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英雄传(小说连载之一六四)
杨浩然 偶然著
一六四、宝刀不老
实际上,全军大练兵活动几年前就已经开始了。不过,举办如此声势浩大的大比武尚属首次。
各军兵种在陆地、蓝天到海洋的比武场上争相竞技,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单位和训练尖子及技术能手。
马三没想到这么快就组织起了一支近百人的参赛队伍。通知一下,五个大区闻风而动,仅两天时间,就把参赛选手搞定了。
各队集合后,立即进行了预赛。羊二从各队中挑选了二十五名选手,组成了赴省城决赛小组。
出发前,马三瞅了瞅参赛人员。只撒摸了一遍,心里就有底了,悄悄对羊二说:“这回准赢,争几个第一没问题。”
羊二点了下头,表示肯定。因为他挑选的这些人,个个身怀绝技。特别是参赛人员中,掺入了不少马家军成份。
原来,最近部队进行了一次大的改革,大批老兵脱下戎装加入到了地方建设当中,被分到各大区的老兵不在少数,周顺、赵龙等就是其中之一。
前些年,从马家军特战队走出去的大有人在,几乎涵盖了各大兵种。出去的人多,退伍、转业的就多。这不,二十几人的参赛队伍中,有半数是羊二的徒弟呢。
演武场如战场,省水利建设指挥部代表队一出场,技压群雄,立马将团体冠军收入囊中。
个人决赛开始后,又一连夺得了五个第一,银牌、铜牌更是摘了一大筐,喜得看台上的谭启龙书记和杨得志司令员一次次站起来鼓掌。
“马三同志,是否露一手啊?”杨司令员捅了下身旁的马三问。
“算了吧,这是年轻人的天下。”马三笑道。
“我听说啊,这回赴京表演,有姐妹组、父子组,还有祖孙三代组哩。”谭书记说“我看,你和羊副总指挥组建个兄弟组吧。对,叫老八路组如何?”
“那行。”马三说“我俩刀枪剑戟无一不能,虽然老了,但枪法儿、暗器尚可。”
“好,那就试一试。”杨司令员饶有兴致地说“这两种都叫射击,射暗器还省子弹呢。”
台下筢子早摆好了,一溜五十个。马三、羊二一下场,举枪便打,先是隔一打一,剩下的用飞弹击倒了。立马引来了一阵掌声。
“行,宝刀不老。”谭书记道“依我看,进京表演时弄出点花样来好些。”
“这好办。”羊二说“不是有爬楼项目吗,我们先上楼,在楼上弄出点动静后再下楼射击。”
大伙儿都觉得这办法好,杨司令员就命人将这一方案报到了军委。
六月十五日,北京西郊彩旗飘飘,进京汇报表演拉开了帷幕。
看台上座无虚席,毛泽东、刘少奇、董必武、朱德、周恩来、邓小平、贺龙、陈毅、叶剑英、罗瑞卿等饶有兴致地观看了表演,并对部队的训练成果、比武方式作了充分肯定和赞扬。
竞技队伍纷纷登场,摔跤、格斗、刺杀、投弹、侦察攀爬、射击等项目陆续展开。
射击项目最后登场的是马三和羊二,俩人着一身八路军服装,精神抖擞地一步入现场,立马赢得了雷鸣般的掌声。
只见俩人一抱拳,同时抽出了钢鞭,嗖地一声将长鞭搭上了附近的二楼护栏,双双一跃飞了起来,两双脚刚站上二楼阳台呢,便纵身一跃蹿上了楼顶。紧接着,双鞭齐舞,一排气球纷纷爆裂。
正当大伙儿看得眼花缭乱时,俩人早一个鹞子翻身轻轻落地,然后转身拔枪,对着五十个筢子隔一打一的点射起来。一边射,一边向两极挪步。当他们的双脚站在两极时,二十五个筢子早被打穿了。
紧接着,俩人一会意,同时掏出了一把飞弹,纵身一跃向另外的二十五个筢子撒去。
伴随着二十五个筢子的轰然倒地,俩人的身子也并到了一起。然后,双双转身向首长敬礼!一切是那么的自然、迅速,看台上又一次爆发出了雷鸣般的掌声。
毛主席看了射击表演后,兴致勃勃地走下看台,端起神枪手宋世哲的五六式半自动步枪,仔细察看一番后,举枪做了个瞄准动作。
来到马三跟前时,杨得志司令员介绍道:“他叫马三,参加过朝鲜战争。”
“我知道,当年去延安送金子的是他,用水雷炸沉敌舰的是他,在旅大打败苏联将军的也是他,宝刀不老吗!”
“谢主席夸奖。”马三握着伟人的手,激动万分。
“现在做什么工作呀?”主席关切的问。
“报告主席,他现在当愚公,负责治山治水。”杨司令员说。
“好吗,山东的山水治理的不错哩。”毛主席说“下一步要把精力集中到三线建设上去,我看这俩老八路适合打仗,人尽其才吗。”
“是主席,我回去就安排。”杨说。
这次大练兵,确实规模空前。据统计,参加比武和表演的官兵及民兵就有一万三千七百余人,获奖单位达到了一千二百一十二个,获奖个人两千二百五十七人。
其中,集体一等尖子二百八十九个,个人一等尖子五百四十五名。真可谓英雄辈出、群星璀璨。
马三和羊二收获更大,通过这次进京表演,不仅赢得了毛主席“宝刀不老”的赞誉,一回山东,便“一颗红星头上戴,革命的红旗挂两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