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心向党 双争有我——瞻仰革命圣地西柏坡
石家庄市笫18中学初二(6)班 侯雯峰
最近,我怀着对革命圣地的崇敬与向往,来到石家庄平山县的西柏坡参观学习。革命领袖的伟大形象,革命精神,深深的烙印在我心中。
如今的西柏坡,湖水荡漾,鲜花盛开,树木繁茂。停车场平坦宽敞,能停1000多辆汽车呢!
走进西柏坡展览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组伟人雕像,他们是第一代革命领袖: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只见一队队带着鲜艳红领巾的少年,穿着海军制服的军人们,排着队伍,拍照留念。我们一看人太多,就先去革命旧址参观了。
一走进革命旧址,我就被眼前的景致惊呆了,如此简陋的、低矮的土坯房,简易的小甬路,很难想象,革命领袖就是住在这样的地方,我感觉一瞬间就好像是从现代化大城市穿越到远古朴的小乡村。我边走边四处张望,跟着讲解员来到了军委作战室。只见墙上挂着地图,三张普通的方桌,十几把椅子围在方桌的周围。桌子上摆着手摇电话。讲解员讲道:“这里就是毛泽东,朱德、周恩来与军委同志们指挥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的地方。在这间不足70平米的房子里,革命领袖们研究“知彼”和“知已”,他们以忘我的精神,废寝忘食,夙兴夜寐,高瞻远瞩,运筹帷幄,指挥着震惊中外三大战役。在三大战役期间,发往前线的电报就达190多封,周总理风趣的说:“我们这个指挥部是世界上最小的指挥部,这里不发人,不发钱,不发粮,只发电报,就打败了国民党 ”很难想象,就是在这样简陋的几间房子里,革命领袖指挥百万大军,摧古拉朽式地消灭了国民党反动派几百万大军,解放了全中国。
我随着解员来到到了毛主席、刘少奇、周恩来等革命领袖住过的几个小院儿,看到这几个院子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布置简单,陈设简朴,令人感慨。这些伟人的艰苦朴素,不怕牺牲,奋力工作的精神,使我感慨万分。
最后一排窑洞样式的房子是朱总司令住的。房子共有三间,西间是办公室,中间是会客厅,东间是卧室。会客厅里有一组沙发,墙角有一组金属桌椅,算是奢侈品了。讲解员说,那是陈毅元帅送给朱总司令的。那是1947年孟良崮战役中缴获的敌74师师长张灵甫的战利品。朱老总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每天工作十几小时。有时整夜不眠,为的是解放全中国,他们真是我们敬佩的人。
我们又来到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旧址,抬头看见会场正面墙上挂着两面鲜红的党旗,中间悬挂着毛主席和朱总司令两位伟人的画像。十几张长条木质凳子排在会议室里。讲解员激动的说,这里是毛主席作报告的地方,他老人家告诫我们: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毛主席为我党立下的规矩,这是党的法宝。
我党正是坚持了两个务必,才有了今天的辉煌。如今我们党提出反腐倡廉永远在路上,不正是两个务必的发扬光大吗?
这次瞻仰,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革命前辈的光辉形象,伟大精神,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深深的烙印在我的心中。党是一座伟大的丰碑,是指引人民前进的灯塔,是乘风破浪,引领人民前行的舵手,我心永向党。我是燕赵儿女,在这片红色沃土上,我要用努力学习的实际行动,为河北争光。我是文明市民,用文明行为为我们石家庄、河北省争光。
童心向党,双争有我!
(指导教师:李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