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英雄传(小说连载之一五九)
杨浩然 偶然著
一五九、鱼为媒
吃饱喝足了的记工员祥子,像个刚会打鸣儿的公鸡般,天天扑拉着翅膀唱上了。一会儿唱《人民公社好》、一会儿唱《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一会儿唱《送情郎》。
他嗓子好,跟老师学过五线谱,唱起来有板有眼。唱着唱着,就把西山头村支部书记宋大胆的宝贝闺女宋英子的魂儿勾来了。小妮子像只蝴蝶,围着祥子打起了转。
祥子没闻过女人味儿,头晕,就跑。宋英子则穷追不舍,有时追到马家峪食堂。
胖大嫂见这小妮子长得水灵,对祥子有情有义,就给她鱼吃。马克斯心疼祥子孤单,便想撮合这门亲事儿。
说起来,祥子这孩子的命也够苦。六岁那年,他父亲马骡驼打孟良崮时被飞机炸死了,不久,母亲便领着妹妹改嫁了。起初,他跟奶奶过,可过了二年,奶奶也两眼一闭,扔下他不管了。
于是,孤苦的马祥子便吃起了百家饭。马克斯不忍心,就把他领家里当儿子养。
恰巧,这孩子与他家马解放及大年、小年年龄相仿,四个小伙伴就形影不离的玩到一起了。
初中毕业后,马解放当兵去了。马祥子白天干活,晚上就去找大年、小年上宿。
可上了没多久,大年、小年修水库去了。祥子便搬回家住去了。
若大一个院子,就他一个人,肚子又饿得慌,心里就发毛。特别是夜深人静时,一声老鼠叫或夜猫子叫,就把他吓得卷缩在屋角不敢动弹了。
可自打有鱼吃、有煎饼吃后,马祥子一变全变,既能言善辩,也敢于亮嗓了。
西山头村,原来叫西前山村。抗战期间,由于离马家峪近,八路军的被服厂就安在此村。当时村子座落于西山脚下,河两岸有几十亩水田,算是个比较富裕的村子。
可自打水库修起来后,村子和水田就化为一片汪洋了。于是,全村搬到了山顶,就叫西山头了。
近几年,村村修水库、建溏坝。山头村没地儿建,就和马家峪共建共享了。
前两天,乡长马克斯号召各村“以鱼代饭”,共度难关时,西山头书记宋大胆就提出了合理化意见,要求马家峪发扬风格,每天给山头的五个生产队起码各供应一条鱼。
马克斯没答应,因为水库占地大都是马家峪的,西山头很少。按所占地亩分的话,每天只能分三条。
宋大胆一听,急了:“不行,五个队三条鱼没法儿分。”
经过友好协商,最终达成共识,由每天三条,改成了四条。括号注:如遇鱼的个头小时,可加至五条。
宋大胆满意的签了字,心里话:只要每队有鱼汤喝就行,那玩意儿营养高。
发扬了风格的马克斯,自以为当这个媒人手拿把掐,便向马大嫂讨了两条鱼爬上了山头。
可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宋大胆却一口回绝了:“不行,我闺女不嫁无情无义的村子。”
马克斯不解,问:“我说宋书记,这话从何说起呢?”
宋大胆铁青着脸说:“水库占我们地少不假,可我们没少出力!我们被撵到山顶做山大王了呀。你知道天天爬山有多苦吗?你知道我们吃不饱是什么滋味儿吗?简短截说,祥子那孩子根正苗红,也不是不可以,可你得每天给我十条鱼,否则,免谈。”
操,怎么讲起价来了?
“我知道你大乡长也没这个胆儿。”宋大胆说“这样吧,让马三来,我有话跟他说。”
宋大胆说对了,马克斯虽然是一乡之长,且兼任村支书,但做事挺认真,违背村民意愿的事儿从来不做,也不敢做。
马三见马克斯蔫儿吧唧的回来,就知道他碰到难题了,便问究竟。问完,他笑了:“嗨,多大点事儿啊,答应不就成了吗。”
“我怕村民有意见。”马克斯说。
“娘的,谁有意见找我。”马三一拍大腿“西山头那是人住的地方吗?为了修水库,人家舍小家、顾大家,守着那几亩山岭薄地度日如年啊。小叔你给我记住,人,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忘本!”
“是哩,俺小姨就搬到山顶去了,那日子过得呀,啧啧,一窝子光棍哪!”胖大嫂说“若不搬上山,哪个不成家立业了,哎!”
“去,安排人掰一百个玉米棒子、採一百斤鲜地瓜秧、打二十条鲤鱼当见面礼。”马三吩咐道:“你和祥子人挑一担,过亲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