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蛙禅师
文/黄春祥
在寺院的放生池
免费听了几次禅师讲法
青蛙认为自己
已满腹经纶。出寺后
在人家屋后的池塘
鼓着肚皮,彻宵聒噪
宣讲禅经佛法
屋子的主人,不堪忍受
夜夜失眠:每天,为一日三餐
天不亮,他就得起床劳作
直到日落很久
才能披着星光,疲惫而归:
辘辘饥肠,填不饱禅的虚空
*枯叶
文/黄春祥
一片枯叶
被风吹落溪涧
它惊叫一声:
“哎呀,我不会游泳”
慌乱中,只好闭上眼睛
沉入水中
几番随波逐流
慢慢地,它发现自己
竟然,飘了起来
*佛一直都在
老和尚领着小和尚
在寺后的菜园子里锄地
锄着、锄着
只听“当啷”一声
一块金属狠狠地亲了锄头一口
锄刃的舌头烫得卷了起来
小和尚“哎哟”一下
待刨出金属
又“哎哟”了一下
比前一声更响:
原来土里躺着一尊小金佛
“师博,土里怎么会有佛呢?”
“佛,一直都在
寺中有,土里有,你心里也有
只是你没有发现而己。”
小和尚“哦”了一声,摸了摸胸口
又眨了眨眼晴,似有所悟
*在塔尔寺
进入高原后,头就有些晕、有点疼
在塔尔寺,虽然才2600米的海拔
我却胸闷得厉害,呼吸也困难
甚至意识模糊,出现了幻觉:
看见的,都是佛的样子
听到的,都是梵音的呢喃
我跟从着游人,参观、礼拜、转经筒
一直处于一种梦游的状态
仿佛被一种神力牵引,身不由已
待从寺里出来,症状才消失
意识也恢复了正常
对于塔尔寺的印象
脑海空空如也,短路了一般
只有一片从寺里
捡回来的菩提树叶
提醒我,在那个夏天
我确实朝拜过塔尔寺
*登山
小草没长脚
也没有生翅膀
但还是登上了山顶
它只比悬崖边那棵迎客松
矮了那么一截
这正好,在山顶
趴着比站着安全些
防风,也防雷
作为小草
自有它的生存之道:
无即是有,柔即是刚
矮即是高,不争
即是,无物可与之争
*蝉
噪,林子里很静
不噪,林子里也很静
向阳的林子里静
向北的林子里也静
一片树叶
在鸣声停顿的间歇
飘飘荡荡,离开了枝头
落地时
盖住了蚂蚁的家
蚂蚁并不惊慌
它需要,这天赐的
荫凉
*山泉
山脚有泉
山腰有泉
山顶还有泉
虽然高低不同
层级有别
但都是山泉
本质一样地澄澈
一样地清凉
*山鸟
听惯了远处
寺里的晨钟暮鼓
当春天的圆月
冷不丁地
从东山头升起时
夜宿的山鸟,却惊飞起来
在溪涧中鸣叫
那一刻,它瞥见了自己
心中的明亮
(作者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抚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在《诗刊》《诗选刊》等专业诗刊及《百花洲》《文学港》等综合文学刊物发表过诗作。获过《诗刊》《诗探索》征诗奖等。)
其他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