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随想
赵宗文
辛亥革命纪念馆是纪念中国革命战争的重要场所。今年八一建军节前夕,单位组织复转军人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随着讲解员的深情并茂的讲解,自己仿佛置身于大革命浪潮中,与先辈一起热血奋斗,心情久久难以平静,特创作一副对联,鞭策自己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倍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上联:辛亥惊雷,天下为公,吹响推翻三座大山冲锋号;
下联:井冈峰火,人民至上,绘就开创九州新貌锦绣图。
[链接]
辛亥革命纪念馆
辛亥革命纪念馆位于广州黄埔区长洲岛中部金洲大道东以南,2001年批准兴建,20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100周年纪念日建成并正式开放。纪念馆主体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包括陈列区1.32万平方米,藏品库区1000平方米,技术及业务用房1800平方米,观众服务及配套设施2000平方米,展厅总面积6350平方米。
纪念馆建筑群的布局,由北向南沿主轴线分布有入口牌坊、烈士浮雕墙、纪念塑像、前景观广场、馆舍、后景观广场,形成随地势起伏的景观线。纪念馆建筑外形如一方石块,平静地置于历史的长河之中。入口处,一条跨越水面、向上斜长延伸的走道直通大门——寓意着“共和之路”。石块被凿开,隐喻辛亥时期英烈们开天劈地的勇气和艰苦卓绝的历程。12米宽的道路从缺口穿入,笔直向上。道路上随机陈列着辛亥英烈铸铜雕像,似在沿路而行。作为参观流线的主轴,当人们穿梭于英烈雕塑丛中,仿佛时空又回到了辛亥革命那激情燃烧的岁月。穿越厚重的石壁,尽端豁然开朗,象征着辛亥革命翻天覆地,揭开推翻了满清帝制的序幕和石破天惊的曙光。中山先生背影雕像矗立在路的尽头,又是路的最前方,似在思索中国未来的方向。展馆设有基本陈列“开辟共和新纪元——辛亥革命主题展”和专题展览“辛亥革命时期的广东名人展”。
《开创共和新纪元——辛亥革命主题展》是辛亥革命纪念馆的基本陈列,展览分为“晚清的民族危机”、“甲午战败后的空前变局”、“革命运动的蓬勃发展”、“辛亥前夜的斗争风潮”、“辛亥革命高潮的到来”、“开创民主共和制度的新纪元”、“共和新气象”、“捍卫共和制度”、“寻求新的救国道路”等九个部分,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全景式地展示了辛亥革命的全过程,缅怀在辛亥革命中英勇奋斗和壮烈牺牲的志士们,弘扬他们的伟大革命精神,讴歌孙中山和辛亥革命的先驱们为中华民族建立的伟大历史功勋。
展览展示了近1000件(套)文物及展品,并综合运用各种多媒体技术,塑造了弧幕影院“碧血浇灌自由之花——孙中山领导的十次起义”,活字数字沙盘“各省响应”,国画武昌起义长卷,九组辛亥革命时期的历史漫画、动漫“一个学生一天的学校生活”、婚俗变化的互动游戏等重点展项。同时,辅以场景复原、雕塑、油画、高分子硅胶人像、模型等不同的展示手段,生动形象地再现了百年前在中华大地上掀起的这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辛亥革命。
辛亥学堂
以清末民初教材为依托,还原民国时期的学堂风貌,开设5门手工课程:根据上世纪20年代出版的手工教程改编了“火柴老博士”、“花儿朵朵开”课程,配合节庆时节开设了“点点灯笼迎中秋”、“满满福气袋回家”、“我有一支神笔——手绘石头画创作”课程,这些课程或配合特展,或配合节日,一经推出就备受瞩目,广受好评。
来源:中国纪念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