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旧事
作者 戴传义
一
1982年8月20号,我到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列部政治教育专业本科函授班报到。学校安排我们吃住在师大对面的省教育厅招待所。22号开学典礼,全班500人,在师大礼堂内黑压压的一大片。我们是新时期哈师大第一批本科函授生,学员年令都很大,海伦师范学校校长李凤山54岁了仍然和我们做同学,且每天兴致勃勃,自豪的神情中透着幸福!师大党委李书记在开学典礼的讲话中透露了即将召开的党的主要精神是: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废除领导干部终身制,成立顾问委员会。经济指标是“翻两番”。同学们议论纷纷,标新立异,思想解放的样子散发着青春的光彩!
二
“八二八学联”是一个群众造反组织名称!一九六七年初冬我才十岁,一天上午一个人走在市二中大门正对的铁路街上,胡同里突然窜出一个高我一头的白胖少年,用双手恶狠狠地揪住了我的衣襟,问我“是不是八二八学联的”,我回答不是。他狠狠地推了我一下,我仰靠在了板杖子上。他一挥手,胡同里跑出十几个带红袖标的少年男女,他们踢哩踏啦地向铁路机务段方向跑去了。这是我少年时代印象非常深刻的一件小事,每到八月二十八号我都能想起。后来我曾问过一些老红卫兵,“八二八学联”是怎么回事,他们说是市一中的一个造反组织的名称,我也再未深究细探。
三
我是 2008年 8月7日奔赴俄罗斯的。那天我们公司租了一台大客车,三十多人于午后两点在兰德酒店门前登车去满洲里的公路口岸。客车启动时有几个人哭了,车上哭的最厉害的是号称“大锯手”的秃老亮,车下哭的鼻涕最长的是拉着秃老亮手的小寡妇。
车到公路口岸后需要人车分流,然后各走各的通道。我们背拿着行李向联检大厅走去。中国海关很快放行了,在俄罗斯的入境处人们排起了长队。经过漫长的等待和查验,我们在午夜进入了俄罗斯境内。走出俄罗斯的联检大厅,大客车已在路边等候我们了,登上车后我发现多了一个司机。那司机很健谈,他告诉我说:我们正奔驰在俄M55号公路上,俄罗斯没有高速公路,这条路相当于中国的二级公路,因此开车要格外精神,他俩要换着开。
车外一片漆黑,偶尔有几点车灯飘动,我把车窗拉开一条小缝,清爽的风驱赶着睡意,我突然想到:现在已经是北京时间8月8日的凌晨了,今晚北京奥运会开幕!

*作者简介 *
戴传义 祖籍山东潍县,1957年出生在伊春市南岔区,退休公务员。曾任南岔木材水解厂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吉林省珲春市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珲春市政协常委等职。爱好文艺,喜欢写作。自1981年10月10日开始,在《伊春日报》、《图们江报》、《小兴安岭文学》、《边疆经济研究》等多个媒体上发表诗歌,散文,小说,评论,摄影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