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之恋
文/姚天进
充满期待的旅程
这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初秋时节、去往长白山的旅途中。犹如一首爱的散文诗,是那样的清新隽永,那么得让人难以忘却。又好像长白山上的云,离奇而又梦幻。在蓝天衬映下,长白山的云,洁白得让你真的就想一下子投入她的怀抱。这云白的清澈,白的缠绵、像神女的面纱,像儿时的梦……
旅游大巴车在长白山区蜿蜒起伏的公路上行驶着。昨晚鑫润因为第二天出门,特别兴奋,一夜都没睡好。这是他多年的习惯了,每次出门前都是这样,第二天必须要有闹钟定时才能按时起来。所以,鑫润一上车就要闭目养神,小睡一会儿。车上播放着轻柔的音乐,初秋的阳光早上是明亮的,到十点钟后就稍微有些炙热了。车上的人都戴着遮阳帽,怕晒的女人们早就把好看的遮阳镜戴上了。
这是一个休闲的小假期。
在大都市的繁华与喧嚣走出来,在这满眼青翠的山间旅行,空气似乎都是甜的。漫山遍野不知名的野花在阳光下努力伸展着腰肢,展示着自己。初秋的山区,天格外的蓝,远山近岭青翠得像水洗过似的,所以人们的心情格外的好。
小睡一会之后的鑫润,心里感觉暖暖的,远望这蓝天、白云和青翠的山峦,他预感到前面还有更美好景色等着,自己就要到长白山去尽情观赏那亭亭玉立的“美人松”了…… 心里不免有一丝丝的激动。
美人松下的重逢
心仪已久的美景真的就在眼前了,这真是个绝美的地带。
这是个山垭口,又是山泉水汇聚成的河流转弯的地方。河水在左转弯处冲击出一片在长白山景观里很少见的浅沙滩,在阳光照耀下,闪着奇异的光芒。边缘长着郁郁葱葱的芦苇,五颜六色的野花散落在岸边,一簇簇的。
在陡峭的山崖上,长着亭亭玉立的、如女神一样的长白山美人松。她挺拔的身姿,傲视着缓缓流过的河水,她绝无其他枝丫,只是高傲地把头顶那翠绿的树冠伸向蓝蓝的天际,美得让人只能仰视。有大胆的旅客想近距离和美人松亲近,也只能望崖兴叹。
不过,下车后远距离的拍摄还是很难得的。碧蓝的天,洁白的云,青翠挺拔的美人松,只有长白山才有。
在下车的人群中,有个高挑身材的女性,穿着浅花衬衣,外面套着薄薄的粉红色羊绒背心,更衬托出她窈窕的好身材。
她的形象怎么这么熟悉?她白皙的面庞戴着宽大的遮阳镜,鑫润的心咚咚地跳,真的是她么?上天让他们在这美好的地方巧遇了。
因为鑫润落后了,于是疾步抢上前去,在她面前几乎是伸出手在拦着她!她先是一愣,有点愠怒,继而“啊”的一声,“是你,鑫润!”“怎么这么巧啊?”鑫润下意识地就要去拥抱她,婷美也要伸出双臂要拥抱……可是,两人回头一看这么多人,众目睽睽之下只好把拥抱变成四只手紧紧握在一起了。婷美摘下了宽大的墨镜,美丽的脸庞立刻吸引了众人的目光,白皙的瓜子脸,弯弯的眉毛,深邃美丽的眼睛闪着激动的目光;睫毛还是那么微微上翘,只是笑起来眼角有了浅浅的鱼尾纹了。
俩人能不激动吗?
几十年了,还能彼此一眼就能互相认出来。也算是奇迹了。
他们的恋情得从很多年前说起,回想起来像梦一样。那梦一样的时光还得回溯到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
甜蜜的青春回忆
他们是邻居,还是一个胡同里的对门,又是一个中学的同班同学。邻居加上同班同学,自然就亲近。婷美是天生的美人坯子,鑫润自然爱慕喜欢。两个人好像天生就互补,学习上,鑫润数学就比婷美差很多,婷美虽然是生活委员,但数理化在班级是拔尖的,语文就没有鑫润的优秀。可能是一个擅长逻辑思维,一个擅长形象思维,一个是含蓄如秋水,一个是热情奔放如青春火焰。
在那个年月,生活是艰难的,有了爱也不能表现,只能是埋在心里。但从家到学校班级,到寒暑假期,每天都是如影随形,互相间既特别熟悉亲近,好像又非常陌生,这陌生感,来自那个时代生活的不易、社会政治生态的高压。所以,那美好爱的萌芽,总是不易萌发,就像被压在大石头下欲发芽的嫩草,怎敢又怎能掀得动呢?!
但青春的爱是压不住的,是热烈的是火爆的!鑫润热情又善良,每天上学放学,都是有意无意地要等婷美一起走,但又不能并肩走在一起,只是互相注视着,用青春热盼的眼神交流着彼此心中爱的暖流……在平常的日子,就用实际的行动来体现、来体贴,不是么?冬天上学,婷美这个生活委员要帮助把班级取暖的火炉子生上,虽然有校工,但那么多班级,那么多炉子,校工在规定时间里不可能一下子都生好炉子,这就要求生活委员帮助了。收煤、收木柈子,鑫润比自家的生活还上心呢。看到婷美那感激的目光,心里比什么都甜美。
那个年代,蔬菜夏天凭蔬菜证,买什么副食必须凭票。两人都心照不宣的,就是夏天来菜了,拿上菜筐或布袋去四分局永昌副食菜床子排队买菜,那个挤呀、那个拥呀,一个证划一笔,买三角钱茄子,划两笔买两毛钱的黄瓜,但鑫润总是愿意喊上婷美去挤呀,只有这样,两人青春的身体才能紧密接触,挨在一起,甚至是半拥抱的,婷美要是在后,那丰满胸乳就能热热地紧贴鑫润的脊背,鑫润在后就能紧紧地拥着,搂着婷美那纤细柔软的腰肢……那难以名状的青春身体的接触,是多么难忘,汗流在一起,心胸贴在一起,这种挤,对两个人在那个年代是多么难得,多么幸福……
特殊年代的别离
但这种幸福是短暂的,是在那个年代人们无福消受的。
那个年代,是初中高中一起读了,快要毕业了。
毕业前夕,婷美家更是接到了让人无法接受、也必须得接受的通知:全家得走“五七道路”,即全家得取消城市户口,搬到乡下去做“插队落户”,去做农民了!
婷美的爸爸是教育学院的领导,一个儒雅温和、非常老实的知识分子,“文化革命”中必然要受到冲击、挨斗。但人缘极好,无论是校领导,中层和一般教职工,都认为他是好人,甚至是老好人,所以吃的苦头不多,但走“五七”道路,全家“插队”,不知怎么就摊到这善良的老好人身上了呢。不管你理解不理解,有什么千般困难、万般无奈,插队日子到了就得搬家。
看着婷美妈红肿的泪眼,看着婷美不愿抬起的头,和不愿多说话和凄苦的眼神,鑫润心都要碎了,好像天就要塌了……
婷美家搬家的大解放卡车,停在对面她家门口了。打好包的行李、桌椅,好像瞬间就装上车了,孩子们还围着车看热闹。鑫润恨不得把这些东西全卸下来,可他敢怒不敢言,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婷美穿着厚厚的、圆滚滚的棉服在他眼前晃了,看着她坐进驾驶室,汽车发动了,一溜烟地消失在胡同口,一路向北,向未知的农村走了……他们朦胧的爱也随之消失了……
鑫润也得下乡了。这一年,上面要求是“厂队定点”下乡插队,即毕业学生,所谓“知青”父母单位按所在系统,统一与公社、大队、小队联系挂钩定点,毕业的孩子一起插队、落户到农村当农民。
至此,鑫润、婷美一对有情人,天各一方,各奔东西,去广阔天地大有作为拼搏自己的人生了。有情人在那个年代不敢联系,也无法联系,也联系不上,这就是那个特殊年代有情人的命运。
鑫润在农村集体户插队,一干就是5年。农村插队落户知青这5年,说起来容易,但对一个涉世未深的、十七八岁的孩子而言,是现在每天生活忧裕里的孩子们无法想象的……鑫润他们这个集体户先前有十几个老知青,等到他们插到这个知青集体户,老知青已呆在农村六七年了。鑫润他们回城希望渺茫了,鑫润在苦闷时还写了一首诗表达了当年的无助和迷惘。
“难忘走过的知青路
这是青春时谋生走过的第一条路,
从我贫困但温暖的家
走向社会的第一步,
这路呵,走了那么多的日日夜夜……
弯弯曲曲的乡路不知通向何处?
这号称十八里的乡间小路啊,
从米沙子向南,向南……
走的很累很辛苦,
走到雾开河畔才是集体户的小屋。
从十七八岁走到二十几岁,
多少个春夏秋冬轮回,
几番雨雪风霜相随
不知走了几万步,十几万步……
这路啊,是难以忘却的人生,
这路啊,见证了那一代的青春虚度
祖国的苦难,家庭的变故,
声声的叹息迷惘无助,
青年的心
应是充满阳光和幸福,
但在这条路上
承载了太多的辛酸和苦楚……
这从米沙子向南,向南……
走到雾开河畔的十八里乡路
这路啊,洒下了多少青春时的汗水,
这路啊,印下为命运拼搏的脚步,
几十年匆匆青丝变成白发!
回望这路啊
人们都说这是我们的青春财富……”
当1976年深秋的艳阳,照耀着亿万人民心田的时候,人们的命运重新改变了,下乡知青也就陆续返回了自己城市的家。
鑫润在返回长春市把自己安顿好了,第一件事就是打听婷美一家的下落。你一个回城的知青,自己也就刚吃饱饭,谁愿意理你、帮你,也还是当初的说法,婷美一家去了林区黄泥河子林业局,其他就不得而知了。
几十年后的奇缘巧遇,怎能不让当年的两个有情人激动万分呢。
天池边的爱之回归
这是一个登天池的专门欣赏大美长白山天池的旅游团,从北坡二道白河小镇登临天池,从天池下来后就可以自行活动。
因为闻名中外的天池美景、世上奇观,又是假期,所以人特别多,导游领队早早就把大家集合起来。鑫润、婷美自然是坐在大巴车同一个座位里了,大家有用妒忌诧异的眼光来看他们,他们也不管,坐在一起十指相扣,把互相的爱意传递着……
这北坡的天气也随人愿,天瓦蓝瓦蓝的,微风拂面。进了景区,专门有出租雨衣的、大衣的,防雨防滑鞋套的。
好心的大叔在1号门出租经营近20年了,一再告诫大家要穿好防雨登山衣,神奇长白山是“一年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啊。因为天池在2600多米的海拔高度,气象变化莫测,说风就刮风,说下雨就下雨。
鑫润是比较听话的,再一个下乡之后得了风寒病,比较怕冷,所以马上租了有防雨还防寒的太空服大衣。婷美为自己准备了鲜艳的高领羊毛衫,厚的牛仔裤和登山鞋。这在九月初艳阳高照的市区,根本用不上穿的,登天池应该没有问题了。
进入山门了,离景区越来越近了,下车得步行。刚才还是碧空如洗,这会儿就刮起风,风越刮越快越疾,云也在快速聚集,云层越来越低,越来越浓,竟下起雨来,气温也在风和雨的作用下,变得好冷。
雨和风像是要考验人们,你们上来干什么,能让你们轻易登上天池么。鑫润、婷美一直心手相牵,但在疾风冷雨的山顶,婷美就不能挺起丰满的身材,而是不由自主地向鑫润靠拢依偎。
鑫润这个时候得好好表现,要把大衣给婷美穿上,婷美怎么能让。此时,风雨越来越大,领队招呼大家快跑,前面有个亭子,赶紧避一避。
这时,鑫润把大衣脱下来把两个人裹在一起,自然就浇淋不到头和上半身了,两个人也就慢下来了。这时雨小了些,浓浓的雾,如缕如烟,就让人如进了梦幻一般。
长白山天池也就是这样神奇,这个时候不能走了,在原地不动是安全的。这两个分别了几十年的两个恋人,两颗思念渴望的心,两个热望的身体不由自主紧紧拥抱在一起了。鑫润、婷美他们深深地吻在一起了……这相隔了几十年的、深情的吻来的太迟了……长白山洁白的雾围绕着他们,长白山多情的云为他们祝福。
风雨渐渐的小了,风不刮了,天晴了。更神奇的是,在天池上空出现了一道七色彩虹!人们欢呼着,跳跃着,互相祝福着登上长白山天池的不易,和多少年才能遇到的、风雨后横跨天池的彩虹!这时云呵、雾呵也好像突然散去,眼前豁然开朗。美丽的天池终于出现了,像一块巨大天然的、碧蓝的玉出现在人们面前,洁白的云雾轻轻地飘散,围绕在她的边缘,像白丝带,像少女胸前飘动的白纱巾……人们激动,甚至有人动情地流出了激动的泪水……瓦蓝瓦蓝的天空、七色的彩虹,跨越了碧绿中映衬宝石蓝的天池水……真的太美了!鑫润、婷美忘情地紧紧拥抱着,深深地吻着,这天池也和登上天池的人们都好像为他们祝愿着,祝福着……
作者:姚天进 写于2023年8月

作者简介:
姚天进八十年代末进入《新文化报》社作记者,报社主任,吉林省绿色环保健康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时代中国之声》杂志社名誉社长、吉林省科普作家协会理事,从1981年开始发表散文巜故乡热土孕诗情》陆续发表过诗歌散文,近几年诗歌巜神奇长白山》获第五届中外诗歌二等奖,歌词《祖国我为你歌唱》获“感动中国”歌曲优秀奖,小说巜长白山之恋》获好评,回忆录巜歌声中忆张藜》受广泛好评,2019年出版《本草飘香》长篇小说(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