸爸和她相处的时间却很短。不几天,李老师果然用马莲草编制了一只可爱的小鹿。从中可以看出李老师在编制时是多么细心尽心。当时,我们都被李老师的思女之情感动了。我们希望可亲可敬的李老师早日回去与家人们团聚,但我们又舍不得让他走。
后来,学校陆续分配来年轻老师。他们的到来,增强了全校的师资力量,给全校增添了活力。王伟和杨笑莉是一对年轻夫妻,他们毕业于陕西师大。他们青春迸发,热情洋溢,不但把他们所学的知识传授给了我们,还积极组织开展课外文娱活动。教我们地理的老师姓杨,他讲课时似乎很随意,左手拿着书面对学生,右手拿根粉笔在黑板上板书。他的板书不规范,有点儿乱。但私下里,我们也喜欢他。他个头很高,爱打篮球。据说新疆体校要他,但他却舍弃了留在省城的难得机遇,回到家乡当了一名中学教师。他曾偕同他的妻子来到学校,令年少的我们甚是羡慕。他妻子和他相当匹配,稍矮他半头,一头乌黑油亮的短发,苗条匀称的身段,靓丽的五官。是那种即便混杂在许多人中,也一眼惹人注目的女性。也难怪他上课时有点儿不那么专心,大概心的另一半让他的漂亮妻子占去了吧。但在学校要组织篮球赛事时,他是全心全意的,他组织,他参与。在赛场上他是裁判,他一边吹着口哨,一边随球员们跑来跑去。这个时候,他仿佛换了个人似的。
5
那是多么美好的年代啊。英雄人物层出不穷,学雷锋,学王杰,学欧阳海。社会风气积极向上,人们的精神面貌健康乐观,好人好事不断地涌现。我幸运,在我的中学时代遇到的那些具有明显时代特色的好老师。在我人生起点的重要时刻,他们影响到了我。
时光易逝,几十年转眼过去了。人世多变,人海茫茫,自初中毕业后,我似乎再未见到有些老师们。我不知道朱文祥老师是否最后回到了老家临泽。他如果健在,该是九十多快百岁了。我知道李润民老师是回到了北京,和他的妻女在一起了。他的女儿小鹿也应该人到中年了,而李老师已步入了耄耋之年。前些年曾有同学去北京,还专门去探望了李老师。说李老师虽然年事已高,但精神矍铄。聊起几十年前在哈密县一中教我们的事儿,似乎还历历在目,兴致盎然呢。祝李老师长命百岁。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感谢我的中学老师们,你们的音容笑貌一直保留在我的脑海中。今天,我又把记忆付诸笔端。我多么希望你们能看到学生的这篇拙作啊!
2021.8 25
功不可没沙枣林
胡焱
每年的三、四月,是哈密的风季。
记得当年在农村接受再教育时,每到春节过后,农民们便开始准备春播了。不久,田野里便响起了耕牛的“哞哞"声,农人们“叭叭"的甩鞭声,还有大人孩子们的欢笑声。妇女紧跟在手扶犁铧的男人身后,一手挎着篮子,另一只手抓一把篮子里的麦粒儿,撒进翻滚着的泥土里去。人们在春日的田野里播种着希望。
不几天,青苗出土。一棵棵娇嫩的麦苗,像刚出生的孩子一样惹人喜爱。那绿,碧亮青翠。站在埂上放眼望去,大田已被绿色覆盖,遮盖了泥土的黄色。小苗儿会迅速地长高,它们会长出杆,长出叶,最后会抽穗长出果实。这果实,是农民的命根子。
但是,好事多磨。三月底、四月初,眼见的持续的丽日高照、风清气爽。冷不丁哪一天老天会骤然翻脸,天阴气沉,天地间会在很短的工夫弥漫着沙尘暴的气息。这状况有时会持续几天,有时会瞬间狂风大作、飞沙走石。这种时候,农民们便会经受极强的心理煎熬。人人都退缩在屋中,关窗闭户,眼睁睁地看着窗外大风肆虐,但内心那个痛啊,无法诉说。大风一旦刮起,短时间是不会停下来的,一般一到两天后风魔才会善罢甘休。一俟暴风停住,农民们便迫不及待地赶去大田。但他们看到的是这样一种情景:麦苗儿全被打得蔫儿巴几地趴在地皮上,它们像被摧残后的孩子,祈盼着人们的救助!
与天斗、与地斗,农民们一直是这么走过来的,他们不会被挫折击垮。他们立足现实,想到了一个切实的可行办法,那就是在大田边上栽筑沙枣林!沙枣树在当地就有,在涝坝水渠边上,它们有的长得同柳树一般高。春天时,会开出一簇簇的小黄花。花味儿很香,会随风飘散弥漫在村落。到秋天时,小黄花早已掉落后结成的果实会渐渐成熟。沙枣果,吃起来香甜而带点儿涩味,是属于新疆大地上独产的一种果实。沙枣树不属于灌木,但密集着种植它便会长得像灌木一样,一棵紧挨一棵,枝杈儿极多。如果再给它修剪之后,它便是一堵绝佳的挡风墙了。暴风过后,人们急速地投入了抗灾救苗之中。首先,浇水灌溉。打开涝坝的闸囗,水流顺着大渠拍着浪花流向田地。奄奄一息的秧苗被水滋润以后,会恢复元气,一棵棵又会直立起来。浇水灌溉无需太多的人手,绝大多数的人投入到了栽树筑堤的劳动之中。四月的沙枣树正是长枝吐叶的当儿,人们从老树上割下新枝,拿去大田边,整齐有序而又稠密地栽进土里。沙枣树是极易成活的树种,很快,沙枣树堤坝筑成了。抬眼望过去,这造价低廉,靠自立更生修筑的防风堤坝显现出一种别样的庄美。它显得威武独特,但又和大田和谐的统一在了一起。当然,农民们更看重的是它的实用价值。
农民们心中终于踏实了许多。但大西北的天气,风季有时会无序地断续到立夏。但是后来,因为沙枣树堤坝的作用,每当风魔猖狂无忌刮近大田时,便被沙枣树堤阻拦而止。渐渐,气候趋于正常,艳阳高照、风轻气爽。人们愉快地劳作,一天天看着麦苗儿拔节、抽穗、直到七月开镰收割,人们一直沉浸在欢笑之中。
功不可没沙枣林,在那一张张黧黑色的笑靥上,也有你们带给的喜悦!
答 谢 词
胡焱
尊敬的铿锵玫瑰老师、尊敬的阳光总编、尊敬的大宏老师,及其他工作人员、主持人恋之风景,非常感谢你们策划并制作这期我的两篇散文《我的中学老师们》及《功不可没沙枣林》。在此,也特意感谢朗诵老师芬芳、瑛子、碧海冬歌、诗音、晓顶、欢乐海洋、华、青青草、铿锵玟瑰,老师们充满激情的朗读,给原作增香添色,很是令人感动。谢谢你们的二次创作!
由欢畅、淑声、玉蝴蝶、小楷四位老师朗读的《功不可沒沙枣林》,声情并茂,能通过你们的声音让更多人认识新疆、了解新疆,我倍感高兴!谢谢你们!
虽然我们彼此不曾谋面,但通过这样的活动,让我感觉到我们的心是连在一起的!再一次感谢平台不辞辛苦做着这么有意义的事情!
祝每位老师、文友、诵友们身体健康!一切如意!
阳光总编在作家诗人胡焱老师专场诗会上致辞
尊敬的各位领导、尊贵的所有作者、编审、主播、主编,各位诗朋诵友,大家晚上好!
今晚我们相聚在文学艺术网十大联盟主播团,一起欣赏由我们铿锵玫瑰文学社主办的作家诗人艺术家胡焱老师专场诗会,很有意义!
今晚诗会的主人胡焱老师,热爱写作,总是用深情的笔墨写了许许多多深受读者和主播喜爱的作品!在中外各大平台上广泛传播,得到了全社会的认可!
今晚,我们文学艺术十大联盟主播团的铿锵玫瑰团队,将用美妙的声音演绎作家诗人胡焱老师作品,将带给我们一场高品质的视听盛宴,感谢策划本场诗会的铿锵玫瑰团长,设计师夏天、大宏、若君、音频收录师大宏,前后台管理老师,还有我们平台的金牌主持人恋之风景,金牌主播芬芳、瑛子、碧海冬歌、诗音、晓顶、欢乐海洋、华、青青草、铿锵玫瑰、欢畅、淑声、玉蝴蝶、小楷等主播老师的辛勤付出,谢谢你们!向所有关爱并热心支持我们平台运作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和社会各界的朋友们,表示由衷的感谢,和真诚的祝福!让我们共同祝福作家诗人胡焱老师专场诗会取得圆满成功!
各位老师,各位朋友,我们文学艺术网,是诗人的乐园,是朗诵者的天堂!是一个社交和学习的港湾,是一个让你领悟和感受到文学魅力的地方,是一种由文学、艺术、朋友们的友谊所带来的心灵栖所!愿更多的人加入到我们文学艺术网弘扬正能量的行列中来,共圆文学梦、实现文学复兴、共创文化产业、共建我们的精神家园。
谢谢大家!感恩大家!
名篇•文学艺术网、世界文学联盟、世界文学先锋传媒、天地万物网、名人名家网、世界精英网、文学名人堂等平台的代表阳光总编
2023年9月4日
音频收录合成老师:大宏
出品人: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