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英雄传(小说连载之一四九)
杨浩然 偶然著
一四九、战将云集谱新篇
火车吼叫着冲过山海关、跨过黄河,驶进了济南。也许是跑了两天两夜累的吧,一进站,火车就喘起了粗气。
但很快,火车发出的粗气声就被“欢迎,热烈欢迎”的浪潮吞没了。
从车站到广场、到大明湖、到趵突泉、到南郊宾馆、到部队营房,无不洋溢着节日的气氛。
前来接站的,有党政军主要领导、部队官兵及部分家属代表。
令马三没有想到的是,徐静宜带两头小马驹也来了,刚准备走上去和老伴儿打招呼呢,早被两头小马驹儿撞了个满怀。
马三左右一看,嗬,比爷爷都高了。
恰在这时,老首长舒同笑眯眯的走了过来,一边握手,一边打趣道:“马大个,没想到吧?这老马一八口啊,就不长个儿、光剩力气喽。怎么样,趁还有力气拉磨,帮我拉几圈儿去?”
“那得看磨米,还是磨面。”马三道“磨石头土垃咱不干。”
“嘿,我还就想让你搬石头土垃哩。”
“怎么个搬法儿?”
“我让你当大禹治水,当山神、土地佬保一方平安,咋样?”
“治山治水呀?不行,我外行。”马三说“我说大书记,你怎么和咱毛主席一个套路?让晕飞机的当空军司令,让晕船的干海军司令,你就不怕我这个晕磨道的跑出了圈儿吗?”
“不会,驴带着捂眼子都能拉好,何况是千里马了。”舒同说“傅作义将军干中央水利部长也是现学现卖,何基沣将军当中央农业部副部长也是边干边学。有时候,当学生比当老师进步快。老师肚子里就那点儿干货,一卖完就没得卖了,而学生可以跟多个老师学,这个老师没货了,咱找下一位。肚里的货多了,就超过老师了,你说呢?”
马三想,还真是。空军司令员刘亚楼和海军司令员肖劲光不都干得挺好吗?再说了,傅作义将军那可是国民党的封疆大吏,蒋介石都敢把京畿道交给他管理。连他都身先士卒接过大禹治水的大棒了;还有,就是何基沣,人家可是将末代皇帝撵出皇宫的猛将、在卢沟桥向日本人打响第一枪的牛人、在淮海战役中率两个军倒向华野的大功臣,连他都脱下战袍与土地为伍了,何况我一个小小的少将呢?干!
“马三同志,你比我们强啊,再怎么说,还封了个少将。你看我们这些几位,折腾了半辈子,与衔无缘哩。”谭启龙酸溜溜的说。
“论衔,我就不行了。”马三说“这玩意儿不能论字排辈儿,就拿咱几个来说吧,论能力和功劳,你们肯定比我强,授个中将、大将都不为过。可论年龄呢,我占上风,但占上风也白搭,因为当时你是个师级干部呀,所以只能当少将。其实呀,咱们解放军本来是不讲衔的,都称同志,可人家美国、苏联讲衔呀,跟人家谈个判吧,没军衔人家不理,军衔不对等还不行,逼得彭老总没办法才向中央提的申请。其实,我这个少将军衔一直没用上,也就是和那个对等的苏联军官打了场擂台。那人很傲慢,你的级别不够,他理都不理。”
“你那场擂台可打出了国威呀。”舒同说“还有那声闷雷,全世界人民都听到了哩。”
“哎,别提了。入朝好几年,也就弄了那点动静,其它时间全是搬砖和泥了。”马三说。
“我们就是凭你会搬砖和泥,才让你挑起治山治水大梁的。”舒同说“自从毛主席发出治山治水号召后,全国人民都动起来了。特别是沂蒙山人,淮海战役一结束,立马就投入到建设家乡的大潮中去了。经过初级社、高级社整合后,大伙儿的集体主义观念,以及治山治水的劲头儿可足了。涌现出了不少先进典型呢,表现最突出的,是你们老家的夏蔚和厉家寨。他们的事迹已得到党中央的关注了,据说,水利部长傅作义、农业部副部长何基沣最近来山东考察。这两天,你先下去走走,拿出套方案来,具体怎么做,你说了算,我只看结果。”
“好,那我试试吧。”马三说。
“不是试,要结果。”舒同举起酒杯,一本正经道“别忘了,你是少将,厅级干部,我不喜欢不会打仗的将军!”
“是,保证完成任务!”马三说着,啪地行了个军礼,然后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领导就是领导,大家风范。欢迎宴会一结束,立马就给马三配了专车。
临行前,舒同嘱咐道:“三天内先别急着工作,多陪陪两位老爷子,他们可是国家的大功臣呀!另外,替我到烈士陵园看望一下老战友。记住,没有我的命令,不准回来,弄不出名堂别找我汇报。”
“是!”
路上,马三想:都说这个《解放日报》总编书呆子气,我看不全是。连毛主席都敬他三分呢。
当年红军长征时,他不仅是指挥员、战斗员,同时也是宣传员、书法家。每打完一仗行军时,他总是骑马跑在最前面,用他那支笔到处写口号。关键人家字写得好,同样的口号,经他一涂抹,亮眼!
难怪毛主席夸他是“马背书法家”了。“抗日军政大学”的校牌都是毛主席推荐他写的呢,凡读过抗大的将军,哪个不知道舒同的大名?
看来,毛主席派他来山东,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就如当年大手一挥“派兵去山东”一样,他老人家是想在山东打一场不一样的人民战争啊!我得好好干,干出个样儿来,让毛主席和全国人民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