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骥伏枥,笔耕不辍》
——孜孜不倦热衷于书画艺术的老一辈艺术家杨荫浓先生
作者:刘亚丽
前段日子,在一位朋友的答谢宴上,见到了杨荫浓老师的学生丽亚,我问道:“杨老师身体近日还好吧?‘’她说:“杨老师前段时间不小心腿摔伤了,身体不太好。”听到这一消息,我顿时非常担忧,有些许的感伤。
杨老师多才多艺,能说会唱,如今已是八十多岁高龄,他作为天水市家喻户晓,大名鼎鼎的老一辈资深书画家,不单单是他的国画相当有名气,更难得的是他的歌剧、话剧、舞蹈、独唱、秦腔、眉户、陇剧、碗碗腔、移植秦腔样板戏、天水快板以及鹤发童颜艺术家风范与特有的风趣幽默和独特个性,都令见过他的人难以忘怀。
一、热衷群众艺术普及的“天水好人”
我是从小听着杨老师的“说天水”和“天水快板”长大的。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百姓都知道有位说天水快板的艺术家的口才非常好。那些朗朗上口,耳熟能详宣传天水、讴歌天水悠久历史文化的天水快板老百姓喜闻乐见,真是风靡一时。整个大街小巷大人小孩都能够哼上几句杨老师天水快板的说词,当时真是轰动了整座天水古城。
近几年因多次参加社团活动,有幸遇见这位长期热衷于社会公益事业和社团活动的长辈,对他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满头银发、和蔼可亲的他走进社区,走进企业、走进军营、走进医院、走进乡村,走进校园;他精神矍铄地参加天水明德书院组织的天水书画名家和企业家共献爱心捐资助学活动,并长期参加天水市文化馆志愿者活动。大家说,杨老师参与的社会公益活动数不胜数。他每到一地,都会是众多艺术家中最耀眼的一位。在这些场合,你见到的杨老师,肯定是默默无闻,埋头伏案沉浸在翰墨丹青和山水花鸟中,为公益活动无私奉献出精心创作的精品佳作无怨无悔,令人感动。慢慢地不由的对于这位才情俱佳,阳光乐观的老一辈艺术家凭添了无尽的敬仰和钦佩之情。
杨老师平日里和蔼可亲,善良豁达,说话语速缓慢。他性格开朗,儒雅谦和,因此在他的作品里总是彰显出一种时代风貌和积极向上的动力源泉。他的画风清丽明快,朝气蓬勃的气息给人以信心,给人以力量,催人奋进。杨老师的艺术定力也是让人称颂,你看他在社会团体组织的各种公益活动中,只见手拿画笔聚精会神的他,全然不被周边人声鼎沸的喧闹所影响,他总是气韵生动,心境平和的创作。一丝不苟中,精美的构图,娴熟的一笔一划,透露出他精湛的艺术手法和深厚的书画功力。
二、雏凤清声,少年气概惊前辈
杨老师从小秉承家学,受书画之家的影响,使得他有着常人难以企及的书画天赋和扎实过硬的基本功底。这些成绩的取得都是源于他从小浸润在外公,天水著名的书画家张筱辰以及擅长书法的父亲共同的艺术熏陶。不知不觉的耳濡目染间,他对书画艺术情有独钟,在小学时就崭露出在书画艺术方面极高的悟性和天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笔耕不辍的杨老师在艺术的天地勤奋耕耘,佳作迭出。他的一幅国画《月季花》便在他灵动多姿的笔下如熠熠生辉的精灵一般脱颖而出。这幅画作先后被送到市、省、国家级的画展中展出,又被推选到当时的民主德国柏林展出,受到了中宣部、教育部的表彰和奖励。
杨老师是曾经代表中国少年儿童出国参加画展的小朋友,当时的《天水报》刊发了这一则喜讯,随即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1959年,他还参加了天水地区文教先进人物和全国艺术家的代表大会,一时间,他成了远近闻名的少年画家和文化名人。
毕业于中国书画函授大学的他真可谓是收获满满,喜事连连。且看他的众多殊荣: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甘肃省工艺美术大师,甘肃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曾任三届天水市政协委员,天水市秦州区美协名誉主席,天水飞天雕漆工艺家具有限责任公司高级工艺美术大师。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制作大漆彩绘挂屏《红军长征图》《农业学大寨》《四英雄》等。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曾获得国家部委颁发的为我国工业美术发展做出贡献的表彰证书。与他的夫人王一川合作的漆画《神骏》《九色鹿》《情趣》获中国工艺美术总公司优秀作品奖。2000年以后与王一川合作设计的《十二金钗》参加全国漆器精品展并获得了全国漆器行业漆花杯金奖。1960年——2000年先后设计了《张敞画眉》《西施浣纱》《富贵寿考》《松鹤朝阳》《瑞祥图》等,以及山水、人物、花鸟、博古类图案千余件,培养新生力量百余人。与王一川合作制作双门酒柜《净土梵乐》,运用了刻灰、彩绘、描金镶嵌等新工艺、新材料制作而成。参加第九届全国工艺品行业评比会获金奖。2011年设计制作的《天水麦积山》座屏陈列于北京中国佛教协会迎宾堂。 杨老师不但在书画艺术方面有着非凡成就,而且他在天水雕漆厂从事工艺美术、设计图案的工作期间也是可圈可点,可以说是硕果累累,成绩斐然。他为中国佛教协会“迎宾堂”设计制作的大型漆器座屏受到专家及有关领导高度评价。他所设计创作的漆器,专家称赞其风格“结构合理,构思巧妙,华贵典雅,风格独特”,并获得了专家、同行业及国内外人士的高度评价和赞许。他对天水漆器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多幅漆器作品荣获全国各类大奖,并在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四十多年间,他设计的各种工艺美术产品图稿达5000余件(种)。他曾为第四届中国艺术节创作设计各类漆艺奖牌,不仅中标而且获了奖。
2014年5月15日,全国妇联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了“最美家庭”揭晓暨五好家庭表彰会,他的家庭荣获“全国五好家庭”称号。还荣获全国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
三、艺术人生洒下的网,打捞起来的尽是绝伦的美
“任何倏忽的灵感事实上不能代替长期的功夫。”(罗丹)纵观杨老师的艺术道路和艺术探索实践,除了他工作上勤奋努力,生活中踏踏实实的为人风范让人敬仰以外,在艺术追求的道路上也是博采众长,精益求精。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杨老师立足于几千年来中国画传承有序的艺术正脉,与古为徒,推陈出新,将他所酷爱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国画艺术创作的题材拓展得更为广泛和多元。好学深思,眼勤手勤的杨老师总是将大自然的山川草木和花鸟鱼虫以画龙点睛,淋漓尽致地付诸于笔端,画中的人物、山水、花鸟、走兽、蔬果、博古等,无不在他的笔下曼妙多姿,异彩纷呈。他的笔法时而活泛细腻,立意深远,时而大开大合,浓淡相宜。呈现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优美意境,且情景交融,意象宏阔。他的画作无论是花鸟鱼虫,亦或是人物博古,画风清新淡雅。在他的画作中,向来讲究骨法用笔,以线存形,以形写神。绘画兔起鹘落的过程中,一气呵成,疏密相间;笔法凝练简约,且意趣盎然;线条似行云流水,苍劲朴拙;他的笔墨大气磅礴,无论浓墨、淡墨以及层次变化,既有厚度,且又通透,给人以真宰上诉,酣畅淋漓之感。灵动隽秀的作品,富有生机,气象万千。
有人说过,一个伟大的艺术家,他的感情是属于时代的。杨荫浓先生,这位无限热爱书画艺术的老一辈艺术家,他勤勤恳恳,无私无畏,他将他的一生都无私奉献给了他所热爱的书画事业,而且还培养出了许许多多的青年才俊。2013年1月被台北故宫书画院聘任为名誉院长、客座教授,终身任期。2013年10月,由中国文艺家联合会授予“当代最著名华人艺术家”称号;2013年12月由中国毛泽东书法艺术研究院在“国粹杯·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中国实力派艺术家精品展”中,作品《和谐盛世春》获特等奖。并出版于获奖精品集,特授予“中国实力派人民艺术家”称号。他还参与制作了由著名雕塑家刘开渠雕塑的镇厂之宝——全国唯一一尊毛主席脱胎贴金造像。他的书画作品不仅在《甘肃日报》《甘肃画报》等报刊上发表,还被省、市级政府部门作为礼品赠送给日本友人,有百余幅作品被英国、法国以及东南亚收藏家收藏。其名录被收入《世界华人艺术成就博览大典》《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名人辞典》《亚洲华人五百杰》。
四、结语
杨老师的一句话让我至今记忆犹新:“每当我拿起画笔,我就很快乐,因为这是一种艺术的享受。它可以让你的心情很舒畅;也可以倾诉你的喜怒哀乐;更可以把最美的东西用最美的方式表现出来。”他丝毫没有懊悔,他很感恩。他认为他对艺术能够这样从容、真纯地去面对和追求,离不开养育自己的这方水土。
在这秋高气爽,丹桂飘香的最美时节,惟愿杨老师丹青延年!万事顺意!平安喜乐!惟愿杨老师用一支如椽之笔,在这绽放精彩的书画天地里能够继续尽情挥洒,用翰墨丹青讴歌伟大的新时代,给天水古城的人们奉献出更加精美的艺术珍品,也不负他荣获天水市委颁发的“最美天水人”的称号。
作者简介:刘亚丽,女,甘肃天水人,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西部散文学会会员、《东方散文》签约作家、大爱文学交流中心编委。酷爱文学,喜欢音乐、摄影,在多家报刊杂志发表散文百余篇,并有作品获奖。由团结出版社出版散文集《渭水浅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