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果巷----魂牵梦绕只为你
文/向标




童年记忆里,跟随外婆走过无数次青果巷。如今,再回故乡,沿着外婆牵着我的小手一起曾经走过的巷道,仿佛又回到我的童年。
哆哆哆,卖糖粥!卖梨膏糖、磨剪刀、修锅、补碗……老市井的叫卖声,似乎又唤起了我的童年记忆。童年是什么?是纯净的绿,暖暖的阳,是永久珍藏在幼小心灵里挥之不去的乡情与乡韵。曾记得在那个夏天,我和邻家妹妹囡囡一起捕捉蝉的声音,让绿豆冰棒融化酷热的清凉。



青果巷面临城区运河段,当时船舶云集,是南北果品集散地,沿岸开设各类果品店铺。这里先后走出百余名科举进士,孕育了唐荆川、瞿秋白、周有光、赵元任、史良、刘国钧等诸多名人,被誉为“江南名士第一巷”。
来一次青果巷,一定是不够的。你可以春天来、夏天来、秋天来、冬天来。走过四季,你会领略不一样的青果巷。



春天的阳光洒在青果巷的老街上,暖洋洋的。街边的柳树摇曳着嫩绿的枝条,仿佛在向人们宣告春天的到来。路上的行人熙熙攘攘,有的拿着花篮,有的挂着微笑。小贩的叫卖声和孩子们的笑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卷。老街上的店铺也换上了新装,迎接着春天的客人。春天的老街,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让人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



夏日的阳光折射青石板路闪烁着微光。铺上一层金色的光晖,街头的木屋挂满绿藤,水珠在绿叶上跳跃,像是晶莹的珍珠。老店的布幡飘扬,带着微微的尘土味,老板们在店门口摇着扇子,闲话家常。街角的凉茶摊,满满的人头攒动,一碗凉茶下肚,透心凉,是夏日的味道。这里的一切都慢下来,静下来,仿佛可以听到岁月的声音。



秋天的青果巷,是一幅古色古香的画卷。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慵懒却不失张扬,映照出一种宁静与祥和。街两边的古玩店,藏着岁月的故事,吸引着行人的脚步。两旁的枫树,火焰般炽热,与老街相映成趣,仿佛穿越了时空。一阵秋风拂过,飘落的枫叶像是一首优美的诗,让人陶醉。走在这秋天的老街,仿佛能听见岁月的呼吸,感受到历史的温度。


寒冷的冬季总能给人一种沉静而古老的感觉。雪花轻轻飘落,覆盖着青石板路,每一块石头都像是诉说着季节变幻。粉墙黛瓦下的木屋挂满了晶莹的冰凌,像是过去的岁月被凝固在每一个角落。偶尔有炊烟袅袅升起,那是冬季特有的宁静与和平。街上的行人脚步缓慢,似乎都在享受这份冬日的宁静。这就是冬季里的青果巷,虽然冷清,但却充满了故事与生活的痕迹。



东方露白,雄鸡高唱。新的一天开始了,青果巷仿佛重新获得了生命,街头巷尾飘散着的是生活的热度。小贩的吆喝声依旧在空气中跳跃,糕点、水果、布料,各式各样的商品在阳光下闪着诱人的光芒。老茶馆的门口,一群老人正围坐在一起,聊天、下棋、喝茶,享受着他们的悠闲时光。笑声、掌声、落子声,伴随着茶香飘散在空气中。走进古色古香的店铺,仿佛可以听到历史的回声。雕花的窗棂,精美的木雕,每一个细节都诉说着古老的故事。白天的青果巷,是热闹的,是忙碌的,是充满生机的。在这里,你可以看到生活的各种面貌,可以感受到时间的流转,可以听到历史的呼吸。就像一本打开的历史书,邀请每一位来到这里的游客,一同走进那遥远的过去。



夜晚降临,灯火阑珊,青果巷弥漫着岁月的韵味。古老的店铺映出昏黄的灯光,仿佛在诉说着人们遇见的欢笑和邂逅。微风轻拂,轻轻吹过街头巷尾,带走了一天的疲惫,留下了宁静与安详。此刻的青果巷,如同一幅淡淡的水墨画,诗意盎然,让人陶醉。月色如水,好似一幅流动的历史画卷,让人在沉思中领略岁月的韵味。



青春是美好的,也是生命中最华丽的时光,如同璀璨的星辰,短暂而光芒四射。在青春的岁月里,我们充满了勇气和希望,追求梦想的热情如同烈火。我们无忧无虑,热情奔放,每一次挫折都是成长的磨砺,青春年华,是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它让我们勇往直前,不畏困难,追寻属于自己的梦想。


水乡古镇的意蕴并不仅仅限于筑山理池、曲廊回环、楼台亭阁、轩馆斋榭的传统格局,更在于空间体验的过程,具有“小桥流水,枕河人家”的江南传统特色,与历史青果巷“直巷”相辅相成,直曲相济。游走赏玩于街巷之中,品名士之巷、水乡之韵。青果巷是常州最完整的历史文化街区,也是常州近现代“名人摇篮”。街区内保存的明、清、民国时期古建筑、历史景观、临河而建的深宅大院,是常州古城悠久历史的“活化石”。
欢迎你,我的朋友,请一定来青果巷走一走,看一看,恰是身在人间却赛过天境,我在常州等着你。


作者简介:吴相标,笔名向标,号盐渎山人。中共党员,现任上海《金秋文学社》执行副主编,江苏荷兰花海文学总社副社长,《斗龙港文学》杂志、《平原风》微刊副主编。近年来,有诸多文学作品发表于国内知名媒体,出版文集《鹤乡鸣笛》。



