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适和鲁迅虽然都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但观点不同。
胡适的大多见解是制度的弊端进行反思,他认为制度才是人性善恶的决定性因素。
一个好的制度势必会让人人向善,遵纪守法。他从来不会花时间去探讨人性是善是恶?
而鲁迅则完全相反,鲁迅的文章大多是对旧社会统治者的批判,对民众愚昧麻木不仁感到痛心,更多的是从人性的角度去反思现实中存在的问题。

正因如此,鲁迅数次发表文章时大骂胡适,一骂就是好几年,而胡适却很少回应,相反,对于鲁迅写得好的文章,胡适也是大力推荐。“胡适知道我俩虽观点不同,但初心都是好的”鲁认为。
胡适在有限的生命里,被很多人骂了几十年,但他却从不生气,他认为你们能毫不顾忌的骂我,说明你们有言论自由、拥有表达自己观点的基本权利,这是文明进步的体现。
这,就是胡适的气度和格局。

几条鱼出现问题,是鱼自身的问题;如果满塘鱼出现问题,那则是鱼池子真的有问题。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越来越多的仁人志士探讨问题鱼池子的重建。
鲁迅,文章虽好,时过境迁,则被移出教科书。胡适,一代伟人,光辉思想,让后世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