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英雄传(小说连载之一七三)
杨浩然 偶然著
一七三、徐州捅了蚂蜂窝
中国号称华夏、九州,而山东则独领青、兖、徐三州。历史上,能占山东一州者可问鼎中原;三州皆占者可号令华夏。
如:周天子仅将嫡子安排到兖州兴鲁,就奠定了八百年基业;大汉天子仅仅控制了徐州的小沛和下邳,就统一了华夏、做了四百年江山;曹操仅凭青州军,就可独步天下,在三国争霸中处于优势地位,连智圣诸葛亮都拿他没办法。
按说,王效禹已占青、兖二州,妥妥的成一方霸主了,应该满意才是。可这家伙的野心比曹孟德还大,非想夺回徐州不可。
要知道,建国后,徐海地区已划归江苏了,毛主席的爱将许世友在那儿主政,你去老虎嘴里抢食,那不是肉包子打狗吗?
可他偏不,他以为,徐州本来就是山东的,六十八军又归济南军区管,那地盘儿也得归他管。
王效禹为什么如此大胆呢?靠山硬。一、康生、关锋、王力支持他;二、陈伯达、江青为他撑腰。
陈、江作为中央文革小组的首脑级人物,为什么会给王二麻子撑腰呢?得从江青的哥哥李干卿说起。
李干卿和江青是同父异母的兄妹,供职于济南铁路局。五三年“镇压反革命”运动时,铁道部公安局曾调查过他的历史,但由于他是江青的哥哥,没敢查下去。
一九五九年,江青要接李干卿到中南海,公安部中南海警卫局便责令山东公安厅正儿八经地查下去了。
调查结果是,李干卿曾在军阀张宗昌的部队当过“师爷”,即文书;日伪和国民党时期曾任过警长、巡官、局员、津浦铁路巡防组组员等职务。三九年,在日本宪兵队的威逼下,李干卿曾写信给江青进行策反。四五年,曾入室抢夺王虎牌手枪一支。四八年至五一年,偷窃过面粉、大米、鸡蛋及数百万元(相当于现在的数百元人民币)。其劣迹颇多,“三反”期间受过处分。
对于李干卿的审查,深深激怒了江青。但由于自己身份特殊,并没发作。
可在一次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为了讨好江青,王效禹旧话重提,江青一听,哭了:“我哥哥李干卿过去很穷,为了糊口,在旧社会干了几天警察,他们就对他、对我,其实是对着我们毛主席的呀。”
陈伯达则帮腔道:“从山东搞李干卿的问题说明,原来公安部是两个公安部。一是中央的;一是刘、邓、彭、罗为首的地下公安局。上通刘、邓、彭、罗,这是一条又粗又长的黑线,一定要把这条黑线挖出来,一定要把公检法彻底砸烂。”
次日,王便带着尚方宝剑,领三名京警,杀气腾腾地直奔济南,迅速将于杰、王茂青、曲和钧等六人用专机押往了北京。
有了尚方宝剑后,王效禹就天不怕、地不怕了。党中央明明要求要抓革命、促生产、学大寨了,可他却在山东农村掀起了“复查运动”,将农村搞了个鸡犬不宁;国务院明文规定红卫兵不准串联了,要搞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了,他却另行一套,仍把地、富、反、坏、右、叛徒、特务、走资派当重点打,而且还炮制出了将知识分子定为“臭老九”进行了重点攻击。
更为可笑的是,他连周总理都不放在眼里了。周多次要求其为原省委书记谭启龙安排工作,他却拿当耳旁风,拖着就是不办。
随着野心的膨胀,他开始向马三和许世友亮剑了。你二位不是会武功、有虎气,不听指挥吗?下一步专打你们!
主意一定,他开始反攻了。可又找不到茬口儿,就暗暗搜集起马三的黑材料来了。打算先整六十八军的马三,然后整那几个军长和许世友。
说来也巧,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徐州的两大造反派组织“八一红卫兵”和“毛泽东主义红卫兵”互掐起来了。中央文革小组的王力叫王效禹到徐州做做两派的工作,尽量保持团结。
王效禹一看机会来了,立马以济南军区第一政委的身份,打着视察济南军区驻徐州地区六十八军的旗号,举着中央文革小组的上方宝剑,来到了徐州。
野战六十八军虽隶属济南军区,但军部毕竟在人家江苏的地盘上。军长张轾秀、副军长吴怀才原本就是红四方面军的。两人历史上同许世友关系密切。徐州的一些地方问题,如军民共建等,六十八军都是听从许世友的指示。
王效禹到了徐州后,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指责起了六十八军,嫌他们“脚踩两只船”,不听调动。当即肯定了反对许世友的“踢派”,把支持许司令的“支派”打成了反革命。
命令下达后,六十八军无动于衷。这下麻子火了,干脆调动数万枣庄、临沂等地的造反派武装人员,直接到徐州去武斗夺权,一下将许世友的“支派”赶出了徐州,并高呼口号:“南京部队滚出徐州城”。
王效禹的所做所为,把个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的鼻子都气歪了。从此,这梁子就结下了。
按照马三的意思是:以牙还牙,打跑“踢派”,让“支派”重新上位。许没同意,他说:“夺来的权,名不正言不顺。快开九大了,最好别添乱。”
马三想想也是,就依了许世友。
实际上,王效禹的所做所为早就引起毛主席和周总理的不满了。可王仍不思悔改,借贯彻八届十二中全会精神之机,在全省又发起了“反复旧”运动,鼓动造反派重新夺权。
受其影响,一些省市的社会秩序开始出现反复,直接影响了生产运输。特别是在对待中共山东省委书记谭启龙的问题上,王效禹态度强硬,拒绝解放谭启龙,长期拖着不办,气得周恩来直打哆嗦。
九大前的毛泽东也意识道,只有依靠军队才能制约各个无法无天的造反组织,任何人不能再搅乱军队了。
而王效禹却自以为老子天下第一,不仅不听济南军区领导人杨得志和袁升平的,还时常给济南军区出个难题,对军区多名负责人进行批判。到了六八年底了,还在山东各地继续操纵武斗。
王效禹倒霉的导火索在“九大”上,已陷入四面楚歌的他,若收敛一下的话,也不至于败得那么惨。可这家伙死到临头了,连一点自知之明都没有,还自我感觉良好呢。
在“九大”预备会议的小组会上,许世友和马三因徐州问题质问王效禹。如果他识时务,主动陪个不是,也就算了,毕竟他是中央委员,又是军委委员,还是山东的父母官。可王效禹不仅不认帐,还当着大家的面顶撞许司令,并强词夺理的与老许辩论起来了。
本来,老许就憋了一肚子气,被王一激,顿时火冒三丈。他原本就瞧不起这个跳跶神,当场揪住王效禹的脖领子,指鼻子就骂上了:“王麻子,你连爹都敢坑啊?我非打死你不可!”
马三双手卡腰,眼蛋子瞪得比铜铃都大:“姓王的,谁借你的胆攻打马陵山的?又是谁让你去攻击徐州城的?说!”
王效禹一看这阵势,吓尿了,立刻闭上嘴,再也不敢吱声了。
“九大”一结束,济南军区和济南、青岛的二十七个人被周总理留下了。就地在北京办起了学习班,从而敲响了王效禹的政治丧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