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地如命的老头
作者/李明学
他吃过伙食堂,
挖过野蕨根;
背交过公余粮,
当过红卫兵;
干活前田间集队唱过《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背过老三篇。
老头啊,
每天简直面朝黄土背朝天一一一
挖取了大学生,
挖富了家庭。
从沧桑的岁月走向弯腰背驼,
胡发如银。
老头那时常微笑的脸虽砌满皱纹,
但却不减当年的谈笑风生。
土地是老头的命,
季季轮耕着一往情深。
双手捧着泥土看了又看闻了又闻,
小心翼翼的放置在刚砌好的石砍内,
给村上人讲述着哪种泥色合适哪种农作物的根。
故乡的耕地石多泥少。
刚刚秋收结束,
老头带头一声令下,
全村老百姓扛着钢钎锤子,
打的打炮眼,
挖的挖基槽……
轰隆隆的爆炸声过后,
人们蜂涌而出,
抬的抬,
抱的抱,
砌的砌,
一道道石砍把斜坡梯土改造。
老头摸摸胡子,
挥手示意大家抽抽皮烟休休息,
自己却望着道道石梯若有所思,点头微笑。
土地承包了,
政策放宽了,
年轻人外出打工了,
他依然挖破地球不服老。
下雨,
不让沟水冲走泥土,
天晴,
不让野草覆盖禾苗。
日日早出晚归,
躬耕万分辛劳。
有人戏问:
“你年轻时治土为民,
如有背景,
定能官宦之道。”
老头笑迎答客:
“我的官宦是锄头背箩,
我的背景是锤子镰刀。”
老了,
实在老了,
坐在门前轮椅上,
两眼呆望着那层层梯土,
自怨着,
唠叨着,
指划着……
抽皮烟的老教师
作者:李明学
一座长满典故的烟斗,
一道弯节屡屡的烟杆,
一口镀金的烟嘴,
拱起了您人生的桥。
学生,
桥的那头。
家庭,
桥的这头。
40分钟之余,
您忘不了那乾坤袋;
掐呀掐,
把疲倦和日月紧紧裹在一起,
装进烟斗,
让激情悠闲燃烧。
当那些火种化作一颗颗星星流入空际,
您悄然在那缕缕烟雾中褪色。
太阳往山那边而去,
月亮爬上了这边山头。
月亮又往山那边而去,
太阳又爬上了这边山头。
您依然一股劲的抽。
抽啊!
您忘不了山们崛起的信念,
忘不了太阳血涌的辉煌,
忘不了那幕幕展翅欲飞的童趣,
忘不了那捧捧故地燃烧的希望。
一切事物向您呼唤苍老时,
您躬着身,
在来回的路上弯成一道永存的风景。
注:这是一首怀念自己启蒙老师的首,熊祥刚老师已故多年,可他的光辉形象一直鼓励着我,故以诗略抒歉意。
作者简介:李明学,苗族,贵州省黔西市金兰镇人,《诗文艺》诗刊会员。作品常见于《诗文艺》《诗词搂角》《中华文学社》《稻田文学社》等多家刊物。本人生活于边远山区,热爱故乡的山山水水,喜欢用诗词文学书写情感,记录生活。网名乌江学哥,笔名酒疯,现在黔西市金兰镇大坝小学任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