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山野钓(散文)
杨志勇
在岭南深处的山村里,因为心里美,所以看啥都觉得美。因为所见皆美,所以心里更美。
有一天,在高高的山梁上散步,突然看见有个人在肩上挑着几条小鱼,晃晃荡荡地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其时,夕阳的一抹余晖正好映在那人和那鱼的身上。一段不长的上坡路,他好像走在舞台上,故意慢悠悠,走得很陶醉。于是,我的眼前便现出了一幅别样的山村晚照图。由此,带给人心里的那种美感、那种稀奇妙不可言。
待走近了看,才认识清楚,挑鱼的人是我驻地村小学的一位青年教师,因家在外地,在学生放学后的空闲里,无恋爱可谈,也没伙伴一起把酒言欢或谈论天地,能有的娱乐项目就是一个人的体育活动,山中寂寞无聊,他就选择和爱上了钓鱼,不为吃鱼,只为了时光温情陪伴。当日,他也只是钓了六七条小鱼,为了给自己逗趣,便捡拾了一个细木棍,把几条小鱼用藤条系起来挑在肩上。这等闲情逸致,多么像一个顽童。是的,人不管生存在哪里,哪怕在荒山野岭,哪怕是孤家寡人一个,都应该活得有趣。我以为钓鱼要去很远的地方,不料他用手一指,就在眼前的山窝里,顺着坡下三四百米的距离,藏着一个千余平方米的大水潭,圆圆的如一面镜子。因其周围的绿林遮掩,显得颇有些神秘,虽然相距不远,但是初来乍到,如果没有人指点或介绍,确实难得发现附近有一潭水。
我在此地已住了三四个月,而且距离那水潭近在咫尺,竟也不知有它。当时,心里美在绿色包裹的氛围里,但是注意力并不在山水之间,而在群众脱贫致富的大计之中。尽管几步路的工夫,但在此后很长时间里也没有走近它。我想山间的水潭没啥稀奇的,而它也跑不了,时刻就在附近,想什么时候去,随时都可以,何必着急那么一时半会儿。实质还是它在我的心中无分量,没有引起重视和特别关注,如果在乎,利用上次厕所的工夫就去了。因而说,轻而易举的事不得成,所有的理由都是不可相信的。直到有一天听到它的名字“九龙潭”我才惊呼起来,并决定就在晚饭后立即跋步,去见见它的容貌。
出了校门,一路下坡,曲里拐弯,十来分钟就到了。所见的样子,如山中一口水缸,大地的一只眼睛,清澈明亮而又深邃不见底,还有许多人已形容过了的景致——高山出平湖。同去的垂钓者摆开架势,在潭水岸边盘腿席地而坐,目光盯在水面上,或在钓竿上,一言不发,不顾及左右,一时空间变得很安静。我在跟前观察,好久看不见鱼上钩,心里就有些厌烦了,可是这钓鱼人在原地依旧一动不动,好像世界与他无关一样,不由地让我在心头暗自感叹:这不就是平时大家所说的傻样儿吗!
忽然,听见牛羊吃草的声音,寻声望去,发现水潭岸边不远处的草坪上,有两三头牛和四五只羊都低着头正在欢实的吃草,放牧的老兄坐在山坡边的一块石头上,跷着二郎腿,悠闲地抽着纸烟,亦是旁若无人。此前,他和它们从哪里来的,来了多长时间,我没有感受到一点点动静。我撵过去与他套近乎,说闲话,这才引得山林的鸟儿有了热闹之声。他说,过去是家家户户都有牛羊,夏天的暑假里,把牛羊大呼小叫的赶到这山坡上,一群一群的大人小孩都泡在这水潭里嬉闹。即使在无人入潭洗澡的时候,这边上一年四季也都有人说笑,女人做针线活,扯老婆的,说媒的,唱歌的,放牛娃打闹的……现在,附近几十户人家只有他家还养着耕牛,平常一般都是圈养着,偶尔放出来畅一畅。二三十年里很少有人群光顾这处,于是自然环境就成了世外桃源一般。
我直言,水潭之出身和长相皆不听稀奇出众,而其名却如雷贯耳,十分大气,听了就让人有几分敬畏。便问,它的名字为啥就与九龙扯在了一起?放牧的老兄恰好知道,时间和环境合宜,他乐意又粗喉咙大嗓门,因而,一个距今时间最近的牛山民间故事便被他传说得震山响——九龙戏水遇祸害:
多年前的一个盛夏,酷暑难耐。一天正午时分,外头热得像火苗一样烧烤,令人难以忍受,村里一名青年叫李三,便只身一人下到这个水潭里洗澡。
正当李三在水中逍遥享受清凉爽快的时候,忽然却看见从潭水边的山林中窜出一条大蛇,奔向水边而来,一时间让他恐惧万分。此时再也不顾得天热,他急忙从潭水中央游向岸边。他还在担惊受怕着,可是见这条蛇进入潭中,如鱼得水,似乎十分欢喜,不停地来回游动,并摆弄出许多戏水的姿势和动作。
站在岸边的李三,好奇而又生气,觉得看了不该看的事,后来会背时运。加之害怕受到侵害,就随手捡起了几块石头砸向那条蛇。那条蛇被李三的石头打破了皮肤,瞬间血流染红了潭水,疼痛得似乎难以忍受,又求救般地呻吟了起来。这更让人害怕了,蛇还会发出呻吟?
当李三再一次捡起石头,这条受伤的蛇迅速向他游来。他本能的扭头转身,还没有跑出几步远,一条腿忽地就被蛇缠住了。再看那大水潭时,水面上突然又浮出了八条大蛇,同时他听到山林里有呼啸声一般,许多条蛇都从四面八方冲着他风驰电掣而来。
李三瞬间被一群蛇围住了,慢慢缠绕着他,让他一点都动弹不得。从来没有见过,也没有听说过这阵仗,他惊吓得原地昏倒,当下不省人事。
幸亏被在附近贪玩的放牛娃及时发现,让身边的几只猫扑上去,这些蛇才慢慢松开了李三,四散而去,而他差一点就被群蛇勒死。
得救后,李三便失语说不出话来,随之生了一场大病,老大夫费心治疗三个月依然不见好转。家人无奈,抱着试一试的想法,便请了当地的神算子掐算,说李三碰上了九龙在潭中洗澡,他不仅不爱护,还动了粗伤害了其中一龙,当时没有勒死他,都是因为龙的大度而对他的一种宽恕。
蛇,特别有灵性,民间谓之“小龙”。所以,大家对待蛇像对待龙一样的神圣。那次李三的遭遇,就是群龙念及他无知犯错,才现场给了他一次严重的教训。
然后,神算子择了日子时辰,让李三做好了一些准备事项,在打蛇的那个地方,跪地,焚香、烧纸、磕头。一周之后,果真他的身心状态明显好转,慢慢恢复如常。
此后,再无人敢到此潭中洗澡了。
因为神算子说九条龙在此洗过澡,所以这水潭就有了大家约定俗成的名字——九龙潭。
故事离我们的生活很近,教育意义也很具体,就是要人与蛇类动物和谐相处,如果你伤害它们,它们就会报复你;你爱护它们,它们就会护佑生态健康,继而滋养你的生命,滋润你的生活。
与故事相比,我更感兴趣的是这处天然之水潭的形成——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正感慨呢,却得知原来此潭不是天然的,而是一个人工修筑的小水库,建成于1977年。当时调动了全公社的男女劳动力,大家带着家里的铺盖卷、干粮或米面,吃住在工地上,全部都义务投劳,一个冬天积累了十万多个劳动工日,当下便建成并蓄水,次年后就解决了本村五个组三四百亩农田灌溉和雷公田水稻用水问题。
回忆当年那种齐心克难、战天斗地的劳动场面,以及那种不怕吃苦、不怕吃亏、不怕牺牲、劳动为乐、劳动为荣的拼搏奉献精神,至今让村里那些亲历者在心中充满了激动、骄傲、自豪和无限愉悦。他们也感叹,世上的事常有无心插柳柳成荫,当年为了吃食的辛苦劳动,却不晓得为子孙后代打造了一处高山美丽的潭水景观。
昔日的水库,如今已失去当初的功能作用,在风雨沧桑、物竞天择中,完全变成了一处自然模样的深潭,且也早已让外人看不出人工的痕迹。多年前,有人在潭水里放了一批鱼苗,于是就有鱼开始在潭水中野生着,之后总也有钓不完的鱼。因水深水冷,常常又难得钓鱼上钩,因而这里很少有垂钓者。偶尔有垂钓大拿前来显身手,他们多为远道而来,多又空手而归。只有个别钓者偏偏喜欢此地,经常在周末从闹市骑着摩托车来回跑六七十里山路,自带干粮饮水,在这里垂钓三五个小时后,不管结果如何,都带着快意而归。
有人不解,何必到此处来自讨苦吃呢?而钓者却自得其乐,他们在乎的是那一种与江河、湖泊不一样的野钓处境,那一种内心独有的宁静的守望或期待。
问钓者:“你敢在九龙潭钓鱼,不怕被龙吃了?”
垂钓者答:“心正心静,无惧鬼神,何惧龙蛇?”
作者简介:杨志勇,陕西旬阳市人。陕西文艺创作百人计划人才,西安市百名优秀青年文艺人才。迄今,出版各类文学著作13部,发表作品300多万字。
“白鹭杯”首届文学作品大赛暨纸刊征稿链接
https://m.booea.com/news/show_3151977.html&
﹌﹌﹌﹌﹌﹌﹌﹌﹌﹌﹌﹌﹌﹌﹌﹌﹌﹌
大赛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纸刊投稿邮箱:
bailu6698@163.com
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