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英雄传(小说连载之一七四)
杨浩然 偶然著
一七四、卫星上天 红旗落地
九大会议是这样报道的:今天在主席台前列就座的有:毛泽东、林彪、周恩来、陈伯达、康生、江青、张春桥、姚文元、谢富治、黄永胜、吴法宪、叶群、汪东兴、温玉成。
还有:董必武、刘伯承、朱德、陈云、李富春、陈毅、李先念、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
从以上排名看,文化大革命旗手们占据了上风,老帅们则败下了阵来。但不管怎么说,尚占有一席之地,而不是彻底打倒了。
按照林副主席的说法是,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是啊,他当接班人了,在宪法里都体现了,能不叫胜利吗。
实际上,毛主席之所以发动文化革命,是怕出现第二个苏联,怕中国出现赫鲁晓夫。
赫鲁晓夫上台后,在苏联内部大力推行修正主义,致使苏联内部的资本主义开始抬头。虽打着否定斯大林个人崇拜的大旗,实则是全盘否定了斯大林推行的社会制度。
赫鲁晓夫接下来的一系列神操作,比如废止计划经济、推行利润至上的资本主义,进而导致全民国有制被彻底瓦解,这也从根本上动摇了苏联的根基。
面对赫鲁晓夫上台的种种错误行为,毛泽东预言苏联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这种所谓的变化就是解体。
历史早已验证了毛泽东的先见之明,早在苏联如日中天之际,毛泽东就透过现象看本质,用八个字预言了苏联的悲剧:“卫星上天,红旗落地”。
当时,很多人不太认可毛泽东的推测,直到苏联解体的消息公之于众后,才理解了毛泽东的高明之处。
九大召开前,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毛主席又重复了一遍那八个字。意思是,我也卫星上天了,你苏联的红旗就落得更快了。因为咱们之间的距离已越缩越短,我们的修正主义抬不起头。
毛泽东并非一位能掐会算的“先生”,但作为一位高瞻远瞩的伟人,对国内外时局的把握,至少要超越同时代三十年。
毛反复强调,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是一场触及人们灵魂的大革命。又说,实现这一场大革命,要用文斗,不用武斗。
所谓人们的灵魂,就是说的思想,说的意识形态,说的社会风行的文化,说的同人们的思想、意识形态相联系的种种风俗、种种习惯。这些,都是人们头脑里的问题。
既然是这样,无产阶级按照自己的面貌改造世界,就必须用文斗,来解决人们头脑里的这些问题。斗争那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斗争那些地、富、反、坏、右分子,也是这样。
毛泽东同志和党中央,提倡在“文化大革命”中,要充分利用大字报,进行大辩论,大鸣大放。这些都要动笔,动口。
动口,动笔,就必须动脑筋,让群众去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发挥自己的智慧和天才。
用武斗的简单办法,只能触及皮肉,不能触及灵魂,不能在群众面前充分暴露那些牛鬼蛇神的丑恶面貌,不能肃清那些牛鬼蛇神的反动毒素。
还说:“凡是错误的思想,凡是毒草,凡是牛鬼蛇神,都应该进行批判”。“但是,这种批判,应该是充分说理的,有分析的,有说服力的”。要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学会文斗,学会动脑筋,这是一件大事。
毛泽东同志历来告诉革命的人们,要善于用脑筋。他指出:“必须提倡思索,学会分析事物的方法,养成分析的习惯。”
我们知道,敌人对人民是不会宽恕的。我们提倡文斗,不是要宽恕敌人的罪恶活动,而是为了真正从政治上、思想上把人民的敌人彻底斗倒,斗垮,斗臭,使他们威风扫地,永世不得翻身。
文斗,就是要充分揭露,深刻批判,把一切牛鬼蛇神的反动言行摆在光天化日之下,用这些反面教材,来教育群众,教育年轻的一代。这样,才能大大提高广大群众的阶级觉悟,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把无产阶级的敌人,人民的敌人最大限度地孤立起来。这种文斗的办法,是无产阶级的敌人、人民的敌人所最害怕的。
人民的敌人是不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的。我们主张文斗,是因为我们依靠群众,信任群众,是因为真理掌握在无产阶级的手里,相信用文斗的办法足以制服敌人。同时,强大的国家机器掌握在无产阶级手里,我们不怕人民的敌人捣乱。如果敌人胆敢动武,触犯无产阶级专政的刑律,那就坚决依法制裁。
用文斗,不用武斗,这是党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的一项重要政策。我们一定要坚持这个政策,贯彻执行这个政策。
读了以上文字后,你还说毛主席发动文化大革命错了吗?
没错,经是好经,被人念歪了。而念歪经的人,则一个个站上了主席台,是后来神操作的结果。
刘少奇主席的死,已引起震动了,虽仍在喊“反逆流”,实际上动静没那么大了。你们反你们的吧,我把老战友们请上台来。
苏联是盼着中国和他们一起乱的,赫鲁晓夫想,勃列日涅夫也想。都想用经济杠杆摆弄一下,用强大的武力吓唬一番。于是就有了“珍宝岛战役”,衍生出了陈兵百万。
毛没怕,你有原子弹我也有,你放我也放,于是九大前连放了几颗试验弹,并把卫星送上了天。
勃列日涅夫急了,想用核武器做外科手术。做就做吧,还跟美国人商量,基辛格向总统一汇报,完了,消息见报了。
于是,全球哗然!毛主席卡着腰发威了:“原子弹没什么可怕的,咱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放就放吧,你放我们就钻洞,躲过危险期后,我带人上莫斯科混去!”
勃列日涅夫一听,吓坏了。中国六亿多人啊,都来,我们上哪?赶紧派人去谈判,珍宝岛咱不争了。
苏方要求谈判的消息传到北京后,毛主席很高兴,但又怕老毛子以谈判为借口,真的实施外科手术,便将中央的主要领导人及部队高级首长们进行了疏散。
第一个被疏散保护起来的是林彪,当他的身影在杭州城出现后,舆论大哗。没几天,老帅们就沿京广线布下一个个指挥部了。京城里只留下了周总理座镇指挥。
勃列日涅夫一看毛主席要动真格的了,立即派代表团抵达北京开始了谈判。
虽是友好谈判,但双方各有底线,苏方更是贪得无厌,所以谈判虽然是进行了,事情并没有得到解决。不过,由于都坐下来了,这场一触即发的大战并没有爆发。
中央领导人分散了近半年后,事情不了了之。人们的生活渐渐归于平静,而当年这场谈判更是在九年后无疾而终……
九年的谈判,就是一场马拉松运动。一开始,紧锣密鼓,唇枪舌剑,互不相让。到后来,就变成和风细雨,走亲戚串门般应付公事了。
更奇葩的是,那个在旅大被马三打败了的苏军少校,每次来都提出让马三参加。还真是不打不成交,上次在旅大,还牛逼哄哄的要求级别对等呢,这回不要求了。论目前的身份,人家早成中将了,而马三只是个大校,但对方还就相中了他。
没事的时候,俩人就唠嗑。中将问:“马兄,凭你的本事,要是在我们苏联呀,起码也混个大将了。”
马三笑道:“那是你们苏联缺人,在中国,像我这号的一抓一大把。”
“我不信,能有武艺比你高的。”中将摇头道。
“自旅大分别后,也有十多年了吧?光我培训的学员就有三千多呢,加上原来培训的,少说也有上万人,随便拉出一个来,都能打遍天下无敌手。”马三说“关于珍宝岛的事儿,咱不是谈不拢吗?谈不拢就继续打,我们的三线厂里不缺炮弹,人多得是,再过招时,我带三千徒弟去,咋样?”
“别别,君子动口不动手。”中将摆手道“我回去做做工作,咱握手言和。”
“这就对了。”马三说“你们苏联可抢了我们不止一个珍宝岛,讲好了,可慢慢谈,若开战,我一马当先,毛主席不是号召我们到苏联混吗,我赞成!那儿虽然冷点儿,但不缺柴烧呀。占领莫斯科后,就交给毛主席,我呢,再去远东看看,看看我们的海参崴到底能住多少人。”
虽然是玩笑话,可把那个中将吓得不轻。几天后,据然在文件上签了字,承认了珍宝岛主权归中国。
签完字,马三抱了抱中将:“谢谢,虽然它本来就是我们的,不过还是得说谢谢。这就叫握手言和。”
说完,两人同时哈哈大笑起来。
马三的笑,是发自内心的。和后来在联合国大会上,中国政府取代台湾获得合法席位后,乔冠华的那声笑如出一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