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英雄传(小说连载之一四七)
杨浩然 偶然著
一四七、打出来的国威
都知道朝鲜战争爆发于五O年七月。事实上,中国志愿军到了十月才进的朝鲜。头五场大的战役,至五一年五月下旬就结束了,实际上,前七个月就决定胜负了。同年六月,美国就接受苏联提议,要求与朝中方面举行谈判了。
谈判的时间很长,历时两年多。期间时断时续,整个过程交织着战场与谈判会场相互影响的激烈斗争。
美国始终抱着不愿平等协商的态度,每当在谈判桌上达不到目的时,就在战场上搞军事冒险。先后发动了“夏季攻势”、“秋季攻势”,甚至使用了细菌武器。五二年十月,又片面中断谈判,向上甘岭阵地发起了大规模进攻,但又以惨痛失败而告终。
谈判接近达成协议时,美国又在战俘问题上进行破坏和拖延,搞所谓的“自愿遣返”。直到周恩来提出遣返战俘的新建议,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支持后,谈判才正式复会。
五三年七月二十七日上午十时,朝、中、美三国才在板门店签订了《朝鲜停战协定》。
协议签订后,美国人觉得受了奇耻大辱,便懒在南朝鲜不走了。
他们对李承晚说:“为了你,我们损失了上百万人,打了个灰头土脸,我们从不做亏本的买卖,你得给我们赔偿!”
李承晚的头立马耷下了:“我已输得精光了,拿什么赔呀?”
老美眼角一立楞:“你不是有土地吗?割块儿给我。”
老李还真怕老美走,他们走了,北方的老金再打过来咋办?于是便划出一块地,任由美国人在那儿折腾去了。
而中国方面,则从五四年九月就开始分批次撤出朝鲜了。尽管美国仍不愿意就和平解决朝鲜问题以及从朝鲜半岛撤出一切外国军队的问题同朝中方面达成协议。
其实,朝鲜的金同志也怕,怕志愿军撤走后吃亏。于是,撤军又变成了马拉松运动,直至五八年底才撤完,历时四年多。
这一仗,双方投入的人数旗鼓相当,都损失了上百万人,但取得的效果是不一样的。
美国打着联合国的旗号,带一众小弟跑到朝鲜大打出手的目的,是想占领全朝鲜,继而威胁中国的,没想到被挡在了三八线。这可是他充当世界警察以来遇上的第一个硬茬儿!停战协议一签,就丢得抬不起头了。
而志愿军则打出了国威、军威!打出了中国精神!不仅感动了朝鲜人,也震惊了全世界!就连苏联的最高统帅斯大林都几乎惊掉了下巴,赶紧派人去找毛主席商量中长铁路和旅大港问题去了。
他不想得罪中国,更不想失去朝鲜这个小兄弟,这就是斯大林的精明之处。整个朝鲜战争,苏联仅伤亡了二百九十九人、损失飞机三百三十五架,以这么小的代价换取了两个社会主义阵营的好兄弟,值,赚大了!
可惜的是,停战协议还没签呢,斯大林便匆匆于三月五日找马克思下棋去了。而且下上了瘾,永远不回来了。
斯大林一走,国内就乱了。因为走得太匆忙,没来得及定好接班人,他手下的三员大将就互掐开了。
本来,都以为贝利亚或马林科夫会胜出的,没想到排名老三的赫鲁晓夫却异军突起,先是与马林科夫联手清除了贝利亚,然后赶走了马林科夫,直接坐上了头把交椅。
在苏联,头把交椅可不好坐。斯大林活着的时候,不仅是本国的最高统帅,也是共产国际运动的首领。整个社会主义阵营中,也就毛主席有资格与其抗衡,其他人都还嫩了点儿。为了把好舵,赫鲁晓夫第一时间就想起毛泽东了。
五四年十月,新中国迎来了第五个国庆日。为了表达诚意,赫鲁晓夫率领庞大代表团来到了北京。
没等毛主席开口呢,这位苏维埃新领袖就发话了,答应尽快解决中长铁路和旅大驻军问题,最迟于次年五月底前撤完,且将所有基础设施及武器装备交付中国。为什么这么猴急的表态呢?中国强大了呗!
中国有两大半岛,一是山东半岛,二是辽东半岛,它们像一对大钳子,保卫着京畿地区的安全。
百年来,洋人总是对其垂涎三尺,就拿山东半岛来说吧,先是被德国占领,紧接着又被日本人占领,直到抗日战争结束后,才回到了祖国怀抱。
辽东半岛是中国第二大半岛,位于辽宁省东南部,辽河口与鸭绿江口连线以南,伸入黄海、渤海之间。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清朝末年,西方列强及日本都想侵占辽东半岛。一九O五年,日本对其进行了实质性控制,在旅顺建立了关东总督府,从而拉开了对辽东半岛的殖民统治。
一九四五年八月九日,一百五十七万苏联红军,分三路向盘踞在中国东北的关东军发动了进攻,在苏军摧枯拉朽的攻势下,日军投降。
与此同时,苏军近卫坦克第六集团军抵达旅大;太平洋舰队空降部队在旅顺口降落。紧接着,苏联红军大踏步进驻旅大。从而结束了日军长达四十年的殖民统治。
大连解放后,虽然政府人员由中共委派,并管理大连的日常事务,但苏军部队却迟迟不肯撤走。
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要求废除四五年国民党政权与之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重新签订新的平等条约,收回苏联在华特权。其主要目的就是收回旅顺,大连和中长铁路。而斯大林避实就虚,不想撤。
于是,毛生气了,态度很强硬。斯大林一看遇上硬茬了,只好让步,委屈求全的答应了五二年底前撤出。
假如不爆发朝鲜战争的话,也许五二年就收回主权了。可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派其强大的海空力量,一下逼近了中国近海,若此时苏军撤走,我东北海防门户将洞开,危害极大。因此,只能推迟撤军了。
不得不说,推迟撤军是正确的。苏军不走,本身就是对美军的威慑。不仅如此,战争期间,苏军还为中国培训了四艘舰艇的艇员,经过学习和训练,中国船员掌握了不少潜艇航行技术和作战技能。
停战协议签定后,苏军撤离旅顺的时间又被提上了日程。赫鲁晓夫一表态,问题就好办多了。为了实现五月底前撤完之目标,中国军队元月份便开进了旅顺、大连。
最先进驻的,是刚从朝鲜战场上下来的志愿军第三兵团,到了旅大后,迅速展开了向苏联学习的运动。组建了二百多个训练班,培训的重点是:指挥员、参谋、军械师、坦克员、通讯、防空、工兵、防化等人员。
一月后,两军交接正式开始。本来,赫鲁晓夫曾答应大部分物资免费赠送的,可交接开始后,苏联人就有些舍不得了。虽然部分移交的装备是无偿赠与的,但大部分都按“三等六级”作了价。
旅顺基地接收委员会的头儿,是海军参谋长周希汉。他悄悄对海军人员说:“这些东西都要争,凡是涉及钱的东西也要争。”
当然,苏联方面也不会在钱上让步。两国军人经常为了一件武器装备的价格,吵得面红耳赤。他们想卖得贵一些,而中方则希望买的便宜些。
海军岸防炮兵部队,接收了四门一百八十毫米口径的岸防炮,是此次接收中的亮点。
这四门岸防炮,原来是巡洋舰上的副炮,每枚炮弹重达一百公斤。为了学习这种大炮的设计方法,调来了一批一百三十毫米炮连的骨干,专门学习了新装备的使用。
可就在即将交付时,苏军那个高级指挥官又变卦了,嫌作价太低,非要加价不可。
海军参谋长周希汉不耐烦了,这人咋出尔反尔呢,明明谈妥了的,就差签字了,咋又反悔?
苏军军官说:“不加价也行,你得找几个人和我的特战队员过过招,若你赢了,我再降两成,若你们输了,加一成,咋样?”
这不是摆擂台吗?周希汉一想,就想到马三和他的八大金刚了。立即拨通了马三的电话,让他明早务必带八大金刚赶至旅顺,杀杀这帮老毛子的威风!
在苏军军官眼里,志愿军就是一群乌合之众,也就是鬼点子多点儿,论武功,沙俄人占上风。
可他却忽略了中国功夫的博大精深,在中国,真正会点儿功夫的,都知道“四两拨千斤。”
马三一听让他带人打擂,立马来了精神:“政委放心,非把这些老毛子打趴不可。”
周说:“点到为止,万不可伤人。”
“那好办。”马三问“定规则了吗?”
政委说:“没有,见机行事吧。”
马三转身对八大金刚说:“孩子们,听见了吗?见机行事,只许赢不许败。”
别说,这苏军军官还真有一套,手下居然有十几个武林高手,怪不得这么自信呢。
只见那些高手们一个个膀大腰圆,个子均在两米以上,往那儿一站,铁塔一般,一看就令人生威。
可马三和他的八大金刚却没把这些个秫秸个子放在眼里,头一个苏联人一上阵,就被马三摔了个仰趴叉,气得那军官直跺脚。
第二回合,赵龙上,没几招就把乾坤大挪移用上了,抱起那个武士嗖地转了一圈儿后,噗地扔出老远。
第三回合,双打。钱虎、孙彪一挽袖子,猫着腰就冲了上去。俩毛子刚想用长臂擒拿呢,早被俩小家伙一人一个,扯着裤管儿撕倒了。
苏军军官的脸立马变成了紫茄子:“一齐上,打趴他们!”
顿时,一排秫秸个子排山倒海般向一群小个子压了过来,挥出的拳风呼呼作响,踏起的尘土漫天飞扬。
几个小子一看来势凶猛,一个鲤鱼打挺跳出了圈外,然后又一个鹞子翻身缠住了秫秸个子。一拉,全趴了。
苏联军官一看败局已定,气极败坏地将两把飞刀抛向了八大金刚。
说是迟那是快,周顺挥鞭就上。只见两把刀被钢鞭缠住,在空中一摔,便箭一般反射回去,噗嗤插进了军官脚下,差一点儿就把他的脚趾头切掉了。
一番较量后,苏军军官没脾气了。大笔一挥,将价格削去了两成。
交接仪式正式举行,旅顺又回到了祖国怀抱。为了这一天,旅顺人民整整等了六十年啊,恰好一个甲子!
不打不成交,打擂后,那军官的态度马上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儿。交接仪式变得无比顺利起来,很快就向我方交接了所有装备。
清单如下:
各型火炮:一千一百九十八门;各型飞机:三百二十八架;各型舰艇:五十八艘;炮弹:二百三十五万发;炸弹:两千六百二十四枚;车辆:一千六百八十四辆;雷达:三十五部。
另外,还有机场、营房、仓库、医院、修理厂等设施。
交接仪式结束后,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亲自为驻旅顺口地区的苏军代表佩戴了“中苏友谊纪念勋章”。喜得那个苏军军官带头儿喊起了“乌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