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恒的知青话题
——“欢迎黄田先生回家”开场白
文/张正纲
今天是2012年5月29日,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在这榕苑陋室欢迎大家仰慕已久的、令中国著名书法家庞中华先生感佩、称之为“杰出华裔高人”、“一颗名星”,并热情著文向海内外介绍的中华辞赋家联合会学术副总监、北美中国书法协会副会长黄田先生,这是我们莫大的荣幸!黄田是个性情中人,他十分关心瑞丽,早就从瑞丽江网站知道瑞丽老年文化协会。2010年黄先生回成都,罗文秀、胡文珍等知青将我们的《榕苑》期刊介绍给他,在他脑海中,单位行文靠刻蜡板、油印机印的七十年代初的瑞丽,30年后怎么就能搞出这么一本彩印图文并茂、装桢不俗的杂志,而且还是一伙老年人自带干粮搞出来的?令他感动不已,在激动、翻看之余,打听并拨通我的电话,从此黄先生就与我们结下了不解之缘。
逢年过节他都主动给我打电话,他的作品成了《榕苑》和《瑞丽榕苑网页》的一棵大榕树。黄先生传来的第一篇作品《瑞丽遗情赋并序》,刊于《榕苑》2010第三期,其叙瑞丽地理风物之精、述民族风情之妙,乃时人闻所未闻;籣亭书风展我辈见所未见。大家爱不释手,郑建邦先生激情写下了读后感。他接着相继传来的《红军颂》、《凌云赋》、《咏观海潮赋并序》、《雪夜蜀怀》等大作,眼下正在互联网上引发热议。黄田先生对辞赋的深刻见解和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入研究与传承,必将受到社会的尊重和炎黄儿女的爱戴!黄田先生一九七一年与成都支边青年一起来到瑞丽,在勐卯农场六队后转碗厂劳动四年,是当年北京、上海、成都、昆明四大城市到瑞经受锻炼的8000子弟之一,由于他聪颖好学、孜孜不倦,经川大、日本、美国等学府、地深造,如今成了拥有知识财富的佼佼者。
史无前例的文革十年,历史地造就了知青一代人,这代人现在年龄都近花甲之岁,正是今天时代的精英一群,现时,他们正推动中国走向灿烂明天。黄田先生十分珍惜“知青”这段经历,十分热爱边陲瑞丽这一方沃土,将其视为第二故乡,用心写下了将永垂青史的《瑞丽遗情赋并序》。他以国际名人之尊,甘入我会为会员,正如杨非老师一样,以此来表达其对这美丽地方的一片拳拳之心!正因为如此,我斗胆将今天活动的主题书写为“欢迎黄田先生回家”,谢谢黄田先生高兴地认同,还望先生今后“常回家看看”!同时十分感谢市政协艾徐副主席、情系瑞丽知青联谊会杜增发秘书长和市文联、书协的领导与我们共同参加今天的活动。瑞丽各族父老乡亲与知识青年有“剪不断、理还乱”的不解之缘。
1996年中共瑞丽市委、市政府和国营瑞丽农场诚邀知青重返第二故乡过泼水节,近3000知青与数万父老乡亲在这1020平方公里土地上,演绎了一幕人生悲欢离合的感情大剧。正是这次活动产生了“情系瑞丽知青联谊会”;正是这次活动组委会发出了建知青纪念碑倡议书,在知青们的热烈响应下,于十一年后有一座雄伟的知青纪念碑在瑞丽江边耸立;因为这些活动以及“知青墙”的建立,瑞丽被有关方面列为全国“知青文化旅游胜地”之一。然而,现在的纪念碑,一个碑却有内容基本一样的两个碑文,且两碑文都不提1996年那惊天地泣鬼神的联谊活动,更不提倡建纪念碑的壮举,碑文缺了英文不合时代要求,碑文用的是电脑字,显得瑞丽没文化。老天爷将黄田送到瑞丽,以他深受庞中华大师推崇的行书来书写纪念碑碑文,以他留学并定居美国二十余年的英文底子和填词作赋的中国传统文化功力,将纪念碑碑文翻译成英文,实难找到出其右者。
趁对纪念碑清洗维修之时,对碑文进行完善、重制实为盛事,值得庆幸的是,黄先生已应允一定完成任务。有原勐卯农场成都知青、现为中华词赋家联合会学术副总监、北美中国书法协会副会长黄田先生的书法和英文译文,此纪念碑必将为瑞丽、为知青、为“知青文化旅游胜地”添彩,百世留芳,在神州绽放异彩!下面,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请黄田先生致词!
(附:瑞丽《知青纪念碑碑文》,请原在瑞丽支边、插队的知青们广泛发表意见!
【见前。此处略】)注:此文刊《榕苑》第23期 ***********************************************
黄田承诺书写和翻译碑文,推动了瑞丽知青纪念碑的完善工程。在岩板主席和联谊会秘书长杜增发等同志的倾情运作下,完善工程于2013年6月28日举行竣工典礼。
完善后的纪念碑,正中增加了毛主席铜像和“知识青年到农村去……”语录,右上方是由黄田书写的碑文和翻译的英文,左上方是傣文、景颇文的“知青纪念碑”书卷造型,碑的正前方增设了18面象脚鼓,背后的蔡黄两先生撰文依然保留。(附修缮后纪念碑全景图)修缮后的纪念碑忠实地记录和反映了历史,边疆的老百姓总是把知青和毛主席联系在一起的。但也有人说“瑞丽人扯蛋,现在到处在拆除毛泽东像,瑞丽却反而树毛泽东像!”这些,就留给后人,留待历史评判去吧!(谨附上一篇与知青、知青联谊活动及知青纪念碑密切相关的旧作《我的知青情结》如另页,一并请方家指正!)
张 正 纲
2017年7月于榕苑****************************************
作者简介:
张正纲:男,中共党员。1939年10月生于云南腾冲,1961年学校毕业分配到瑞丽“八一”拖拉机站任农机技术员,1990年选入瑞丽县政府工作,1999年退休。2006年创办瑞丽市老年文化协会,宗旨:以文化养生 为边陲增辉,并创办会刊《榕苑》;2007年协助老干局开办瑞丽市老年大学并被瑞丽市委聘为校长。梦想:不当行尸走肉,有生之年不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投稿须知:
古体诗、现代诗、散文、字画皆可投稿,来稿须为原创首发,且独家授权,请勿一稿多投!来稿作品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内容健康向上,力求宣传社会正能量,不得抄袭、涉黄涉暴,文责自负!投稿请附上作者简介及近期美照一张。 已选入本平台刊发作品(阅读量高、点赞量高、有打赏),百度可查!入选刊发作品不要求阅读量,但打赏不能为零,点赞不少于20人,留言不少于15条!不符合规定者,下次不再录用!若还需刊发,请先预付5~10元审稿费、制作费!
投稿群号:
QQ 619839125
QQ291207933
QQ1050917436
主编微信:15282989985(不投稿勿扰)
郑重承诺:
若符合以上规定者,所选入蓝月亮诗刊作品均推荐到都市头条红榜!你的作品将会被更多人阅读和欣赏!七天内打赏20元以下,作为支持平台经费所用。超出20元的,平台与作者按 3:7分成。热忱欢迎各界优秀的原创诗词者、文学爱好者、爱心人士入注本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