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表纪事》:许连宝/文
活跃在烟台的钟表修造匠师司端成是我的同村发小,称得上是一位令司垓村为之骄傲的在外人物。司垓村地处鲁西南梁山脚下、郓城附近、冉子祠旁、水泊故地的黄河淤泥滩地上,是鲁西南有名的“一溜十八垓”之一。民间有洪武初年山西洪桐大槐树老鸹窝迁民,分蘖散枝流落东来的传说,黄河文化,历史悠久。
七月流火,我到烟台。几个同乡同学分别三十多年后首次聚在一起,回忆大北洼高梁、豆地捞鱼摸虾、拾干棒拔豆楂、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吃上无下、难顾头脚的百姓生活,沿冬冻撘揧、趟水上学的往日情景,免不了唏嘘一番星转斗移、翻天覆地、岁月流逝、转眼白头。
端成是个实在人,平时话头不多。聊起钟表才知道,他还是挺善言辞的。钟表话题让我眼前一亮,别开了知识一面,收益良多。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伏羲女娲图,一人一规,一人一矩。中国之中,立晷计时。这是东方文明钟表计时的源头。如果仅仅从技术层面比拼,中国钟表文化不一定能比过欧洲。如果从传统文化、东方文明的层面去比拼,中国钟表文化不仅远远早于欧洲,而且大大优于欧洲。这是我的观点。
烟台是传说中的“八仙过海”之地。为了记念这次难得的聚会,给中学同学邵海英留了一幅字:“大海之英,其影其响,有精有神”。又选取钟表上面的三根针为引线,诌作一首《蓬莱》小诗赠给端成,也算不白来烟台一趟。
蓬莱海天云有神,
黄渤水融一线浑。
人生若只如初见,
须留表面三分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