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边的芦苇
作者:徐一民
八月是灿烂的,因为有盛夏的阳光;八月是辉煌的,因为有军中奏响乐章。我漫步走在西小湖边,听着手机里暸亮军歌豪放,远处湖水渺渺,烟雾蒙蒙;近处芦苇蒿草,清香扑鼻。不由我想起家乡湖边的芦苇。
菱叶湖就像是 童年的梦,给人以神性翅膀的梦。那风是湿的,空气里弥漫着一点点泛青的腥甜。晨光里,水面飘浮着一层钢蓝色的雾气,往下看,那蓝是一层一层的,由浅到深就像是一幅油画。每当夕阳西下时,风吹着摇曳的芦花,芦苇荡里常常有鸟儿飞出来。芦花是金色的,鸟是金色的,蜻蜓也是金色,梦幻一般的金色。阳光照耀在水面上,每当蜻蜓点水时,就像是浴水重生。
极目远眺,前面是茫茫苍苍,无边无际的芦苇荡。盛夏熏风,从密集苇叶梢上掠过,掀起层层绿浪,一直波涌到天的尽头。我拉近一株细秆的芦苇,抚摸碧绿的叶片,有润滑柔软的丝绸质感。这临水的禾本植物,成千成万成亿株簇长在一起。绵延多里,就孕育成一股浩瀚壮阔的湿地。
在童年,芦苇是我形影不离的亲密伴侣。每当光秃秃的湖沿上,清凌凌的水边,一支支紫红的苇锥子拱出泥地的时候,我的欢欣就随着春天的苇叶一起成长。金黄的油菜花开放之际,芦苇挺秀耸翠,美化了水乡的原野。夏天,我避开家长视线,赤条条地到小河里游泳,钻到茂密芦苇丛中,让细长的苇叶轻拂我的脊梁。摘菱角、打莲蓬,屏住呼吸捕捉点水的蜻蜓。那清凉的碧阴,是我独享的乐园。
芦苇浑身是宝。在我的家乡,老百姓一年四季,须臾离不开芦苇。它的嫩叶富含蛋白质和糖分,可做饲料。叶子变得修长后,用它包裹粽子。苇秆可以编席子、织鱼篓、打帘子,插在菜园周围作为阻挡鸡鸭的栅栏。它更是农家灶膛里火力旺盛的芦柴。芦根性寒、味甘,可做清热解毒的中药。芦苇纤维含量高,更是造纸的优质原料。
我喜爱芦苇。它平凡质朴,虚心正直;出污泥而不染,处泽畔以护岸;生性淡泊,自谦自让,随遇而安,默默奉献。我更喜欢芦花,芦花白、芦花美,芦花开放秋风吹。初冬到来的时候,我把芦花剪下来,请邻居老爷爷给编识毛茸茸的、形如刺猬的芦花靴。还可编织鸡毛扫帚。现在回想,从春到冬,芦苇给我的童年生活带来了那么多的乐趣!
阔别故乡数十载。家乡茅屋芦棚,已被今日的别墅小楼所代替。上千亩菱叶湖湿地,浅黄色芦苇,深色的湖水,变成碧波万倾的良田。稻花,一种永远象征着丰收与幸福的绽放,深深牵动着每一个农民人的心,耳听着蝉呜鹊叫,鼻闻着稻花的馥郁芳香,是村子里年年不变的守望!缓缓倒流去的时空又條地切回现实:大自然依旧纯净,唤起人们美好的记忆!
抬眸,遥看那些随风摇曳的湖边芦苇,仿佛间我感觉这是眸子里最美的风景,在夕阳的映辉里,这可是一幅幅美丽的油画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