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文化的摇篮
——三山溪谷行记
文/王延庆
夏日时节,雾雨蒙蒙,应朋友之约,要到三山溪谷去采风。前不久去天河山采风,回来的路上,经过三山溪谷,于是心里想着,改日一定要来这里玩个痛快。不想,两三日,便收到邀请。虽说天气预报有雨,但是趁兴而来的冲动,驱动着自己不顾一切地的奔向了三山溪谷。
三山溪谷在路罗川内,位于329省道南侧。微微细雨之中,我们来到了三山溪谷所在地。走近景区的那一刻,只见兀然挺立柜头般地巨石,矗立在道路旁边,古朴厚重的楼阁横亘长空,从气势上就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走近园区内,只见小桥流水,地泉涌流,牛马成群,好一处巧夺天工的人间美景啊! 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位于最北边的农耕展览园,农耕文化是我们的根脉,因此听起来就比较感到亲切。雨水阵阵,我们没有打伞在雨中穿行,似乎在为我们的到来进行某种庄重仪式的洗礼一般。在一排做旧的蓝瓦泥墙的茅檐之下,足足有数十间房屋,屋门古朴庄重,透露着人间烟火,雕花的窗格似乎在诉说着曾经的炫美时光。在文化昌盛的现在,人们提倡寻根文化,追本溯源。于是到许多旅游区采风,多多少少都有农耕文化的展示,或犁耧耙掘,或箱柜桌椅。总之,很多都是选取代表性的东西应付一下。而如今来到三山溪谷,看到眼前的景象,不由为主人的细心周到而感叹。
我们曾经说过,每一个伟大的人物,内心都有一方属于自己的小天地。三山溪谷的农耕文化展馆,就收藏规模和收藏价值而言,在冀南地区绝对是首屈一指的,因为他的收藏太广泛了,从吃穿住用行到柴米油盐酱醋茶,从婚丧嫁娶到天地鬼神;屋内是分类好的展厅,屋外则是百米的长廊,两旁悬挂着各式各样的木制产品。下边还摆放着石制碾盘石磨。我一直在想,这些数千年来被人家烟火气熏濡的物品,从他们那古朴厚重的外表看来,中间似乎透露着一股人间沧桑的正道之气。 是啊!独轮车,行走了千里的路程,见证了大好山河的时光。典雅厚重的坐床,在它们上面不知道迎接了多少位新娘,诞生了多少婴儿,又送走了多少老人。马车、纺车,碾盘、石磨、仓廪、草鞋被褥,瓷器、镰刀、神仙、佛像等等,就门类而言,可谓是应有尽有,达到了二百多种。这与那些乡村旅游中只有一间展馆用来的应景的农耕馆来说,可谓是小巫见大巫,简直不值一提。
走近三山溪谷的农耕文化园,处处透露着古朴厚重的馨香,每一件物品似乎都能把自己带回到无忧无虑的童年,通过这些物品,我们找到了年少自己的童真,看到了织女恍若间坐在织布机旁织布。看到了紫金山的五杰赶着马车扬鞭飞驰在狼烟四起的土路上,还有周公与桃花女坐在石磨旁边聊天话唠。三山溪谷,这里不仅是山水风景的展现。这里更像是带你穿越时空隧道,追寻人生过往美好记忆,展示亲情爱情友情的人间福地。 我们游览完农耕文化展馆,此时此刻,我终于明白了三山溪谷的真正内涵了,原来它是把天河山牛郎织女的爱情,把周公山上桃花女的亲情,把紫金山中五杰拜师学艺的友情全部通过这些看似微不足道却浸透了他们生活气息的物件,统统展现在我们的面前。他们用九龙峡山谷里生产的石磨熬制玉液琼浆,用川流不息的溪水酿制人间美酒。人岁远去,但是他们却通过这些他们生前用过的生活器具,将他们流传千年的亲情友情爱情昭示人间。如果说,你亲身登临天河山、紫金山、周公山等地,那是实地观景了 。那么来三山溪谷,则是实地感受他们的人间烟火气息了。
近几年来,邢台当地走出许多有文化,有见识,有担当的企业家。他们或收藏书画,或收藏金银。而像三山溪谷收藏农耕文化,在我所见民间收藏家中,还是第一位。因为数十年如一日的付出是看不到一分钱的回报的。然而正是这种执着,这种对乡村和农人根脉尊重和敬仰的赤子情怀,让他在邢台走出了乾坤挪移的步伐,带动了整个冀地区的旅游文化迈向一个崭新的台阶。在这里我们看到了,所谓集大成者,三山溪谷如是也! 作者简介:王延庆,沙河市教师,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沙河市作协副主席。出版有《古楼英豪》《抗日名将范子侠》《大学春秋》《师魂》等多部作品。创作有四十集电视连续剧《为了真理与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