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英雄传(小说连载之一五O)
杨浩然 偶然著
一五O、唯有互助情义真
一车拉了七个人,有些超载。虽然吉普越野性强,但行驶在坑坑洼洼的土路上,一直蹦个不停,跑起来跟爬似的。
尽管车晃得厉害,但马三还是将舒同书记送给他的一本厚厚的剪报拿了出来。
剪报的内容,涵盖了十年来国家政策的变化及国际、国内重大事件的走向。
内容很多,字体太小,车又晃得厉害,便大体浏览了下标题就放回包了。不明白的事情便问起了静宜。
静宜识文断字,且思路清晰,对他提出的问题一一进行了回答。马三听后,由衷的与两位老伙计相视笑了。
十年,弹指一挥间。没想到家乡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这让马三、羊二和郭明亮打心里感到高兴。
当他们得知农村已由初级社向高级社迈入,就更加高兴了。
是啊,人多力量大吗。治山治水也需要一股强大的力量,仅凭一家一户去搞,山区永远不会变样。搞工程项目,如打仗一般,没有人,是战胜不了大自然的。
全国解放后,共产党兑现承诺。“耕者有其田”的梦想在广大农村立马得到了实现。这极大的调动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人们的生产积极性。
然而,正当人民群众在共产党领导下,准备撸起袖子加油干时,朝鲜战争爆发了。
为了保家卫国,万千农民立马放下锄头,义不容辞的杀向了战场;根据地人民又一次推起小车,加入到了滚滚的支前洪流当中。
为了多打粮食支援前线,妇女、老人和孩子们则挑起了生产大梁。可有些农活是一家一户很难独立完成作业的。如播种、盖房、红白公事等。于是,人们便开始了初期合作,你帮我、我帮你的共同经营起土地来了。
一开始,叫“农业劳动互助组”。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临时互助,一般由几户农民在农忙时组织起来,进行换工互助,农忙结束后,即行解散。
另一种是常年互助,一般规模较大,组员也比较稳定。除全年在主要农事活动上进行劳动互助外,还进行其他农副业的互助结合,并且在组员之间有分工,有的甚至还积累了少量的公共财产,从而步入了高级互助阶段。
实际上,中国农村的初级社和高级社,是由自发的农民组织“互助组”过渡而来的。一过渡,就由个体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了。
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是以个体农民自愿组织起来的半社会主义性质的集体经济组织。
它的特点是,土地入股,耕畜、农具作价入社,由社统一经营;社员参加集体劳动,劳动产品在扣除农业税、生产费、公积金、公益金和管理费用之后,按照社员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及入社的土地等生产资料的多少进行分配。
它是合作农业经济的一种形式,是中国农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定性步骤。虽然很快就被高级社取代了。
高级社的全称,是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是我国农业合作化过程中建立的社会主义性质的集体经济组织。其规模较初级大。
特点是:土地、耕畜、大型农具等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取消了土地报酬,实行按劳分配原则。
后来的人民公社,就是在此基础上建立的。所谓的大队、生产队,其实就是小互助组、大合作社。
由于合作带来的好处太多,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重视。就借苏联之经验,顺理成章的进行统筹管理了。而且还选派了大量蹲点干部进入到农村,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
赫鲁晓夫这家伙太滑、太刁,心眼子比针鼻儿还小。当年,是他屁颠屁颠的跑到北京答应归还中长铁路和旅大港的。可一办完交接,就后悔了。
没出海口了呀,怎么发家致富?一咬牙,一跺脚就发起泼来了:“不行,这路我还想走,这港我还想用!不叫走、不叫用是吧?那我把技术人员全撤走,请赶紧还钱!”
毛主席则针锋相对:钱,可以还;但涉及主权的事儿,免谈!
为了还账,国人只能勒紧裤腰带了。中央财政本来就捉襟见肘,又要还账,怎么办?只能大干快上。
为了让广大的农村自给自足,允许他们开办副业、办手工业;把高级社的社员们调动起来治山治水,增加国民收入,壮大集体经济;把干部们放下去劳动,改造其官僚思想、节约财政支出、壮大农村力量!
不听不知道,一听吓一跳。原来,这些年国内也这么波澜壮阔啊!得,我们可以借势扬帆了。
一阵山风吹了过来,扑鼻的槐花香陶醉了众人。一支优美的旋律随风荡了过来,将众人的目光和耳朵全吸引到了窗外。
人留子孙草留根
土生儿土长的互助人
互助的山呀互助的水
互助的人民情义真
纯朴的民风善良的人
难忘不过故乡的人……
是啊,我们都是互助的人,唯有互助情义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